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朋-北京市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阳坊消防救援站
徐朋,男,198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阳坊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徐朋扎根基层20年,共计参加灭火及抢险救援战斗4000余次,挽救人民群众生命200余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百万余元。日常工作中,他还在消防救援站范围内成立创新管理工作小组,不断钻研灭火救援战术、科学训练形式等工作。并于2021年揭牌“徐朋创新工作室”,研发的《薄冰救援投送装置》获得实用型专利证书。
一、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强自身能力水平
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让徐朋感悟到,消防工作要向科技含量要战斗力。为此他努力学习基础文化和消防理论知识,在消防专业学习过程中,他更是表现出了极强的学习热情。在指战员面前,他总是说,既然做消防工作,就要学习消防知识,学不通、学不精就干不好消防工作,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成了他学习消防专业知识的强大动力。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工作的全面性,他搜集了大量的火灾案例,查阅资料,挑灯苦读。除此之外,他还在消防救援站范围内成立了创新管理工作小组,每周定期召开研讨会,不断钻研灭火救援战术、科学训练形式等工作,牢固提升指战员灭火救援实战水平,并于2021年揭牌了“徐朋创新工作室”,研发“薄冰救援投送装置”“多功能泥沙阻拦板”,其中“薄冰救援投送装置”获得国家专利证书。他总是这样说:“只有学习的知识多了,才能使自己竭诚为民意识不断增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徐朋牵头研发的薄冰救援投送装置荣获国家专利证书
二、以身作则严要求,齐心协力干事业
作为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徐朋始终认为“只有自身正、才能去丈量别人”。基于这一认识,党支部成员在消防救援站叫响“严下先严上”的口号,并提出党支部必须是坚强的核心,每名指挥员必须是合格的标杆,每个党员必须是一面鲜红的旗帜,要求消防员做到的指挥员先做到;要求消防员不做的,指挥员先不做,消防救援站指挥员坚持“七到位”即,起床出操到位、站队集合到位、备战检查到位、班组活动到位、点名讲评到位、查铺查哨到位、安全活动到位。因此,在消防救援站指挥员的宿舍里,一样方整的被子,一样雪白平展的床单,一样有序地放置,在训练上,一样的训练服,一样的头盔,一样的汗水,一样的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徐朋真正把班子团结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和思想基础上,建立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落实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上,建立在相互理解支持、齐心协力共同干事业上。他时刻与支部一条心,在工作上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挥民主,遇事相互支持,互相理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三、走街串巷立形象,守土一方保平安
为更好地开展灭火救援和火灾防范工作,徐朋主动走出去,组织指战员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为他们讲授火灾防范课程,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与单位共同开展灭火救援演练,为了把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现给阳坊消防救援站辖区居民群众,他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先后带领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在辖区重点单位举办了保国庆消防宣传、119消防宣传、“两节”消防宣传等活动,共发放消防常识传单5000余份,并深入到辖区工厂单位给广大职工讲解科普消防知识200余次,到场聆听受教人次达数千余人,受到了各单位职工的一致好评。守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拿他的话说:“首都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他的带领下,阳坊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热情无私奉献着,维护着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践行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徐朋(右)被辖区内某幼儿园聘请为消防法治副园长
四、爱队如家,洒下队伍无限情
家,是每个人的心灵港湾,因为这里有爱,有温暖,有理解。这里,也是徐朋的家,他常说:“我们作为指挥员,上要对得起组织,下要对得起指战员。”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的同时,徐朋坚持以情带队,让消防员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他有这样一种习惯:每次吃饭时注意观察哪个消防员吃得香不香,就寝后走进宿舍注意哪个消防员失眠。一有空闲,他就喜欢往各班跑跑,和消防员们拉拉家常。徐朋就这样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消防指挥员的誓言,默默地感化着身边的消防员,在指战员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个作风正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好领导,还是一个踏踏实实,积极进取的好榜样。在群众眼中,他不仅是一个清正廉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带头人,还是一个助人为乐、文明执勤、文明灭火的指战员。他说:“我爱这里,因为这里有我的天空,在这里,我的人生之花会开放得更加灿烂!”
五、冲锋在前,彰显男儿本色
自参加工作以来,徐朋在思想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救援站的“领头雁”,他共计参加灭火及抢险救援战斗4000余次,其中灭火救援3000余次,抢险救灾1000余次,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共计200余人,挽救人民群众财产共计百万余元,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
流村镇一民房发生火灾,徐朋带领指战员成功营救被困老人
2023年7月31日,北京迎来百年难遇的暴雨自然灾害,门头沟地区受灾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接到总队命令徐朋火速赶往头沟地区实施救援任务,决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担当。
在救灾期间,徐朋始终坚守岗位,为受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徐朋脚磨破了、腿磕青了,但在灾情面前他不曾犹豫,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洪救灾任务中。此时徐朋所在的辖区流村镇也因暴雨灾害导致发电站村、狼儿峪村、菩萨鹿村、韩台村、北照台村五个村庄道路、通讯中断,徐朋再次请缨,主动转战流村镇灾害地点指挥救援,他不曾停歇,为保障救援指挥工作畅通,积极带领阳坊救援站指战员及时搭建前沿指挥部,协调发电机、照明灯、帐篷等器材设备,协助总队、支队领导了解掌握“五村”的基本情况,确保指挥部掌握“第一手情报”。截至8月7日,徐朋带领指战员共计转移受灾群众160余人,搜索失联人员7名,救援任务已基本结束。而漆园村村民却面临着饮用水检查不达标,无法进行食用的困难,得知情况后,徐朋再次组织指战员对消防车水罐进行清洗消毒,并加灌饮用自来水前往漆园村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期间共计保障1400余户群众饮水30余吨,同时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水到家服务,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2024年4月5日,总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阳坊镇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山上有人员被困,阳坊消防救援站迅速出动1部消防车7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18时31分到达景区后,徐朋根据报警人提供的微信定位和视频,立即带领救援站指战员携带电台、全身吊带、绳索、头盔等救援器材上山救援;19时16分,成功抵达被困人员位置,由于被困人员位置处于崖壁位置,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徐朋带领救援人员寻找牢固位置搭建绳索,并为被困人员穿戴好全身吊带、头盔等防护装备,21时10分成功将3名被困人员转移至崖下。22时06分,救援站成功将被困人员护送至山下,并与现场民警交接返回。
“人要为着执着的追求而奋斗”,这是徐朋读书笔记上一段令人难忘的内心独白。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崇敬和对首都消防事业的热爱正是他人生唯一执着的追求。每当救援站有什么任务交到他手上时,不论大事小事他都能够积极出色地完成,给上级领导一个良好的信任感。20年消防生涯,他时刻贯彻党的领导方针,跟随党组织的脚步,始终坚持以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为根本,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先,一直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事事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铁军精神。火热的消防救援队伍使他如鱼得水,每一次警铃响起的时候,每一次耳畔传来身陷火海的人们那充满恐惧而又期盼的呼喊的时候,每一次看到脱离险境的被困群众那由衷地感激的时候,徐朋疲惫的脸上流露出了丝丝的欣慰。在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与较量中,徐朋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消防指战员的职责与荣光。
这就是徐朋,一名身在基层消防救援站工作的普通一员,他用一颗朴素而赤诚的心点燃了平平常常的岁月,用汗水和智慧描绘着一名“火焰蓝”的绚丽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