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09-19 18:42
【字体:

唐铭,男,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网络部通信保障室副经理。作为一名应急通信战线的老兵,自2004年从事应急通信工作以来,唐铭始终坚守在应急通信保障一线,在2006年喇叭沟门山火、五台山山火、上海合作组织减灾演习、北京军区攻坚2006演练,2007年大望路塌陷事故、2008年奥运会、2010年北京市重大灾害应急演练、2012年居庸关山火、2013年四道穴山火、2014年APEC峰会、2015年九三阅兵、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2018年延庆山火、2019年平谷丫髻山山火、2021年建党百年、2022年冬奥会、“23·7”暴雨等事件中。每次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障任务,他都积极参与一线现场保障,不论是山火、汛情还是泥石流,接到保障任务,必定是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特别是“23·7”防汛保障期间,他组织来京支援的共计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辆卫星应急通信车、64套卫星背包站和卫星设备、38部卫星电话、148名保障人员开展抢险调度工作。先后获得“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通信保障银奖”“国庆六十周年通信保障先进个人”“国庆七十周年保障先进个人”“2021年建党百年庆典保障先进个人”“2023年防汛救灾突出贡献奖”等各种奖项十余项,各种重大通信保障及应急抢险保障经验丰富。每年森林防火、防汛保障及各类重要通信保障工作中,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挥在一线、保障在一线、坚守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恪尽职守,坚持应急初心

2022年,唐铭带领应急通信团队圆满完成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全国两会、服贸会、山火救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通信保障工作。带领团队全年完成各项应急通信保障事件93件,山火救援等突发事件紧急保障15次。在怀柔山火保障过程中,作为率先且唯一进入前线指挥部的队伍,他和队员连续保障超121小时,为山火救援提供了坚实的通信保障。他还多次代表公司顺利完成“森林消防演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信保障演练”“重保护航—2022年全国应急通信保障演练”等工作。

冬奥会保障期间,唐铭作为应急通信奥运重保负责人,围绕“四零”保障总体要求,牵头组织参加保障的人员针对重点场馆、重要时间节点、关键环节、应急通信车辆、应急通信装备开展多轮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提前做好各类车辆、油料、餐饮等物资的准备工作。

2023年,唐铭带领应急通信团队圆满完成两会、服贸会、中关村论坛等重保工作,通过推动“强能力、保感知、排隐患、备预案、固安全、应突发”的六维保障体系落地,达成“零重大网络问题、零重大安全事件、零重要客户投诉、零负面焦点事件”的“四零”既定目标。全年累计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事件206件,在重大灾难面前,全体党员、员工冲锋在前,深入一线,全力确保每个受灾乡镇第一时间恢复移动通信。累计支援房山、门头沟、昌平等重灾区17个乡镇、28个村庄,出动卫星应急通信车80余车次,卫星便携站170台次,保障人员1288人次,累计调派支援人员380余人次,有力支援了灾区抢通工作。

唐铭参与防汛保障指挥工作

二、逆行守护,筑牢汛期防线

2023年7月暴雨,北京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大量基站退服、线路中断,部分灾区通信一度陷入瘫痪。唐铭作为汛情保障应急装备的总负责人,不仅负责公司自有应急通信装备及人员的组织调度,还在本次防汛保障工作中牵头完成外省支援装备及人员的统筹调度工作。整个防汛保障工作期间,他凭借多年的保障经验,迅速组织保障力量集结,组建4支抢险突击队,搭建应急抢险指挥部并集中办公,调派装备及人员陆续赶赴保障地点。牵头对接集团、各省公司及受灾分公司,组织来京支援的共计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辆卫星应急通信车、64套卫星背包站和卫星设备、38部卫星电话、148名保障人员开展抢险调度工作。四次深入一线保障地点,配合集团公司完成卫星带宽紧急扩容、卫星通信车网络结构升级等工作。作为总负责人,他更是吃住在单位,持续坚守一线指挥部,凌晨3点睡,早上5点起成为常态,困了累了就在指挥车上眯一小会,上协下调,累计派发应急车80余车次,卫星便携站170台次。期间,他总能把一些新的技术、新的作业方法引进来,创新无人机、卫星背包、无线云桥等新设备手段开通宏站,协动应急保障人员1288人次,支援房山、门头沟等重灾区17个乡镇,更是冒着风险主动到一线巡查,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汛情暴露出来的经验与不足,唐铭一是狠抓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规范作业流程、装备完善、抽查巡检等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在做好各项通信保障、应急抢险工作的同时,在安全生产领域将安全责任分级量化、责任到人。二是通过演练+比武,提升人员的应急技术能力;组织完成公司内部首次分公司网建人员应急技能培训及劳动竞赛,逐步提升分公司的应急能力,逐步做好市分两级应急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完善应急通信保障装备的能力。

三、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应急能力

2024年,唐铭带领应急通信团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工信部防汛演练、服贸会、中非论坛等百余次保障,全部达成“四零保障目标”。累计完成各类通信保障事件228件,突破2023年206次保障任务的历史极值。还受集团委托,助力辽宁、海南防汛支援。其中辽宁葫芦岛防汛抢险,成为集团首支到达灾区的省外支援队伍。共完成绥中县、建昌县内贺杖子乡、加碑岩乡卫星通信车保障任务5车次,在明水满族乡、葛家乡等地完成卫星背包站保障任务28站次。

唐铭参与建党百年保障任务

2024年8月20日,辽宁省西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葫芦岛地区的个别乡镇出现特大暴雨,部分地区通信中断。8月21日,集团公司分两批紧急调拨北京公司5台卫星背包站和一辆卫星通信车支援辽宁公司防汛抢险。唐铭作为应急通信队伍的负责人,迅速完成人员集结,仅用时6.5小时突进四百余公里,以最快速度奔赴抢险一线,到达集结地点后又迅速投入抢险保障工作,连夜携带卫星背包执行保障任务,成为集团首支到达灾区并展开任务的省外支援队伍。

2025年7月26日20时至28日24时,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地持续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京移动立即启动防汛保障专项预案,按照保障预案,建立专项保障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综合保障组,形成有效联动机制,逐级落实保障责任,唐铭作为应急通信车负责人,统筹协调17个省21辆卫星应急通信车、70套卫星背包站、4架垂起固定翼无人机支援北京防汛保障工作。按照“先抢通、再保通”的原则,形成时间表、路线图、责任清单,调配好人力物力,抢通灾区通信,累计派发抢修车辆436车次,在怀柔分水岭、喇叭沟门、密云冯家峪、北庄子、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陡子峪乡等33个受灾乡镇架设开通卫星应急通信车120车次。部署卫星电话135个,卫星背包站93台。垂起固定翼共起飞12架次,飞行时长19.13小时,在最短时间完成抢通工作。

结合背包站能在路不通的情况下快速灵活进入受灾区域的特点,唐铭提出以“卫星背包+宏站”组合方式,创新利用卫星链路开通宏站,可在传输短期不可达场景快速开通基站,用户接入能力提升4倍,信号覆盖范围扩大至1千米。与以往不同的是,村民不用聚集在背包站旁边,在家里也能打电话。

同时针对“23·7”应急抢修路程远、耗时长的痛点,唐铭建议在7个山区增设19个长驻/临时前置维护点,将油机、光缆等抢修物资备在山脚,为本次救灾有效破解了抢险期间“人员休整、物料运输、作业时长”三大难题。

为确保重大灾害面前北京公司第一时间形成全市保障能力,选拔应急专业人才。唐铭牵头组织实施了为期5个月的应急技能培训,培训科目从历次保障的实际经验出发,设置有野外生存、卫星背包站调试开通、跨河布缆、光缆排障、微波调试开通一体化基站等内容。培训采用一对一辅导,切实有效提升公司的应急保障能力。累计完成全部10支队伍90余人次培训,累计培训时长超过600个小时,并于11月1日完成2024年北京公司“赋能建功 匠者璀璨”应急技能省内比武决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