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升-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
张福升,男,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安全管理科科长。三年来,张福升先后在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管理科、安全管理科工作,在局党组和主管领导的带领下,自觉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拓宽眼界视野,提升能力水平,团结带领科室人员敬业奉献、担当进取,高质量做好本职工作。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务员考核优秀,2024年荣获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北京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先进个人,所在单位被评为北京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一、立足安全本职,推动工作“齐抓共管”
张福升紧扣文旅行业安全特点,坚持“三横一纵,紧盯重点”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行业监管机制,通过区假日办、区防汛旅游分指、局安委会三个横向联系,加强外部职能部门、内部科室之间互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合力。健全区镇企三级网络,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并逐级压实,实现纵向管理。针对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建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目标,推进自建房、燃气、电动自行车、有限空间作业、大型游乐设施等专项检查。每季度撰写文旅行业安全研判材料,对辖区内文旅行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研判,深入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督改工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编制企业隐患自查清单和文旅部门检查清单,督导企业规范隐患排查工作流程和内容,完善风险源管控措施,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安安”平台使用,下发《文旅行业大排查大整治以及“企安安”登录使用自查自纠指导手册》,组织开展“企安安”使用培训,课件内容制成视频资料下发文旅单位,指导帮扶文旅行业单位强化安全管理,推进“企安安”平台使用,实施风险评估机制,加快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和综合治理。三年来,共计开展检查1601次,发现整改问题821项,完成40家文旅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长期对120家文旅行业场所开展风险评估管理,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张福升(中)组织开展安全检查
二、坚守工作一线,抓好文旅行业防汛工作
每年张福升都会组织召开属地镇街、涉山涉水景区防汛工作部署会,及时更新《北京市昌平区旅游防汛分指挥部防汛工作方案》,修订完善《昌平区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预案》,督促景区完成防汛预案修订,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发布“汛期致市民游客一封信”,组织相关景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涵盖景区疏散、受伤游客救助、避险点游客安置和突发情况报告等科目,全要素实战模拟暴雨预警期间景区防汛应急处置过程。进入汛期后,他坚守在防汛一线,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向各景区、旅行社、各基层单位发布降雨信息,落实《汛期景区关闭和恢复开放规定》,督促景区做好防汛应对工作和对游客宣传引导工作,特别是防汛三级响应后,加大企业检查频次,坚决要求文旅企业暂停组织到山区游玩,暂停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活动,暂停有组织的文娱活动。汛后,迅速统计受损情况,及时上报,积极联系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推进灾后重建工作。除做好隐患排查外,他还积极应对因暴雨引发的文旅行业与游客经济纠纷,化解企业与群众矛盾,实现文旅行业防汛零事故、零舆情。近年来,还积极联合气象、规自等部门,组织开展旅游景区防雷、地质灾害预防等调查,深入研究文旅行业防自然灾害工作。
三、坚持下沉基层,紧盯森防重点任务
每年一进入防火期,张福升积极开展防火宣传“进景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材料、进行消防咨询等方式,加强与镇、村安全负责人工作沟通,与涉林景区负责人、安全员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推动工作在基层末端落地见效,全力做好防患于未“燃”。坚持森林防灭火关口前移,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联动,结合大风天气及时发布火险预警,下发文旅行业单位自查清单,理清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健全涉山涉林景区森林防灭火责任制,完善安全台账,编密扎牢火灾防控网络,全面压紧压实文旅行业单位防灭火责任。深入排查火险隐患,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督促涉林景区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案,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开展景区在职人员消防安全培训,补充更新消防设备设施,加强出入景区人员安检,完善禁烟禁火标识,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干燥大风天气增加湿化作业面积和频次,针对重点时段、特殊时期采取靠前驻防、携装巡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坚持假日在岗,做好旅游安全保障
每年春节、五一、暑期、国庆等重要假期,张福升都会逐一制定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假日服务保障工作部署会和文旅行业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会,开展假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健全假日重点部门集中值班机制,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整治,督促涉山涉林景区及时清理可燃物,做好高风险旅游项目风险隐患排查,对存在重大地灾隐患的景点坚决封闭管理,指导重点景区落实假日交通服务保障措施。如居庸关景区假日期间拥堵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张福升经与交通、属地、景区会商研究方案,延长开闭园时间,优化旅游路线,增加停车位、疏导人员和指示标识,做好大人流景区远端分流,近端疏导,有效缓解景区及周边交通压力。假日期间遇有极端天气时,及时向景区发布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指导做好应对,防止因天气原因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拥堵和人员聚集。同时,将假日期间接诉即办作为科室重点任务,推出“123工作法”,及时处置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实现了假日期间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投诉。
张福升参与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会
五、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安全宣传品牌
张福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学习,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依托“爱上昌平”等媒体平台,发布安全生产知识和视频。组织文旅行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联组互查,现场教学,督促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等活动交流学习体会,观看“十大逃生演练”科普视频,积极参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指导基层单位进行消防、交通、应急等专题培训,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答题,参加全市文旅行业安全技能大赛。先后在定陵、居庸关、静之湖、卡乐星球等景区举办“安全咨询进景区”活动,通过景区电子显示屏播放安全生产警示片,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宣传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内容。每年利用图书馆线上资源,为安全生产工作人员推荐十本安全书籍,提供免费阅读,开展文旅企业职工读一本安全书籍活动。组织文旅行业单位开展宣传活动23次,开展消防、应急演练15场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品2万余份,宣传群众3万余人次。同时,打造“文旅平安”线上培训品牌,每月结合节后复工复产、冬春季文旅行业单位防火、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燃气安全使用、行业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等内容,邀请专家对文旅行业单位安全负责人进行线上授课,累计举办讲座19期,培训从业人员近8000人次,“文旅平安”品牌效应深入企业。
六、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文物安全管理
担任文物管理科长期间,张福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指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20+2”文物联系机制,即覆盖全区20个文物属地镇街以及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2个重点文物管理单位,完善文物安全隐患挂销账制度,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职责。调动属地镇街和文物单位积极性,在全市率先建立文物监督员、长城保护员队伍,推动文物安全技防设施建设,开展昌平长城资源调查,完成北京市第一份区级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联合北京建筑大学,开展道路穿越长城造成的振动灾害监测专项研究,创新开展文物巡查电子打卡试点,解决基层文物保护巡查问题,获得国际文物维护协会凯克奖亚军。完成“文物平安”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了镇村两级文物监控平台,全区16个镇街、93个村已安装文物视频监控设施,推动6项文物避雷、消防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文物单位的防雷、防火能力,为文物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各项制度规定办事,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平时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努力做到“工作上不偷懒、作风上不耍滑、生活上不谋私”。
三年来,全区文旅行业单位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舆情。在今后的工作中,张福升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文旅行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