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63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5-11-13 14:21
【字体:

王虹委员:

感谢您对北京市应急通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北京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是健全预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2023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本市“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工作进行了复盘总结,细致梳理了在本次特大暴雨应对中应急通信暴露出的各类短板和弱项,并制定了下一步改进措施。2024年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印发《北京市通信应急保障预案2024年修订(京应急委发〔2024〕13号),明确应急通信保障分类、组织机构与职责、工作机制和人员装备保障措施,规范协作流程。此外,还组织修订《北京市无线政务专网通信应急保障预案》、《北京市无线政务专网防汛应急预案》、《北京市无线政务网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北京市有线政务专网地震灾害通信保障专项应急预案》和《北京市政务专网极端天气应急保障预案》。市通信管理局统筹通信企业开展应急工作,建立1+5”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统一指挥和组织各企业协同配合,做好公网应急通信保障工作。2022年以来,在各区组建由铁塔公司牵头,各通信运营商参加的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区政府支持通信行业发展。

二是强化装备配置,增强抗灾能力。“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市应急局和市通信管理局协调各区应急局和各通信运营企业加强应急装备配备和储备。门头沟、延庆等7个区各新建1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具备应急卫星通信、370兆应急窄带无线通信等手段;为房山、门头沟等全市14个区配备卫星电话482部、370兆应急窄带无线通信网1套(含15台集群基站、14台自组网基站、529部手台等);为门头沟区和密云区各配备1台中型复合翼通信无人机,配备公网三网通基站、370兆集群基站。目前,全市通信行业共有45辆应急通信车、59台便携式卫星背包站、4架无人机、1066部卫星电话;市级应急部门共有6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各区应急部门均配备有1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全市政府部门和山区村配备卫星电话2200余部

三是合理配置力量,提升调配效率。今年入汛前准备工作中,市通信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通知》,组织各通信运营商在汛期前将通信行业的卫星背包站、卫星电话预置到16个区分公司,以减少调配时间,快速恢复通信。此外,市应急局组织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7个区为942个山区村配备1部以上卫星电话,同步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检查抽查。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您的宝贵建议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建设和装备配备,开展实战演训,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通信实战演训、完善通信保障机制。联合应急、经信、通信等部门,定期组织多场景、多灾种的通信保障实战演练,重点模拟洪涝、地震等灾害条件下的通信中断场景,检验应急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人员的操作熟练度以及指挥体系的协调性。演练结束后,及时复盘总结,组织专家对响应速度、处置效果、协同配合等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改进报告,并据此修订预案、优化流程,形成闭环管理。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优化流程、补齐短板。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联得上、通得好”,为抢险救灾和公共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强化公网和应急无线专网建设。针对灾害高风险区域,从设施选址、机房防护、线路建设等方面增强容灾抗毁能力,采取迁址、垫高、设施设备加固、设备冗余等保护措施。提高传输网线路成环能力,推动利用高速公路等作为抗灾基础设施。继续配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350兆+370兆”无线通信专网建设,提升本市应急通信无线专网覆盖率

三是加强通信设施建设政策保障力度。针对易受灾区域选址难、路由资源少,电力供给不足等情况,进一步加强政策资源保障。协调规划、交通、园林等部门,根据通信设施安全稳定需要,开放资源支持通信设施建设;推进跨行业间杆塔、管道、管廊、隧道、光缆、机房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和融合部署,促进资源节约。

四是推动企业取得政策支持。推动通信企业在应急保障期间获得财政补贴;协调应急通信车辆在应急保障期间取得优先通行资格;推动优化应急场景下通信保障无人机准飞报备程序,确保无人机能够快速响应;推动电力、能源等部门为通信枢纽及重要局所等关键通信节点提供电力、油料优先保障;推进市、区财政资金支持通信企业根据市、区特别保障要求增配应急通信装备。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6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