朱岩-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北京南站地区

发布日期:2025-09-19 18:49
【字体:

朱岩,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朱岩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应急工作一线,以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倾心尽力护航重点站区安全发展,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硬核”担当。

一、夯实体系基础,锻造应急堡垒

2022年,朱岩在重点站区管委会应急处牵头应急管理工作期间,管委会获评年度全市应急值守“优秀”等次,应急处获评年度“全市应急值守先进基层单位”;不仅如此,在个人工作中,他也始终以尽责履专责,用匠心求有为,不断崭露头角,为重点站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新动能。

在体系建设层面,朱岩牵头组织成立重点站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协调小组,联动36家市属部门与属地政府,完成突发事件指挥处置顶层设计,完善“大应急”体系架构。编制印发《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应对响应程序、职责分工和现场处置流程;同时,他还牵头构建“一总十专七综”应急预案体系,推动6个站区综合应急预案与属地联合印发,其中丰台站区实现与丰台区政府、北京铁路局三方协作印发,为跨部门协同提供制度范例。

在制度与模式创新上,朱岩牵头制定《管委会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及手册,建立双值班机制,推行7×24小时专业化值班模式;组织编制《突发事件处置标准化作业程序》与10个场景化处置流程,规范现场处置、信息报送等环节,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效能。面对突发事件,朱岩妥善处置各站区多起雨雪天气致列车晚点等情况,多次获市政府办公厅、市应急办通报表扬。他以扎实举措和创新实践,为重点站区应急管理树立行业标杆。

朱岩工作照

二、深化站区改革,创新应急管理

自2023年任职北京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以来,朱岩坚持以基层能力建设为核心,多维度推进应急管理与站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应急管理体系革新上,朱岩推动指挥调度中心实体化运行,组建9人专业化值班队伍,提升突发情况处置效率;系统修订大客流、防汛等应急预案,细化响应标准并开展实战演练;同时修订完善《南站地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赴现场处置突发情况工作流程》《应知应会手册》等重要规范性文件,构建“1+3”无线通信网络,实现220余路视频监控资源整合与多部门信息共享。

面对突发事件,朱岩带领应急团队高效处置春运暴雪橙色预警期间列车大面积晚点、汛期列车晚点停运、国庆地铁客流聚集等50余起突发情况,得到了市、委两级的认可。通过科学测算客流承载能力,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形成大客流风险清单及处置手册,相关案例《应急协同视角下铁路枢纽站地区大客流应对探索》获“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二等奖。同时,创办《南站办值班日报》并编发322期,累计上报工作信息600余篇并全部获得采纳,助力南站办获得2024年度全委应急值守综合评价第一名。

在安全治理与消防工作中,朱岩成功处置齐源酒店安全隐患,参与推动4000余平方米违建拆除还建,使南站办在2024年全委消防考核中摘得桂冠,季度考核多次位居榜首。此外,建成小型消防站,组建20人消防队伍,相关案例《建强用好小型消防站,构筑北京南站地区三分钟消防救援圈》获“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三等奖。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朱岩联动多方力量推动站区综合治理。推动南站办在2024年全委接诉即办考核中获得并列第一名,多篇“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获市民热线推广。任职两年多来,朱岩以创新实践和突出成效,实现应急管理、消防工作、接诉即办三项考核全委第一名。

三、六大站区综合应急预案首次联合印发

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西客站旅客滞留事件发生后,朱岩坚决贯彻落实市领导及管委会党组关于重点站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示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构建总分结合、上下两级的预案管理体系,确保重点站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步组织开展了《北京市重点站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站区综合应急预案》起草编制工作。2021年10月20日,《重点站区总体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同意,以市应急委名义正式印发执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北京市重点站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后,在管委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朱岩立即组织各属地区负责同志,商请启动综合应急预案联合印发程序。面对新课题、新挑战,他以站区综合应急预案为切口,将联合印发工作作为激发火车站地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催化剂”“倍增器”,着力于打破市级派出机构与属地区政府之间工作壁垒,多次致函各相关区政府、区应急委,积极获取理解支持,主动上门沟通交流,牵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反复磋商、多次修改,以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创新突破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念,共同克服了无明确程序、无相关机制、无参考先例等诸多困难。在市应急办协调推动和各区政府大力支持下,2021年12月30日,《北京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东城区联合印发;2022年1月14日,《北京朝阳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朝阳区联合印发;2022年1月19日,《北京北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西城区联合印发;2022年1月26日,《北京南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丰台区联合印发;2022年3月7日,《北京清河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海淀区联合印发,《北京西站地区综合应急预案》与西城、海淀、丰台三区联合印发。

重点站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与各属地区政府联合印发应急预案,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是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作出的有益探索与生动实践。综合应急预案的联合印发,标志着以重点站区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以综合应急预案为骨架,以专项应急预案为脉络的重点站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实现了管委会与各属地区、站办与属地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工作联动,大力提升了站区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综合应急保障水平,将重点站区作为重要目标设施纳入属地应急体系范围,进一步拓宽了重点站区应急资源渠道,固化了工作机制,搭建起应急管理交流平台。

四、震情突发速应对,站区安全稳护航

2023年8月6日凌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突发5.5级地震,周边地区受到波及。8月6日、7日,北京南站列车运行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出现列车大面积停运、晚点状况,共计停运150余列、晚点260余列,站区同时面临旅客大面积滞留及安全风险。在管委会各级领导统筹调度下,关键时刻,朱岩临危不乱,主动靠前指挥,第一时间赶赴地区指挥调度中心,牵头站办应急队伍精准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统筹一线力量部署,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单位,对细化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再明确,督促各部门全力开展客流疏导、安全管控、渠化护栏设置等秩序维护工作;同时,依托重点时期路地合署办公联合值守工作机制,强化客流信息共享和形势分析,为指挥部决策提供详实数据信息支撑。经站区各部门协同处置,高效完成了晚点情况应对工作,其间,站区运行平稳,无旅客长时间滞留、未引发较大及以上舆情事件。

五、建强用好小型消防站,构筑北京南站地区三分钟消防救援圈

北京南站作为日均旅客到发量近30万人的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应急保障任务极为艰巨。对于站区应急治理这块“硬骨头”,朱岩认为,就要一个一个地盯、一块一块地啃,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矛盾也要去解决。“安全是易碎品,多一分严格,少一分风险。”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亲上前线”是他的工作惯例。2024年,重点站区自主建设的小型消防站在南站启动建设,这项“涉及数目大”的大工程,至今让朱岩印象深刻,他用“摸着石头过河”来比喻过程之艰辛。为逐字审理几百页的工程合同,他周末不眠不休;施工首日为了保障第一车建筑材料正式安全进场,他在现场守到凌晨三点;主要施工期与七、八月份主汛期重合,接连不断的强降雨为小站的安全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即便如此,他心里只想着用尽办法保障小站按期完工,早日让消防救援力量进驻。小站建成后,经过朱岩的不懈努力,他牵头多次与西站消防处、北京南站等地区单位负责人沟通研究与初步探索,按照“网格力量、微型消防站、消防救援站”顺序,多线并进、就近调集、联勤联动,实现了站区周边“三分钟消防救援圈”覆盖,让旅客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又一重保障。

六、逆行构建保障“矩阵”,筑起温馨“港湾”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气象部门发布大风橙色预警,特别是4月12日,由于大风致使列车运行限速,北京南站出现大面积晚点情况。面对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交通组织情况错综复杂、施工场地多点分布等多重挑战,朱岩按照管委会党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同志指示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站区各部门单位提前研判形势,深入排查隐患,严密监测客流,紧盯应急值守,根据相关预案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妥善应对。站办自上而下团结一心,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连续作战,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与保障任务,期间站区秩序平稳,运行正常。一是通过“织网除患”筑牢安全屏障。联合多部门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广告牌匾等风险点精准“扫描”,实现隐患“动态清零”;二是通过“智慧监管”护航站区平稳运行。亲自坐镇地区指挥调度中心,组织安排多管齐下加密视频巡视,专人跟进诉求办理,调派干部合署办公构建“分钟级”信息高速路,确保服务“不断档”、沟通“零时差”;三是通过“协同联动”凝聚保障合力。协调北京南站在做好开站前安全检查的同时,动态启动热备车体,增设智能导引设施及便民服务站点;协调调度属地街道、交管、城管等部门紧密配合优化交通组织,严厉打击非法行为,确保路网顺畅;四是通过“暖心服务”传递人文温度,实现调度站应急物资“暖心上线”,急救力量严阵以待;紧急协调避风区、免费补给构筑“温暖港湾”;此外,他还全力推动站区夜间接驳服务“提档升级”,地铁公交延时、网约车精准调度,为旅客铺就安心返程路。今年汛期,他作为南站防汛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统筹调度防汛应对、抢险救援等相关工作,迎战风雨,全力保障站区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