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兰-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发布日期:2025-07-04 16:16
【字体:

石春兰,女,198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崔各庄监督站站长。石春兰从事卫生监督工作14年,一直从事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她专业能力突出,应急处置经验丰富,近三年辖区未出现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较好地完成了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一、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做好应急统筹协调

石春兰通过积极联系属地政府,主动融入街乡工作,协助街乡、服务街乡的同时,借助乡、村、社区各级力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应急反馈机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村卫生专干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发现公共卫生、医疗卫生风险点位的能力,织密辖区应急预警网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对辖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突发状况能迅速掌握并及时做出应对,防止出现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结合国家双随机监督任务、各类专项工作、接诉即办案件查处、上级交办任务等,加强辖区管理单位的全面监督检查和专业指导,在对各单位基本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防范突发风险。对存在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突发风险的点位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近3年,对辖区存在违法行为的176家单位和8个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督促整改落实,取缔非法行医点位6个,共计罚没款447901元,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非法行医致人伤亡事件的发生。

她还十分注重加强宣传培训指导,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多次组织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游泳场馆经营单位、医疗机构等的专业培训,通过加强对各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等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升各机构知法、懂法、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同时在培训中通过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水污染事件典型案例、安全生产典型案例的分享,以及水箱间刷漆、非生活饮用水管线串接等引起的生活饮用水污染、游泳场所红眼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状况的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培训,提升各单位管理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和对突发公共卫生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整体提升辖区应急处置能力。

凭借丰富的一线综合监督执法和突发公共卫生状况应急处置工作经验,她在参与APEC活动、建党百周年庆典活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家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工作,通过其严谨、细致、专业的监督检查,在保障过程中多次发现潜在风险并予以排除,杜绝公共卫生突发风险,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石春兰(中)在建党百周年庆典活动中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二、发扬监督专业本色,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2021年4月1日至4月10日,相约北京测试活动男子冰球和残奥冰球在国家体育馆举行,这是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前的测试活动,是对场馆及保障团队的锻炼和考验。2021年2月,石春兰作为冬奥测试赛保障人员到国家体育馆报到。

来到场馆后,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她迅速对场馆公共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发现了多处风险隐患,比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清洗检测、新风系统未开启,室内大量张贴宣传海报、装饰墙贴等印刷品,存在通风不良、室内空气甲醛超标风险;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箱上方有消防管线通过,存在非生活饮用水管线破裂,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的风险隐患;制冰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建设未完善,水质消毒和监测设施未启动,制冰工作开始后,可能出现开放式冷却塔嗜肺军团菌繁殖造成人群感染的风险等。

但保障工作不同于普通监督执法,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大环境下的国际大型赛事的保障工作,她很快意识到,这次保障活动仅靠卫生监督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保障中,她迅速调整工作思路。一是融入团队,加强沟通协调,打通监督壁垒,化解风险问题。进入场馆后,她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融入场馆运行团队,梳理运行团队、业主方、总包方职责分工,打通监督壁垒,在面临因能源消耗大、资金预算有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未开启可能出现室内空气甲醛污染造成室内人员健康损害风险、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箱上方消防管线拆除困难有水管破裂非生活饮用水污染水箱造成生活饮用水污染风险过大等问题时,通过积极协调集思广益,最终通过分时段开启新风、对水箱上方消防管线加装泄水导引槽的方式,使风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二是响应及时,妥善完成应急处置。测试赛前,发生制冰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冷却水嗜肺军团菌快检阳性可能发生人群聚集感染风险后,她立即向场馆运行团队报备。因嗜肺军团菌人群普遍易感,且容易引起嗜肺军团菌肺炎,其在合适温度下,繁殖迅速,且会随着冷却水的挥发逸散到周边空气中,造成人群感染。她向场馆保障团队领导汇报,立即对冷却塔周边车辆和行人进行紧急疏散,设置隔离带,张贴标识,禁止车辆和行人靠近,避免发生人群聚集感染,同时组织专业消毒人员通过紧急大剂量投加含氯消毒剂,清除冷却塔底部淤泥并对冷却水进行置换等处置措施,及时完成处置,并持续监测消毒剂浓度和开展嗜肺军团菌监测,这一系列工作都在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同步实施,有效控制了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至测试活动结束,未发生人员感染。

这一事件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未造成严重影响,但依然引起了冬奥组委的高度重视。此后,冬奥各大场馆对集中空调和冷却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防范相同风险发生。石春兰在保障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也得到认可,最终荣获“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石春兰在相约北京测试活动中开展冷却水采样检测

三、积极投身应急演练,锻炼大灾大疫应急处置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夯实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及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各类卫生应急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和水平,2024年10月2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指导,京津冀三地卫生健康委共同主办的2024年京津冀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举办。京津冀三地39支卫生应急队伍、500余人,以及百余台各类卫生应急工作及保障车辆、无人车、无人机等参加演练。

本次演练以当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次生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京津冀三地卫生健康委根据《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和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派出卫生应急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现场演练涵盖灾情报告与先期处置、三地卫生应急响应、现场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医院救治与心理疏导、后方定点医院救治、灾后卫生防疫以及京津医疗防疫力量撤离等环节。

石春兰作为朝阳区公共卫生专业卫生健康首席监督员,和另一名同事一起被指派代表北京市卫生监督员参与此次京津冀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演练前,石春兰积极与河北、天津两地监督员沟通,了解演练安排并及时响应迅速从北京奔赴演练现场开展工作。监督员参与的演练环节为灾后卫生防疫环节,重点是对为灾后人群安置点提供临时供水的供水方开展水质卫生管理监督指导。石春兰和同事一起,协同河北、天津两地监督员,就临时供水的水源取水、运输、消毒、保存、水质检测等环节进行专业、细致的监督检查,督促负责供水的部门务必严格落实各项卫生措施要求,保证供应的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保证人民群众供水安全。

石春兰(右)在2024年京津冀卫生应急综合演练现场

演练过程中,石春兰还带着同事对参加演练各方队伍进行交流学习,重点了解各参演单位的先进应急处置技术、配备的先进设备等,特别是负责应急信息传递的为应急人员后勤生活保障的供水供电车、集装箱式住房、移动信息指挥系统、远程会诊系统、无人机、机器狗等先进设备设施。通过此次演练,石春兰对大灾大疫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同时对多部门协同应急处置也收获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在一次次的卫生保障、应急处置和应急演练中,石春兰始终坚持细致、认真、专业和严谨。作为一名基层卫生监督员,她始终坚持奋斗在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综合监督和应急处置一线,带头为辖区卫生安全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