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耔元-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环境局
陈耔元,男,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环境局污染源管理中心主任。面对辖区环境应急协调这一新的工作领域,陈耔元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改进工作态度,提升业务水平,紧盯生态环保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力做好怀柔区生态环境应急、噪声等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23年,由他牵头负责的“两市三区”突发水环境事件暨“南阳实践”联合应急演练,荣获北京市第三届应急演练三等奖,成为跨区域环境应急的范本。
一、临危受命,从“新兵”到“尖兵”的蜕变
2022年初春,寒风尚未褪去,怀柔区生态环境局的一间办公室里,陈耔元正伏案疾书。桌上堆满了应急预案、污染源分布图和历年环境事件案例汇编。就在几天前,他被正式任命为污染源管理中心负责人,肩负起环境应急协调的重任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职责,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验。同年夏天,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突发环境应急岗位建功活动拉开帷幕。全市16个区的精英齐聚一堂,通过抽签试卷、现场作图,模拟突发水气污染事件处置等环节展开激烈角逐。比赛当天,一场暴雨突如其来。模拟场景中,某化工厂废水泄漏,陈耔元带领团队迅速进入状态。他一边研究制定方案,一边根据实时气象数据调整处置方案。“风向东南,立即启动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在下游2公里城区区域筑坝拦截!”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最终,怀柔区以97.6分的绝对优势夺得桂冠,陈耔元更被评为“北京市生态环境应急岗位建功标兵”。
陈耔元在环保培训大课堂进行授课
二、淬火成钢,一场演练背后的“使命担当”
如果说2022年是初露锋芒,那么2023年的“两市三区”联合应急演练,则让陈耔元的名字响彻京津冀环保战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准备工作,对于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至关重要。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首都创新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区,京津冀区域水源保护与生态协同治理的示范区,水环境安全意义重大。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北京市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方案》和《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2023年实施方案》,加强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联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指挥与处置能力。2023年6月6日上午,怀柔区生态环境局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和密云区、延庆区生态环境局及区市相关部门,在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帽湾村举行2023年“两市三区”突发水环境事件暨“南阳实践”联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也是两市三区签署《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2023年实施方案》后首次联合演练。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极地救援队、雁栖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汤河口镇东帽湾村水上龙舟公园等社会力量参与本次演练。
此次演练是一场模拟一辆甲苯罐车泄漏的跨省联动演练陈耔元作为演练的负责人,凌晨四点就抵达现场,反复核对每台监测设备的灵敏度。“污染团预计6小时内抵达我区境内,我们必须跑在污染前面!”本次联合应急演练内容包括“两市三区”应急联动机制的验证性应用和升级完善,“两市三区”的联合应急监测、“两市三区”的联合应急处置与“南阳实践”取得成果的验证性应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延庆区生态环境局、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及怀柔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区委网信办、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市公安局怀柔分局、区消防支队、汤河口镇人民政府等15家单位,共120人参演。北京华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演练开始前,观摩演练的北京市及怀柔区领导为六个参演队伍分别授予“污染处置铁军”“应急监测铁军”“环境专家铁军”“信息宣传铁军”“医疗救援铁军”和“应急保障铁军”荣誉称号,并授旗。演练正式开始,张家口生态环境局赤城县分局接报后,立即上报并组织应急力量赶赴事发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张家口生态环境局接报后,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张家口市“南阳实践”经验成果,对该流域内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启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应急联动机制,将相关情况通报下游的北京市延庆、怀柔、密云三区生态环境局,同时上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怀柔区生态环境局接报后,立即启动局内应急机制和两市三区联动响应机制,并报告怀柔区人民政府。怀柔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怀柔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授权区生态环境局全权处置。怀柔区生态环境局立即分析研判事故发展态势,根据怀柔区“南阳实践”经验成果和污染团漂移的状况,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处置单元,将拦截处置点设在汤河口镇东帽湾村东侧水上龙舟公园河段,把污染团控制在怀柔区境内。事故处理同时,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黑牛山村附近,一辆危废运输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导致含重金属废水倾洒进入天河。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接报后,及时向两市三区通报事故情况,并将该事故由两市三区应急联动机制合并统一指挥。两市三区共享监测数据、现场调查、应急处置等实时信息。各区(市)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应急队伍、专家以及装备、物资等,予以支援,按照“南阳实践”“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立上下游多个设施空间联动两市三区联合指挥、联合监测、联合处置,信息数据实时共享,及时控制污染源,消除水环境风险隐患,确保了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环境的安全,本次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圆满结束。演练结束后,应急专家对此次演练进行技术点评,专家表示,本次实战演练,情景设计合理、任务分工明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演练的成功举办,验证了两市三区应急协同处置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检验了两市三区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以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作战能力,锻炼了应急队伍,积累了实战经验,有效地提升了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本次演练中,各生态环境局不仅采用了多种科技装备,而且在处置过程中陈耔元还创新引入“时空推演沙盘”,将水文数据,污染扩散模型与应急处置力量动态叠加显示。当模拟污染源逼近京冀交界时,他果断决策:“启用白河一河一图一策应急响应方案!”这一操作确保了无一滴污水进入密云水库.
陈耔元工作照
此次演练活动刊登在生态环境工作简报(总第199期),应急办(第24期),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批示:北京、福建等几个案例非常好,好就好在其思路清晰,措施得当。类似的案例,要很好地宣传,是否可以开发一些“年度最佳案例”,鼓励各地的工作实践。此次演练达到了演出的预想效果,演练非常成功。相继在央广网、中国环境网、中国青年网、北京您早、美丽北京等媒体报道。
鲜为人知的是,演练前夜突发变故——原定的无人机监测系统因故障无法启用,陈耔元当机立断,连夜协调其他部门,及时更新更换。“那晚办公室的灯亮到凌晨三点,他带着技术组对应急演练的脚本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同事王工程师回忆道,最终,这场凝聚着智慧与勇气的演练荣获北京市第三届应急演练三等奖,更让这一演练成为跨区域环境应急的范本。
三、巅峰对决,从首都赛场到全国舞台
2024年的秋天,陈耔元站在全国应急比武的讲台上。面对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的顶尖队伍,他身后的PPT正展示着怀柔区白河流域的“一河一策一图”方案。为备战北京市“一河一策一图”实战竞赛,他带领团队走遍了白河流域的河等5条重点河流,采集了数百个水质断面数据,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最终让他的方案在讲方案环节以98.3分斩获北京市一等奖,并参加北京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
2024年金秋,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颁奖台上镌刻着“记大功”字样的奖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块重达2.3公斤的铜牌,承载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支铁军三年来的热血征程。面对赞誉,陈耔元总是把功劳归于团队。在记大功表彰会上,他动情地说:“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在深夜接过应急电话的同事,属于每一个在暴雨中逆行的监测员,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替山河妆成锦绣的守夜人。”
站在慕田峪长城远眺,怀柔水库碧波荡漾,雁栖湖畔鸥鹭翔集。这片京北生态屏障的安宁背后,正矗立着无数个“陈耔元”的身影,他们用科技之智解自然之困,以铁肩之力担环保之贵,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