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旗-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坝河流域分公司
史国旗,男,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坝河流域分公司技术助理,主要负责北京市朝阳区北部区域防汛保障和抢险抢修工作,2019年至今完成了141处排水管网的应急抢险抢修任务,其中35处不同程度的路面塌陷应急抢险事件得到快速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此外,他顺利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保障、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18次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并圆满完成2019年至2024年的防汛任务,成功应对“23·7”暴雨期间负责区域内无重大积水现象,完成支援京沈客专下凹桥的应急支援积水抽排抢险以及明天第一城地下室抽排应急抢险任务,全力保障北京中心城区安全度汛。
一、秉防汛保障初心,护首都排水安澜
史国旗深知防汛保障无小事,应防患未然,无危则安;抢险须争分秒,且事无巨细,无损则全。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高效、妥善完成各项抢险抢修工作。抢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汛期现场通宵奋战更是常态,史国旗总是迎难而上,每一次抢修完成之后,史国旗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坚定了他做好抢险工作的信念。
2022年7月9日的拂林路污水抢险事件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是这次抢险工作难度大,现场塌陷15平方米的大坑深5米,污水管线正上方1.5米处就是自来水的主干线,距离燃气干线也仅有50公分;二是抢险任务急,由于塌陷位置紧挨小区围墙,人员活动频繁,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当时正值雨季,抢险防汛要同步进行,因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从历经一天一夜的防汛战场上下来,转身投入到抢险现场,史国旗积极与自来水、燃气相关单位进行对接,主动协助街道安抚周边用户,最终在多方配合下历时18个小时的鏖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此次抢险。“看到塌陷的道路恢复平整,看到破碎的花园又见往日生机,看到路人对北排给予肯定的眼神,这应该就是抢险的意义。”他说道。
史国旗和队员在抢修现场检查
二、服务为民的排水兵守护一方百姓
防汛,保障城市运行秩序井然,是北京排水集团给予政府和市民的承诺。为了践行这个承诺,从负责这项业务到现在逐步解决26处因雨水设施问题造成的积水,史国旗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并创造性提出了“早、深、精”工作法。“早”,是对业务相关问题早研究、早介入,做到心中有数;“深”,是深入踏勘生产一线,熟知现场设施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则是在工作中追求细致、极致、精益求精。同时,他钻研创新出“抽排示意+标识牌+布管路线标记”抽排抢险新模式,使抢险展开动作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不到8分钟。
2024年8月8日15时,北京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按照集团要求,坝河流域分公司启动防汛三级响应,史国旗提早开始备勤前的准备作业,清掏重点区域设施,检查车辆设备、补充设备燃油,维保雨量计,擦拭摄像头,检查人员设备等一系列前期准备作业。8月9日12时,坝河流域分公司辖区开始降雨,按照集团要求,现场立即出动28组单元开展雨中巡查。当天16时30分,集团启动二级防汛响应,按照集团要求出动全部32组防汛单元开展雨中巡查。史国旗坚守在指挥大厅,手握对讲机,目不转睛地盯着防汛指挥大屏幕,根据积水及雨情预测不停地调度防汛单元,防汛调度指挥大厅的雨量数据开始飙升,对讲机里也传来各个防汛单元的雨情及处置汇报,监视器中防汛车辆的雨刷越来越快,驾驶员的视线也逐渐模糊,降雨持续上强度,面对这场罕见的强降雨,坝河流域分公司全体防汛人员逆行在风雨中,以责任为舟、以担当为桨,不断地清除雨水箅子上的垃圾树叶、铺设水龙带、观察管线液位随时展开抽升,不停地观察河道液位情况。
18时55分清河羊坊闸区域值守人员在观察河道时发现水位迅速上升,河水自西向东迅速袭来淹没了河道两侧的慢行步道。于是立即进行汇报,同时,防汛通讯群中又传来一段视频,立清路立军路交叉口出现积水,并伴随大量雨水顶托现象,请求支援!看着视频里路面上的斑马线逐渐消失,史国旗立即调度周边防汛单元开展支援,此时周边三个雨量计的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了91.3毫米,两组单元同时在此区域不停地抽排清扫并恢复被顶托的井盖,积水也保持在10厘米左右不再上升。积水逐步被清除,可河道液位并未下降,史国旗不敢掉以轻心,仍然安排两组单元值守,降雨就像过山车此起彼伏,22时强降雨再次局部袭来,河水再次上涨,水位高达33.41米,流量达358m³/s,远超2023年7月30日台风“杜苏芮”影响下的极端暴雨天气最高水位31.93米,流量134m³/s。立军路立清路再次出现积水并且积水面积更大更深,史国旗再次调度三组单元前往支援,直到第二日早晨6时左右,五组防汛单元才逐步撤离。
汛期降雨期间史国旗在指挥大厅处置调度
这时,在坝河的防汛指挥大厅里连续调度值守39个小时的史国旗和其队员也随着最后一处严重积水的处置完毕,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正要回宿舍休息,史国旗又接到上级指令:明天第一城8号院地下车库发生倒灌,物业临时抽升设备能力有限需要支援。由于具体多深的水、地下室的具体面积和高差都还没有具体数据,史国旗立即组织人员并调用坝河高扬程的设备前往现场。地下室的供电系统和通风系统瘫痪,他和队员手拿气体检测仪观察地下室空气情况,另外携带手电筒试水杆在螺旋通道逐步试探。经与物业沟通史国旗了解到车库是连接8号院各个楼栋的整体,占地面积高达13000平方米,经过计算由于车库二层需要铺设200米的水龙带而且扬程高达30米,现有设备能力想要抽完车库积水至少需要50个小时,现有电缆长度也只有100米,车辆设备需要驶入地下车库才能进行抽排。与此同时,居民们也在一遍又一遍询问什么时候能进入车库看一下他们的车,为尽快完成处置,史国旗一方面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现场情况,紧急调用两组大型设备并协调增加特殊加长电缆直接送往现场。另一方面组织现有单元携带有限空间设备并配备防毒面具,驾驶车辆驶入地下车库铺设电缆及水龙带。水龙带全部是八寸粗并且全湿状态,一盘有50多公斤,铺设两个水泵的通道共计16盘,地下室的环境温度高达40度,湿度大又不通风别说作业即使待在里面2分钟都能浑身湿透,而且作业时坡度又大光线全靠头戴顶灯和手电筒,上午10时两台水泵终于开始出水抽升,这时所有队员还没有吃上一口早饭。由于环境密闭而且地下室通风设备瘫痪,史国旗和队员每隔30分钟需要停下设备并进入水中取出60多公斤的水泵清理杂物,设备排放的黑色尾气弥漫着整个地下室和通道,即使戴着防毒面具,尾气也从眼睛进入辣得队员们直冒泪,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湿。
随着所有设备及物资都配齐,3组大型设备6台水泵同时抽升后,史国旗他们才开始蹲坐在台阶上吃上了他们当天的第一餐。由于地下室漂浮物比较多,需要半小时清理一次,居民看到设备暂停后心情又开始紧张起来问道:“是不是设备坏了,这啥时候才能抽完啊。”史国旗和他的战友就向居民耐心解释,并一块出谋划策将防筛桶套在水泵里,另一方面同一台设备的两台泵分次清理,避免了停止抽排,也将半小时清理一次提升到了一个小时左右。
从8日上午备勤前的准备历经74个小时的坚守到最后完成地下室的应急抽排抢险任务,没有任何人在面对恶劣的危险的战场是退缩的,抽排完成后,史国旗带队离开的时候社区居民自发地往他们的车上扔水果和饮料,这就是对他们的认可,也是最好的褒奖,更是排水集团深耕在老百姓心中带来的特有的安全感。
史国旗进行应急演练调度
三、直面冰雪的考验,做好冬奥保障工作
时间拉回到2020年,史国旗作为在另一个赛场上努力拼搏的北排人,把奥运精神融进了工作构想。时值冬奥会筹办,在接到北京排水集团下达保障任务的那一刻,史国旗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亲身参与冬奥工作;紧张的是他首次在防疫和严冬的双重不利的条件下进行重大活动保障。
面对“场馆多、线路长、责任重、标准严、时间紧”的挑战,史国旗展现出北排“更快、更高、更强”的管家式服务。更快就是快速响应,发生突发应急事件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更高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刻刻把代表北京、代表中国这根弦儿绷得紧紧的;更强就是要队伍应急专业能力强、应急保障方案强、敬业爱岗初心强。为了实现快、高、强,他一一排查,用时6个多月制定了45座排水设施服务保障卡、一馆两案及1000多个重点管段应急抢险处置方案,为后续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做了最扎实的准备。
2022年除夕,史国旗和他的团队突然接到新增27处残奥会场所的排查保障任务,他迅速披挂整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一一排查可能发生的隐患。除夕夜他们的面罩结起厚厚的冰霜,呼吸凝成白雾,却没有人抱怨。他们抬头看着万家灯火,看着鸟巢上空绽放的绚丽烟花将作业现场照得通亮,他和队友难掩激动之情。冬奥保障期间,他和队友每日开展巡查,共计走了3.8万公里,确保了赛场期间零应急突发事件,他也收获了“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的奖牌,这是给予北排服务的奖状,更是排水人的奥运金牌,亮闪闪、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