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于磊,男,198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于磊积极承担起院区疫情感染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工作,长期在院值守。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儿童医学中心院区感染防控工作已全面融入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监控流程。于磊还承担着国家疾控局的呼吸道传染病宣教工作,多次在新华社、健康报发表科普和采访,为指导公众预防提供重要支持。
一、医者仁心,藏在细节里的人文温度
作为一名拥有16年儿科从医经验的感控处处长,于磊以专业筑牢儿童健康防线。门诊高峰期主动支援急诊,疫情期间统筹院区感染防控与医疗救治,将感控制度深度融入诊疗全流程。他牵头建立严格的监控体系,带领团队实现首儿所疫情三年“零院内感染”,720例阳性患儿数据为国家儿童防控策略提供关键支撑,相关经验获国务院及卫健委高度认可,多次登上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此外,他承担国家疾控局呼吸道传染病宣教工作,在新华社、《健康报》等平台发表科普内容,为公众防护提供专业指引。
在首儿所呼吸内科急诊,他是深夜两点仍在穿梭的“救火队员”:接听值班电话、处理突发状况、为家长解答分诊疑问,高峰期一头扎进人潮连续作战。儿科被称为“哑科”,他凭借丰富经验快速诊断,减少患儿检查负担,更用粉色听诊器、邻家大哥般的语气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尽管家与儿子幼儿园仅十几分钟车程,他却常因值班错过接孩子,节目中难得抽空接娃时,他骑车冲刺的背影与塞给儿子糖果的细节,勾勒出医者温情与父亲的愧疚。
于磊工作照
二、感控一线的“三线思维”践行者
2023年,于磊获北京市“安康杯”竞赛“安康卫士”称号。他提出感染防控“三线思维”:以感控为临床诊疗“主线”、患者安全“底线”、依法执业“红线”,推动首儿所从消毒隔离到抗菌药物管理形成全链条规范。无论是日常诊疗环境管理,还是疫情期间的应急响应,他用制度创新与流程优化,将“守护生命”刻进每一个工作细节。
由于高强度工作与缺乏锻炼,于磊的身体机能频频报警。意识到健康危机后,他以跑步和健身开启蜕变。在马拉松赛道上,他将医者的坚韧化为奔跑的力量:2016年首战北京马拉松即跑进4小时,2017—2019年连续突破个人纪录,以3小时26分跻身A组。2019年与2021年,他以医师跑者、120急救观察员身份参与赛事保障,更牵头创建首儿所职工长跑协会,带动42名医护加入健身行列。长期运动赋予的意志力,让他在医疗岗位上更显担当:冬季门诊高峰期白班连夜班,日均接诊超220名患儿,12年“零投诉”,收获数十面感谢锦旗。
于磊(中)获2023年北京市“安康杯”竞赛“安康卫士”荣誉称号
三、乡村振兴中的健康“摆渡人”
于磊还是首都卫生健康志愿服务总队成员,2024年他走进房山区黄元寺村,参与“乡村振兴健康行”活动。他为村民开展义诊,给孩子科普卫生知识,针对不同病情给出专业建议,用“红色背篓精神”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乡村孩子也能懂健康、会防护”,是他践行志愿服务的初心,也让卫生健康青年的担当在乡土间落地生根。
四、做好秋冬季首都儿童呼吸道应急保障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关口和保证。2024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设立为监测核心单位,联合多家医疗机构,通过系统采集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数据及病原体样本,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构成及流行趋势。在于磊的带领下,在项目执行周期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经过1年的动态监测,明确病原体流行谱,揭示病原体流行规律、为国家疾控司及时预警2次儿童传染病流行及暴发趋势、并优化疫苗接种方案,助力公共卫生防控。多次参加国家疾控局会议,为国家科学研判疫情走向提出意见,并获得国家疾控局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