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公司

发布日期:2025-09-19 20:28
【字体:

刘浩,男,199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北京分公司安全总监。在八年基层多岗位的一线管理工作中,刘浩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以高度的责任感筑牢项目安全防线,通过严格压实管控标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体系高效运行,连续多年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管理目标。

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刘浩被聘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创优项目考评专家、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电气专业委员会特邀专家,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及制度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持续贡献专业力量。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他平均每月深入项目一线检查达20个工作日,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坚守在施工现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者,他始终坚守这样的信念:“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正是这份身体力行的坚守,保障了分公司年复一年的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刘浩曾荣获北京市建设系统企业安全生产青年标兵、中建八局“平安个人”、行为安全之星、岗位能手、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引领方向,锻造韧性,驱动应急能力跃升

在2022至2025年的关键发展期,刘浩作为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设计者与推动者,以提升全员应急实战能力为核心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为企业安全发展构筑坚实屏障。三年间,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与实战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应急能力实现从“有”到“优”、从“纸上谈兵”到“真金火炼”的跨越式提升,国家心血管项目、通州武夷花园项目等多个项目,凭借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高效的处置流程以及详实的演练记录,荣获“北京市应急演练示范项目”称号,赢得了政府、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赞誉,有力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刘浩深刻把握“知识即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积极搭建高端学习平台。在北京区域项目累计开展10余场高质量应急知识讲座,邀请医护人员、红十字会专家等专业力量进行讲授,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精心策划并成功邀请医护人员、资深急救人员、红十字会权威专家等专业人士,在北京区域项目累计开展10余场高质量应急知识讲座,覆盖2000余人次。培训内容聚焦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灾害避险等关键领域,重点面向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有效普及了科学、规范的急救技能与应急避险知识,使科学规范的急救技能和应急意识深入各层级人员,为构建“第一响应人”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传统演练基础上,他创新推出“黄金三分钟”实时消防演练机制。该机制以分秒必争的生命救援准则为核心,贯彻“全域触发、瞬时集结、精准歼灭”的安全管控理念,深度融入日常生产工作,构建“无预设场景、无固定周期、无需复杂装备”的常态化演练模式。三年间组织策划并高标准实施了超过100场覆盖各层级、各场景的应急演练,推动各项目应急队伍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判”转变,锻造出以秒计速、精准响应的第一反应力量。

作为安全应急管理直接责任人,刘浩以系统思维构建科学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他亲自挂帅,主导制定、更新和维护分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统筹各项目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组织北京区域所有在施项目建立并完善应急管控系统,将应急管理要求明确纳入安全生产责任书,推动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链条。通过多系统联动,实现项目全周期管控,确保预防性措施落地见效。该体系实施以来,各项目风险辨识覆盖率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流程更加规范,为分公司构建起覆盖全面、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管理长效机制,为企业安全发展筑牢制度防线。

刘浩(左)和队员工作照

二、攻坚克难,一线指挥,逆行冲锋显担当

2023年7月底,受超强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140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强降雨引发山洪,裹挟大量泥沙直扑城区。分公司所辖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项目所在地永定镇,面临城区严重积水、道路完全阻断的严峻险情,项目运行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灾情,刘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肆虐的洪水和中断的交通,他果断决策:“抓紧时间,抢通道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这声铿锵有力的号令,为抢险工作锚定方向。在他的统筹指挥下,项目迅速集结精干力量组建抢险突击队,他科学部署、带头冲锋,将突击队兵分两路,一组迎难而上疏通道路、阻断水流,另一组全力保障物资发放。在险情最集中的区域,突击队员们肩扛沙袋、协同作业,在泥泞中连续奋战,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堤坝加固、道路疏通等关键任务,展现了应急队伍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经过连续7天昼夜奋战,突击队累计完成沙袋装填近2000袋、疏通受阻道路近4公里、清理淤泥杂物约20吨、发放应急物资2万余箱,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基础设施恢复。刘浩带领团队以高效有序的协作精神和专业规范的处置能力,在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展现央企担当,带队荣获北京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

抗击“杜苏芮”特大暴雨灾害的实战,不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斗争,更是对国家心血管项目驻地应急体系以及分公司基础应急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和全面锤炼。实战充分验证了提升应急能力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了项目在极端灾害条件下的快速响应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强化了与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与协同作战机制,为应对超标准洪涝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追根溯源,破题立制,提升安全管控基础能力

在基层安全管理实践中,刘浩始终践行“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的工作准则。针对施工现场重大事故隐患、典型隐患存在率高、反复发生且整改不彻底的情况,他在充分现场调研和广泛听取一线建议的基础上,创新构建“发现-分析-整改-复核”的闭环管理机制。主导制定分公司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奖罚,通过明责、督责、问责三管齐下,推动现场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制度实施后,重大事故隐患、典型隐患数量明显减少,隐患整改时效性大幅提升,隐患复发率显著下降,有效激发了基层安全管控的主动性,推动“三管三必须”要求实现穿透式落地,助力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

针对现场监督管控执行力度不足、安监队伍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他带队组织专项调研,深入分析安监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行为,推动安监队伍体系改革。大力培养并启用“新生代”安全监管人员,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联动,建立安监人员系统轮岗机制,加大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重视与培养力度。通过安全总监例会等多种形式,邀请各系统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培训,丰富一线安管人员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促进学以致用,持续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提升”的安全管理学习氛围。同时,将学习任务融入日常安全管理活动,有效引导人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为安监队伍人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分公司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双零”目标,安全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刘浩带班检查

四、多方联动,协调组织,助力安全文化建设

2022至2025年期间,刘浩作为北京分公司安全总监,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积极响应北京市及各区政府号召。面对形式新颖、覆盖规模广、时间紧张等多重挑战,他主动请缨、靠前指挥,成功组织承办北京市“6·16”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活动、门头沟区、丰台区、昌平区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及通州区“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等重大安全主题活动。通过政企联动、资源整合,以专业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赢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他将活动承办视为服务首都安全大局的重要契机,牵头组建由安全、工程、技术等部门骨干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主动对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委及各区住建委、应急局,建立“日调度、周复盘”的高效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建专项联络群组,推动政企信息实时互通,为活动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在“6·16安全咨询日”筹备中,亲自协调解决场地规划、设备保障等关键问题,确保活动方案既符合安全规范又具有可操作性。

刘浩带领专项工作小组全程驻扎活动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详细了解活动主题、规模、形式、流程、安全等具体需求。结合自身安全管理经验和场地、技术、人员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活动方案更贴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充分发挥央企在大型活动组织、场地管理、技术保障、宣传策划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和专业支持。

在刘浩的统筹下,专项工作小组仅用3天时间完成“6·16安全咨询日”数千平方米场地的规划、搭建与布展,同步实现多区域活动的跨区域人员调配与设备支援。他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主导制定详细的安保、消防、疏导、医疗急救等预案,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人流管控有序、应急通道畅通、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紧扣“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防灾减灾日”主题,刘浩创新采用实体隐患搭设与标准做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线工友广泛参与隐患查找、应急演练等互动环节,生动诠释“人人管安全、个个会应急”理念。积极参与北京市应急局组织的《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视频解读工作,助力行业标准宣贯落地。

系列主题活动的成功承办,体现了刘浩在安全宣教、安全协调管理中的务实作为。他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统筹能力,推动专业力量与公众有效对接,助力首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精细化组织保障任务落实,展现了央企安全管理人员在关键节点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专业素养,为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