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立建-北京市平谷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大队

发布日期:2025-09-19 20:15
【字体:

穆立建,男,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平谷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副队长。2024年3月荣获“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年9月获评北京市“应急先锋·北京榜样”个人奖,是平谷区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救援领域的核心骨干与行业标杆。

一、筑牢防汛壁垒

7月28日清晨6时,防汛办的紧急指令打破了平谷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宁静。镇罗营镇突发山体滑坡、道路桥梁塌方,北水峪村33名群众被困且失联,穆立建作为大队负责人,深知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20名队员,下达出勤任务和要求,携带救援设备紧急奔赴镇罗营镇。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车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穆立建眉头紧锁,不断通过对讲机询问前方路况,同时在脑海中构思着救援方案。约早上7时,队伍抵达北水峪村,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心头一沉,进村的桥梁已被汹涌的洪水冲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泥沙和杂物奔腾而下,根本无法通行。“原地待命,密切关注水情和周边山体情况!”穆立建当机立断。他知道,此刻贸然行动不仅无法展开救援,还可能让队员陷入危险。在原地待命的几个小时里,雨水顺着他的帽檐不断滴落,浸湿了他的衣服,但他毫不在意,每隔几分钟就用望远镜观察对岸的情况,分析水流变化,等待最佳救援时机。上午10点多,雨量稍有减小,穆立建立刻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果断做出兵分两路的部署。他亲自带领第一梯队,携带无人机分队前往北水峪勘察地形。泥泞的山路湿滑难行,路两侧滚石随时滑落,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穆立建走在最前面,为队员们探路。到达合适位置后,无人机分队操控无人机升空,仔细勘察通往北水峪约5公里的道路情况。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令人揪心,这段道路竟有13处断路、断桥、塌方情况,通行条件极为恶劣。穆立建一边观察,一边在脑海里记录着每一处险情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当推进至第三处断路时,天色已渐渐转黑,山间的雾气也越来越浓。穆立建经过慎重研判,认为夜间行动风险极大,且需要大型设备配合才能进村,为了确保队员安全,他决定带领第一梯队先撤回。与此同时,副中队长带领的第二梯队也在紧张地开展救援工作,他们负责转移关上村、核桃洼村行动不便的村民。穆立建通过对讲机实时了解第二梯队的进展,不断给予指导和协调。当得知队员们在碎石泥泞的山坡路上,靠担架、轮椅、人背等方式艰难转移村民时,他既心疼队员,又为他们的担当感到骄傲。最终,第二梯队成功转移26名行动不便的村民,为后续救援减轻了压力。

7月29日早上7时30分,穆立建再次集结40人队伍赶到北水峪村,结合昨天勘察地形情况,跟镇指挥部详细汇报,建议调配了挖掘机、铲车、50铲等大型设备。他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着被困群众的生命安全。到达现场后,他立刻指挥队伍沿断路方向推进,遇到无法直接通过的地方,他创新性地提出用挖掘机将救援人员逐个吊过去的方案。在整个推进过程中,穆立建始终冲锋在前。他带领队员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冰冷的河水刺骨,却浇不灭他们救人的决心;他率先爬上陡峭的断路,手脚并用,为队员们做出榜样;他沿着河套边涉水行进,脚下的淤泥随时可能将人吞没,他却毫不畏惧。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中午14点40分,穆立建终于带领队伍进入北水峪村,并在进村后遇见第一户受困的70多岁的居民,大妈激动得流泪,握住穆立建的手说:“这里断水断电断网两天两夜,可算把你们盼来了!”穆立建积极安抚大妈,并说道:“政府不会抛弃任何人。”

到达村委会后,穆立建立即组织队员展开挨家挨户的排查敲门走访工作。他深知,每一户都可能有等待救援的群众,不能有丝毫疏忽。队员们分成小组,仔细排查着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穆立建则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协调指挥。经过不懈努力,33名被困群众全部被找到,其中包括6名行动不便人员、1名不满一岁的婴儿和1名10岁儿童。针对不同情况的被困群众,穆立建采取了精准的转移措施。对于6名行动不便人员,他组织队员用搭绳桥、担架转运、人背肩扛、轮番接力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将他们从深山中转移出去;对于那名不满一岁的婴儿,他特意安排细心的队员紧紧抱住,确保婴儿的安全;其余25名受困群众,他让队员们为他们穿上救援马甲,采取一对一搀扶的方式撤离。

穆立建(右二)对接镇单位讨论救灾抢险方案

二、保障信息畅通

在整个救援行动中,穆立建还时刻关注着通信保障工作。他知道,在灾区复杂的环境下,通信畅通是指挥调度和协调支援的关键。为此,他组织通信保障小组沿途架设了三台移动窄带基站,为救援行动提供了稳定的通信保障。凭借这一通信系统,他能够及时与指挥部沟通救援进展,高效地进行指挥调度,协调政府后勤支援,为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历时两天,穆立建带领队员全程徒步进入受灾区域,平均每天徒步十多公里。他们克服了湍急溪流、泥泞山路等重重困难,逐户排查、逐人确认,最终将56名受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镇罗营镇政府安置点,交给当地政府妥善安置。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穆立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了一名森林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穆立建(中)检查防汛物资

三、守护绿水青山

除了在防汛抢险中表现突出,穆立建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也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森林是地球的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穆立建高度重视队伍的训练工作。他根据森林火灾的特点和救援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组织队员进行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和战术演练。他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迅速反应,有效处置。”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穆立建都会带领队员深入林区开展巡查工作。结合林区实际,采集更新637处水源、1157条一二三级救援道路等信息,确保扑救工作高效开展。他熟悉林区的每一条山路、每一片树林,对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了如指掌。在巡查过程中,他仔细检查林区的防火设施是否完好,宣传标语是否清晰,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同时,他还积极向林区周边的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穆立建立刻带领队伍赶赴现场。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他总能根据火势情况和地形特点,制定科学的扑救方案,指挥队员有序开展扑救工作。在他带领下,平谷区实现5年“零”森林火灾。他始终把队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火灾扑救的安全规程,确保救援工作安全高效进行。多年来,穆立建参与了多次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在他的带领下,平谷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成功扑灭了多起森林火灾,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汗水,守护着一片片绿色,践行着森林消防救援人员的使命。

无论是防汛抢险还是森林防灭火,穆立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应急救援人员的担当与奉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