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艳-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监所社区
段春艳,女,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监所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段春艳扎根基层一线十余年,始终坚守在社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第一线,成功应对了多起突发事件,化解了无数潜在风险,三年来,她累计举办应急救援培训活动30余场,培训居民超过 2000人次,为社区打造出了一支“人人懂应急、人人会救援”的群众应急队伍。
一、快速响应,化解火灾危机
2024年10月23日晚7点,段春艳的手机突然响起,居民发来一条紧急消息:“乙8号院的楼顶起火了!”警觉的她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会引起一场因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引发的火灾。老旧小区改造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程,但施工过程中铺设的沥青材料在高温下极易引发火灾。若火势得不到及时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接到消息后,段春艳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联系物业人员赶往现场。到达5号楼顶后,火势正在蔓延,浓烟滚滚,情况危急。她迅速指挥物业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联系居民准备疏散,确保现场无人员伤亡。在她的冷静指挥下,火势被迅速扑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火灾的起因是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因高温自燃。且在发生起火点不足10米的地方,存放着施工方楼顶作业的乙烷易燃易爆气体罐。段春艳不仅及时指挥制止了火灾,由于阻断及时,防止了更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事件结束后,对施工方提出了严格的安全整改要求,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她的快速反应和果断处置,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赞誉。
段春艳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讲座
二、耐心劝导,化解隐患,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社区内有一名精神病人田某40多岁和母亲一起居住,长期患病且有暴力倾向,发病时曾多次伤人,病情严重时曾持刀将邻居砍伤,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段春艳深知,这种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段春艳多次与田某的母亲沟通,耐心劝说其将田某送入精神医院接受长期治疗。起初,监护人因担心田某的康复问题抱有极大的抵触情绪,从而犹豫不决。田某的母亲顾虑重重,一方面是不舍孩子住院,另一方面是担心如果田某发现其母亲要送他住院,孩子会仇视她,田某现在体重200多斤,如果要恨上她,在家中伤到她,后果将不堪设想。段春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分析利弊,耐心讲解患者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消除其顾虑,段春艳承诺只要她同意送田某住院,全程不用她在现场,仅远远地看着就可以,最终说服田某的母亲同意送医。
在取得监护人同意后,段春艳迅速联系社区精防医生、派出所和120急救车,共同设计好运送方案,于晚上8点将田某顺利送入精神病医院。这一行动不仅消除了社区的安全隐患,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治疗环境,充分体现了她作为基层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居民们纷纷称赞:“多亏了段春艳,我们终于能安心生活了。”
2024年,段春艳了解到社区一租户因投资失败损失近500万元,妻子因无法承受巨大打击多次自杀倾向,精神濒临崩溃。她深知,心理危机干预刻不容缓。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段春艳迅速采取行动,联系管片民警多次入户劝解送去生活物资,耐心倾听其倾诉,安抚其情绪,并提供心理支持。她积极协调社区心理咨询师,为该租户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逐步走出困境。
在段春艳的耐心劝解和持续关爱下,该租户妻子的情绪逐渐稳定,放弃了自杀念头,重拾生活信心,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这一事件充分展现了段春艳在精神健康危机干预中的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她用自己的温暖和耐心,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未雨绸缪,守护居民平安度汛
2024年汛期,面对频繁的暴雨预警,段春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在接到蓝色、红色预警后,他不顾夜色深沉,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逐楼逐户巡查,重点关注低洼地带、老旧房屋以及漏雨严重的居民家。当发现部分居民家中出现严重漏雨情况时,她主动入户查看,耐心安抚居民情绪,并迅速指挥联系物业、街道应急队进行抢修。她深知,汛期是社区安全的关键节点,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一天深夜,大雨倾盆,段春艳接到居民反映:“我家漏雨都成水帘洞了,屋里严重积水!”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冒雨赶到居民家中,发现房屋顶部因年久失修,雨水大量涌入。她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迅速联系物业和街道应急队,协调抢修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漏雨问题得以解决,居民的家恢复了安全,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
在整个汛期,段春艳主动入户走访了多户漏雨严重的居民家庭,协调抢修工作,确保了社区安全度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她的实际行动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也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段春艳深知,应急管理不仅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提升居民日常预防和应急意识是关键。她通过社区科普和培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她于2020年取得了应急救援员资格证书,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区工作中。
每年暑期,她都会组织多场应急救援培训和讲座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她通过PPT讲解、现场演练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常见意外伤情处置、地震逃生、防溺水安全、救援绳结操作、受伤人员徒手搬运、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救援技术等技能。
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居民的应急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居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成功自救或互救。一位居民感慨地说:“以前遇到危险时手足无措,现在有了这些知识,心里踏实多了。”
段春艳组织新春茶话会
三年来,她累计举办应急救援培训活动30余场,培训居民超过2000人次,为社区打造了一支“人人懂应急、人人会救援”的群众队伍,形成了社区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社区亮点工作。
此外,段春艳广泛吸纳社区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物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的应急力量网络,建设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基层应急队伍。积极应用智能化手段,如在易涝点加装摄像头实时监控水位变化、在重点防火部位增设智能烟感报警器、利用社区微信群和小程序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与反馈渠道,实现对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弥补单纯依靠人力巡查的局限。建立健全常态化、精细化的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对社区内特殊人群(如精神障碍患者、独居老人)、重点场所(如老旧房屋、施工工地、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关键设施等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台账。推动安全隐患整治纳入社区治理平台,联动街道、公安、消防、住建、卫健等部门资源,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无论是扑救初期火灾还是防汛抢险,必要的应急物资是基础保障。段春艳还在社区层面因地制宜设置微型应急物资储备点,配备基础的灭火器、沙袋、抽水泵、急救包、应急照明等装备,夯实物资基础,并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同时,鼓励引导居民家庭配备必要的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