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旭-北京保障房中心有限公司产业化集团

发布日期:2025-08-22 14:53
【字体:

李海旭,男,198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保障房中心有限公司产业化集团632公租房项目部项目经理。

李海旭2024年起担任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及项目部人员岗位责任制;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编制工作,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技术复核;参加工程项目各阶段分部质量验收;根据现场工程特点确定重大危险源,编制安全生产相关措施等。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取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科技示范工程》的荣誉称号;获得北京市2021年度Ⅰ类成果两项,Ⅱ类成果两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完成北京市BIM应用示范工程,参编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参编北京市工法1项,参编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项,参编建筑培训考核类教材书籍1项,荣获北京市2022—2023年度优秀建造师称号等。

李海旭日常工作照

一、高效组织安置,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2023年7月29日,房山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雨灾害,3600名受灾群众急需安置。面对如此艰巨的安置重任,李海旭迅速行动,精心组织,他深知受灾群众在经历家园被毁的打击后,急需一个安全、温暖的临时住所和充足的生活物资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他充分考虑受灾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从临时住所的分配到生活物资的发放,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高效有序。他带领团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将任务细化到人,确保安置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安置过程中,他始终坚守一线,亲自协调各方资源,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临时住所的环境,还是生活物资的运输与分发,他都亲自过问、亲自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纰漏。在他的努力下,受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妥善安置,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二、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物资搬运工作中,李海旭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其中,他深知物资对于受灾群众的重要性,食品、饮用水、衣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是受灾群众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一刻也耽误不得。因此在搬运过程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不辞辛劳地搬运着各类物资,无论是沉重的食品箱,还是体积庞大的生活用品,他都毫无怨言地扛起就走,他的行动也极大地鼓舞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动大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搬运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分发,有的负责记录,物资搬运工作进展迅速,为受灾群众及时送去了生活必需品,保障了安置点的基本生活秩序。

暴雨仍在持续,大石河的水位也在不断上涨,李海旭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密切关注现场的暴雨情况以及大石河的水流变化,他深知这些信息对于整个安置点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险情,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将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因此他亲自进行实时监测,并亲自到现场查看,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他多次冒着大雨,趟着积水,前往河边查看水位情况,记录水流速度和方向,以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迅速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他的这种敏锐性和责任感,有效避免了因信息滞后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保障了安置点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临危不惧指挥撤离,确保人员安全转移

2023年7月31日,大石河下游突然决堤,洪水汹涌而来,面对六七十厘米深的湍急水流,李海旭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亲自带领现场指挥小组冲向危险区域,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对现场情况的了解,迅速组织现场700余名工人及监理等工作人员有序撤离。在他沉着冷静地指挥下,所有人员最终成功转移到南区12号楼安置房内,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他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的担当和勇气。

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李海旭并没有丝毫放松,立即组织现场指挥小组成员连夜进行详细统计,确保没有遗漏的工作人员。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工友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让所有人都对他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持续传递现场信息,积极协调各方力量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李海旭始终保持着与各级领导的信息沟通,他及时将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等信息传递给上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向现场工作人员和受灾工友传达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确保了信息的上下畅通,让各方都能及时了解情况,协同作战。他的这种沟通协调能力,有效地保障了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也为稳定受灾人员的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救援物资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受灾工友手中,李海旭与公司及各方社会救援力量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物资需求情况,并迅速组织调配。在他的努力下,救援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安置点,为受灾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协调能力,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誉,也为后续救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海旭组织防汛演练

五、组建青年突击队,发挥青年应急力量

李海旭深知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共同应对困难。因此,他组织成立了房山区琉璃河集租房项目青年突击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水深、情况不明和专业性不足等重重困难,他带领青年突击队成员卫强伟、郭小凯、周建军、耿振恒、王静铮等人毫不畏惧,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救援物资发放到项目工友手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穿梭在洪水肆虐的区域,凭借着年轻和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受灾工友们送去了希望和温暖。

当李海旭得知有工人因洪水被困,生病急需药品时,他毫不犹豫地亲自涉水近1米深,前往平各庄村卫生院为工人取药。洪水湍急,道路被淹没,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深知工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洪水面前毫不退缩。经过艰难的跋涉,他终于成功为工人买回了急需的药品,解决了工人的燃眉之急,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受灾工友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在安置工作中,李海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4小时,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声音也变得沙哑,但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他的坚韧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榜样。

六、用实际行动诠释首都国企职工的忠诚与担当

洪灾过后,李海旭迅速投入到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中,承担起受损物资盘点清理、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编制等工作任务,为项目的早日恢复运营付出了努力。2024年,他积极加入保障房中心应急抢险大队队伍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2025年7月底暴雨,李海旭仍然坚守在防汛一线,带队冒雨清理道路排水口,遏制内涝蔓延;主动对接协调村镇力量,确保险情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处置指令即时落地,用实际行动诠释“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李海旭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他的付出和努力,不仅得到了受灾群众的高度赞誉,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首都国企职工的忠诚与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