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街道赢海庄园社区
张艳红,女,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街道赢海庄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张艳红在从事社区工作二十余年,用自己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带动居民积极自治,为百姓们的社区生活增添幸福感和获得感。2018年至今,她坚持全天为民服务机制,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社区居民的急事要紧事,先后接受居民关注的社区养犬问题、停车问题、垃圾分类问题362人次,回答居民的疑问和咨询,征求意见建议几十条,协助解决了社区居民上百条实际问题。
一、不休不眠,抢救居民财产
一次,由于汛期暴雨导致赢海庄园小区地面和部分地下车库发生严重积水。作为社区书记,张艳红及时发现了险情,并第一时间上报街道、联系物业、部署工作。她安排社区工作者通过微信群和电话联系把情况通知到所有居民,动员居民将车辆移出地库。安排好后紧接着就和救援大军一起投入到前线抢险中。连续几天,张艳红带着几名服务站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她腰受过伤,暴雨前几天还疼得坐都坐不住,这时候她已经完全顾不得了,撑起雨伞,蹚着雨水,双脚泡得又红又肿,依旧咬着牙忍着痛去社区查看水情,同时组织动员居民参与自救,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在这场大雨之后,每年的雨季防汛成为了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每逢汛期,带领社区党员夜以继日地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在社区居民身边充分体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良好形象。
张艳红(右一)与物业人员探讨社区治理
二、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几年来,张艳红通过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建“防洪墙”防止“客水”进入本小区;定制“挡水板”防止路面大雨直接冲进地库,挡水板起到缓解作用;制定“遮雨棚”应用于地势低、地库入口短、坡度大的几个地库,保证雨水直接外排。每年的雨季到来之前,张艳红都会督促物业及时检修排水泵,清理下水道,组织动员党员居民及时清理绿植下的腐叶,避免大雨冲进时腐叶堵塞雨水箅子。及时制定防汛方案,组织社工、物业人员、居民、新业态群体、在职党员等成立了近1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雨季值守保障出现问题时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处置得当,确保社区平安。
三、引导居民主动参加,自家的事自己商量着来
小社区,大社会。张艳红成立庄园“议事厅”,充分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培养起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一次园区物业“修树”被居民认为是“砍树”,居民第一时间找到张艳红,当时正是午饭时间,她饭没吃第一时间到了现场,问明情况后,及时召开议事协商会,吹哨街道包社区领导和职能部门,三个小时召集居民、物业公司、职能科室、专业部门近三十人坐到一起议事解决问题,会后居民满意度极高,居民还将会议结果梳理好发到群里告知其他业主。如今社区居民参与园区议事协商已经形成习惯,每年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几十件,大家有事提前沟通,通过“一事一议”“专题议事”,以及按季度召开的协商会,切实实现由“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张艳红工作照
四、网格惠居民,让爱心来接力,让活力更张扬
张艳红推动社区按网格划分,做到安全横到边、纵到沿,不留死角责任到人,带领团队手绘地图,每人一张A3纸、多支彩色铅笔,将自己网格中的人、地、事物、组织用不同颜色画到图中。一周时间大家拿着纸回来了,密密麻麻的标注,不同颜色代表的多类树木、井盖、车棚、商圈等都在图上显现出来,每个人都将自己负责的区域做得明明白白,张艳红找设计将图上了墙,大家不但清楚自己的网格,还清楚社区所有的网格,而网格里的一切她也都记在了心里。后来张艳红总结出这样一首打油诗:“小小网格不得了,谁家有事都知道。格长每天上下跑,脚步虽忙心中笑。楼上楼下全都熟,吵架都得劝和好。”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街道网格工作试点社区,张艳红带领大家,加强各方面业务的学习,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她坚持全天为民服务机制,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社区居民的急事、要紧事,先后接受居民关注的社区养犬问题、停车问题、垃圾分类问题362人次,回答居民的疑问和咨询、征求意见建议几十条,协助解决了社区居民上百条实际问题。
五、强化文化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
赢海庄园社区60岁以上老人560余人,其中70岁170人,以上80岁以上42人。张艳红始终心系社区里的老年人们,在充分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后,她结合日常服务为她们量身定制社区服务计划,为社区近3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全力打造“5+N”为老服务法,建立“幸福驿站幸福家”特色为老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手工、种植、烘焙、编织、茶艺茶道、阅读、义诊、理发、修脚等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全面丰富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服务文化生活。以便利化的社区民生服务项目助力老年居民的幸福文明指数提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文化建设,实施居民整体素质提升,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为老服务全覆盖,较好地解决了老人们和他们子女的后顾之忧。还通过组织重阳节、饺子宴等传统文化节日,大力倡导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搭建邻里相识相知平台,吸引社区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使老年人幸福愉快地生活在社区,提升生活品质和晚年幸福指数。
张艳红从居民的兴趣爱好着手,通过文艺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几年来孵化培育了合唱团、水兵舞、葫芦丝、柔力球、太极、赢海幸福树-年轻妈妈热舞、绘画、模特队、诗书摄等多支居民自发参与的草根组织。并倡导鼓励以老带新的活动形式,不断壮大团队,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寻找社区骨干力量,培育发展为社区草根组织的领导者。现如今,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由社区出场地,给予保障,大家按照制度和规约进行活动,发挥草根组织良性循环作用。
自2003年2月到社区工作后,张艳红把社区工作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做了一遍,经历了社区的大事小情和酸甜苦辣,由最初的一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到如今书记兼主任的岗位,她施展“拳脚”甘愿做一盏探照灯,把光投射到每个家庭中去,用她自己的话说:“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照亮别人,成长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