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明,女,199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总承包部项目安全负责人。赵明深耕建筑施工领域,创新管理模式,引入智慧工地系统,打造出项目高标准建造管理模式,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近三年先后负责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B项目、雁栖小镇B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以“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展现出新时代女性安全管理的风采。
一、暴雨中的“逆行者”
2024年7月30日,连续的大雨如失控的猛兽,席卷了雁栖小镇B项目的施工现场。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下,大多数人都匆忙躲进室内,寻求安全庇护,然而,赵明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逆行,向着施工现场奔去。她在安全管理领域已工作多年,经验让她对各类安全隐患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当天14时55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今天早晨到中午我市已出现暴雨天气,受新生降雨云团影响,30日下午至夜间降雨将再次加强,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怀柔部分地区将达到250毫米以上。接到消息的她心急如焚,她深知,项目正处于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阶段,现场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整个场区的水均聚集在西南角,一旦降雨量过大,极有可能发生积水倒灌、边坡坍塌等严重事故,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没有丝毫犹豫,她迅速召集防汛应急队伍,一边安排人员准备应急物资,如沙袋、抽水泵、照明设备等,一边紧急联系施工现场负责人,要求立即组织工人停止作业,确保机械设备及物料的安全堆放,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随后,她拿起雨伞,带领着手下的安全管理人员,第一个冲进了暴雨之中。
赶到施工现场时,现场西南角围挡处的积水深处早已经没过了电缆线滚轴的三分之一,由于排水沟尺寸不足,水量较大排水非常困难,从围挡外清晰地看到焊缝中不断有雨水挤出,很可能腐烂锈蚀围挡,同时,水压力大导致围挡基础失稳,赵明拿起手机向领导汇报情况,并决定将装配式围挡抬高,尽快排除积水。她的手机很快被雨水淋湿,导致按键不够灵敏,同时,不能清晰地听到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她立即返回临时岗亭,叫来应急抢险人员和叉车,快速处置。她一边指挥一边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很快,积水像大坝的闸门被打开一样迅速地涌出。她的鞋子里已经灌满了泥水,浑身上下湿透衣服紧贴着皮肤,但她阻止她前行的脚步,她又和赶来支援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抢险工作中。她们在基坑周边堆放沙袋,筑起一道道防线,阻挡雨水倒灌;启动抽水泵,全力排除积水;对松动的土方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坍塌。雨水不断地打在她的脸上,模糊了她的视线,但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一刻也没有停歇。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暴雨渐渐停歇,施工现场的险情也终于得到了控制。此时的赵明,早已疲惫不堪,雨水和汗水湿透了她的全身,脸上满是疲惫,但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欣慰。在暴雨中的逆行,不仅保障了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为项目避免了重大损失。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安全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同事们心中的英雄,也让大家对女性在安全管理岗位上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赵明(中)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二、消防演练的“总导演”
消防演练,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和危险共舞的特殊“演出”,而她被工友们亲切称为“演练总导演”,是这场“演出”的灵魂人物,用专业和创新让枯燥的安全培训变成百余人参与的“实战大片”。
2024年11月4日下班后,赵明接到领导的紧急通知:“11月8日,怀柔区住建委将在雁栖小镇B项目举办怀柔区2024年建筑施工领域消防月启动仪式暨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她立即开始对接住建委负责人了解活动的覆盖范围、参会的领导、规模及活动流程等,仅用3天时间超预期效果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11月8日,由怀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以及怀柔区雁栖镇政府主办,北京城建承办的怀柔区2024年建筑施工领域消防宣传月暨应急演练活动,在雁栖小镇B项目施工现场顺利举办。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有建设单位的负责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的总监共计150余人参加,更借助现场直播+视频剪辑的形式,成功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覆盖到怀柔区共计72个在施项目。
在策划动火作业消防演练时,赵明严谨细致的态度展露无遗。项目经理问她:“针对消防演练活动有什么好的想法吗?”她回答道:“传统的消防演练枯燥乏味,我们要从“走过场”到“真练兵”转变。本项目目前基础施工阶段,选择防水作业火灾事故演练更有代表性,演练脚本要完美融合近两年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消防安全管理文件和企安安视频监控使用,同时要加入现场常见的作业安全隐患和现场消防管理的细节,使起火原因更真实,充分对外展现本项目人防、技防、物防和制度防建设,共同检验消防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赵明深知,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实战效果。为确保演练达到预期效果,她组织项目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艰苦且细致的工作。从演练脚本的精心编制开始,反复研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火灾场景设定、应急处置流程、人员职责分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周密策划,力求每个细节都符合实战需求。完成脚本编制后,开展多次桌面推演,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检验和优化应急方案,脚本共修改了6次。
演练筹备阶段,她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指挥官。协调各方资源时,面对不同部门的时间冲突、物资调配难题,她总能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一一化解。遇到理解能力稍弱的工人,她会反复讲解、多次演示。尽管如此,临近活动举办的前一天下午,演练效果并未成型,过程中听到了“明明很简单的消防演练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明天活动会搞杂的,还要现场直播么,今晚抓紧录制剪辑录播吧!”等很多质疑和责怪的声音。她听到后很难过但并未放弃,匆匆吃了口饭立即召集了12名“新演员”,重新讲脚本,利用夜间时间组织现场演练排练,把控演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演练当日,她早早到达现场,再次检查各项准备工作。随着演练开始,她时刻紧盯各个环节,敏锐捕捉可能出现的问题,全程指挥着拍摄人员、旁白人员和机位转换人员的工作,给主会场的参会领导们提供了超预期的“视觉盛宴”。此次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凭借组织严密、程序规范、科目设置合理等显著特点,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充分彰显了项目团队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成为此次消防演练活动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赵明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三、创新管理的“安全守护者”
2022年,在以“智慧应急”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应急管理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应用水平的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之路上,在领导的支持下,赵明决定从创新管理模式入手,引入智慧工地系统,担任了城市客厅B项目“智慧创安”应用管理负责人,紧密围绕施工现场较大以上的起重伤害事故应急管理难点,结合工程项目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工期紧、任务重、结构体量大、人员劳动力集中、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叠加等特点,紧盯施工现场薄弱环节,创新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管理新方法。通过应用“闸机+人脸+投屏宝”、智能安全帽、塔吊球机及吊钩可视化、塔吊、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吊篮等监测系统,搭建BIM+智慧工地数据决策系统,实时采集现场数据、自动风险识别,她及时跟踪反馈情况,不断推进系统优化,为项目管理建设一个数据实时汇总、生产过程全面掌握、项目风险有效降低的“数据大脑”,打造项目高标准建造管理模式。她被合作单位评为“2022年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最佳应用实践者”。
随后,项目创建“2022年度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时,因疫情原因,采取录制视频播放的方式,为全力保证拍摄进度和质量,白日黑夜通宵参与脚本的编写、现场的拍摄及后期的剪辑制作,那段难忘的日子里离不开咖啡的陪伴,困的实在挺不住了,趴电脑桌前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依旧像打了鸡血一样地组织着各项工作。她为人和善,善于沟通,在此期间,只要编导和摄影师看不到她就会问道:“赵部长呢?”,不禁开着玩笑:“见到她心里就有了主心骨,我们能早点结束战斗!”拍摄的过程中,她日渐晒成“小黑人”,摘下口罩清晰可见两道明显的肤色分割线,直到顺利交稿从未想过放弃。
成功遴选后,迎来北京建工、中铁建设、中建二局等多家兄弟单位观摩交流,赵明主动担当,策划接待,沟通交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标先进单位,努力走在行业前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交流过程中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在安全管理领域的女性真的很少见,尤其是建筑这种高危行业”,她总是微微一笑。之后,她以《大数据助力科学城城市客厅B项目安全管理,全力打造科技化、信息化、精细化智慧工地》为题,参加了2022年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成功进入初赛,复赛答辩中面对着5位专家,凭借着多年的授课经验,侃侃而谈,认真地分享着智慧工地的组成、使用和收获成果,荣获三等奖。
她的创新智慧管理模式,不仅为城市客厅B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在安全管理领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如一日,赵明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责任守护生命。她说:“每个安全帽下都是一个家庭,我的使命就是让他们平安回家。”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工地上,这朵“安全玫瑰”正绽放着最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