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政策文件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发文机构]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发文字号] 京应急办发20252
[有效性]现行有效
[成文日期]
2025-01-08 11:21:00
[实施日期]
2025-01-08 11:23:09
[废止日期]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1-20 11:19
【字体:

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区应急办,各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为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的公众防护提示效果,引导公众有效避难避险和降低风险,市应急办牵头编制了《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并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在相关类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按照各自职责参照指引内容做好公众防护提示提醒有关工作。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月8日

 


 

 

 

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一、暴雨(含台风)

(一)蓝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气象预报信息,出门携带雨具。

2.不要在高楼或大型广告牌下躲雨、停留,以免被坠落物砸伤。

3.注意道路湿滑和积水,确保驾驶安全。

(二)黄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气象预警信息,降雨期间减少出行,确需外出尽量选乘公共交通。

2.请勿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远离高压线和沟道河道,避开低洼区域。

3.不参加各类室外活动;暂停户外高空作业,及时就近安全避雨。

4.驾驶人员注意绕行积水较深区域,避免强行通过。

5.检查室内插座、燃气用具等是否安全。

(三)橙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请广大市民减少外出,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和提示信息,确需外出尽量选乘公共交通。

2.倡导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或错峰上下班。

3.学校视情停学,停止线下培训和野外教学活动。

4.请勿前往涉山涉水类景区和地下经营性场所,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沟道河道等涉险区域。

5.不参加各类室外活动,停止户外作业和施工。

6.遇有积水路段,请勿涉水行车,不要在低洼路段和区域停放车辆。

7.检查室内插座、燃气用具等是否安全。

(四)红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求助。

2.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

3.学校停止线下教学和野外教学活动,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活动。

4.禁止前往涉山涉水区域和景区、公园、林场、民俗户游玩。

5.平房、危旧房屋、低洼院落、地下(半地下)室居住人员密切关注降雨内涝风险,及时避险。

6.所有地下经营场所停业,在建工地停工

7.受灾害风险威胁人员服从转移安排。

二、雷电

(一)蓝黄橙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户外人员应当远离高地和树木,停止高空、水上作业。

2.切勿接触外露的铁锹、天线、水管、铁丝网、气管道等金属工具或物品

3.关好并远离门窗,避免使用电话和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

4.注意雷电活动可能伴随的短时大风、强降水和冰雹灾害。

三、冰雹

(一)黄、橙、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室外人员及时到安全场所暂避。

2.户外行车应及时在安全处停车躲避。

3.妥善收置室外物品,避免砸损。

4.农业、养殖业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5.注意可能伴随的短时大风、强降水和雷电灾害。

四、高温

(一)黄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和高温时段外出,避免过度体力消耗。

2.老、弱、病、幼人群要采取必要的防护降温措施。

3.减少室内不必要的易产热的电器使用。

4.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出现中暑症状及时用药就医。

5.确因工作需要在高温露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二)橙色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和高温时段外出,避免过度体力消耗。

2.老、弱、病、幼人群要尽量在凉爽室内或阴凉处,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减少室内不必要的易产热的电器使用。

4.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出现中暑症状及时用药就医。

5.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在高温露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缩短连续作业时间。

(三)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和高温时段外出,避免过度体力消耗。

2.老、弱、病、幼人群要尽量在凉爽室内或阴凉处,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减少室内不必要的易产热的电器使用。

4.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出现中暑症状及时用药就医。

5.高温时段停止非必要的户外露天作业,预防职业性中暑,确需作业的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6.中小学、幼儿园高温时段停止室外活动。

五、大风(含台风)

(一)蓝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加强户外活动的安全管理,暂停举办有组织的登山、徒步、骑行等户外运动。

2.加强室外动火引发火灾事故的防范。

3.注意出行安全,车辆、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二)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

2.老、弱、病、幼减少户外活动。

3.停止室外动火、露天烧烤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4.注意出行安全,车辆和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5.停止高空、水上户外作业和游乐活动。

(三)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

2.公众避免露天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

3.非必要不出行,车辆和人员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4.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业和游乐活动。

(四)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非必要不外出,室外人员立即到防风安全位置躲避。

2.停止一切露天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切断户外危险电源。

3.驾驶人员要谨慎驾驶,风力较大时应在安全处停车。

4.室内人员关好门窗,并远离窗口。

、暴雪

(一)蓝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注意保暖防滑,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2.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驾车时保持安全车距。

3.远离临建设施、广告牌和积雪危险区域。

4.及时清除危房、大跨度建筑物、农业大棚等顶部积雪。

5.主动参与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二)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注意保暖防滑,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2.减少室外活动,尽量避免到山区游玩。

3.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注意交通安全。

4.远离临建设施、广告牌和积雪危险区域;当心桥下、屋檐处冰凌脱落伤人。

5.及时清除各类场馆、大跨度建筑物、农业设施大棚、临时搭建物、危房顶部积雪。

6.主动参与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三)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倡导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或错峰上下班;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居家学习,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2.注意保暖防滑,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3.减少外出,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注意交通安全。

4.非必要不进山;山区景区暂停营业;非山区景区的室外大型游乐设施暂停运行。

5.远离临建设施、广告牌和积雪危险区域;当心桥下、屋檐处冰凌脱落伤人。

6.及时清除各类场馆、大跨度建筑物、农业设施大棚、临时搭建物、危房顶部积雪。

7.主动参与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四)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

2.学校停止线下和户外教学活动,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活动;在建工程停止施工;停止组织聚集性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3.非必要不外出,注意保暖防滑,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4.非必要不进山;山区景区、山区民宿和民俗户停止营业;非山区景区的室外大型游乐设施暂停运行。

5.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注意交通安全。

6.远离临建设施、广告牌和积雪危险区域;当心桥下、屋檐处冰凌脱落伤人。

7.及时清除各类场馆、大跨度建筑物、农业设施大棚、临时搭建物、危房顶部积雪,防止垮塌。

8.主动参与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道路结冰

(一)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关注交通信息,及时调整出行安排,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步行注意防滑。

2.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减速慢行;注意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

3.主动参与社会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二)橙、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倡导企事业单位员工错峰上下班、弹性办公。老、弱、病、幼人群出行注意安全。

2.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步行注意防滑。

3.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安全行驶;注意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

4.避免到山区游玩,非必要不进山。

5.主动参与社会扫雪铲冰,确保安全。

、寒潮

(一)蓝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外出注意保暖,做好大风降温天气风险防范。

2.老、弱、病、幼人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4.农、林、养殖业做好防冻害准备。

(二)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外出注意保暖,尽量远离施工工地,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2.注意大风风险防范,关好门窗,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老、弱、病、幼人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出应有人陪护。

4.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5.农、林、养殖业做好防冻害准备。

(三)橙、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外出注意防风防寒,避免冻伤;远离施工工地,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2.注意大风风险防范,关好门窗,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老、弱、病、幼人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4.遇有大风时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减速慢行。

5.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6.农、林、养殖业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

、霜冻

(一)蓝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农业、林业从业者注意对农作物和林果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

(二)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农业、林业从业者注意对农作物和林果采取措施,避免冻害损失。

(三)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农业、林业从业者注意对农作物和林果采取措施,减少冻害损失。

、持续低温

(一)蓝、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外出注意保暖。

2.室外长时间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居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4.农、林、养殖业做好防寒准备。

十一、电线积冰

(一)黄、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避免在有积冰的电线与铁塔下停留。

2.电力作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触电。

3.注意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防止触电。

十二、大雾

(一)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

2.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减速慢行;遇有交通事故及时报警求助,远离车辆、火源等事故危险区域,逃生自救时尽快转至安全地带,做好警示标识。

3.室外活动注意安全,老、弱、病、幼人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大雾期间停止高空作业。

(二)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

2.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减速慢行;遇有交通事故及时报警求助,远离车辆、火源等事故危险区域,逃生自救时尽快转至安全地带,做好警示标识。

3.减少室外活动,老、弱、病、幼人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视情况暂停晨练。

4.大雾期间停止高空作业。

(三)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关注交通信息,出行尽量选乘公共交通。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并尽快寻找安全处停车;遇有交通事故及时报警求助,远离车辆、火源等事故危险区域,逃生自救时尽快转至安全地带,做好警示标识。

3.避免室外活动,老、弱、病、幼人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出佩戴口罩。

4.大雾期间停止高空作业。

十三、沙尘暴

(一)蓝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尽量减少外出,老、弱、病、幼人群避免室外活动;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2.外出佩戴防尘用品,外出归来清洗面部和鼻腔。

3.减少露天集会和室外体育活动。

(二)黄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减少外出,老、弱、病、幼人群不宜出门;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2.外出佩戴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尽快清洗面部和鼻腔。3.驾驶人员注意安全减速慢行。

4.暂停露天集会和室外体育活动。

(三)橙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避免外出,关闭门窗,必要时密封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2.外出佩戴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尽快清洗鼻、嘴、眼、耳。

3.注意出行安全,车辆、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驾驶人员注意路况,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4.停止露天集会、体育活动和高空、水上等室外生产作业和游乐活动。

5.关注交通信息,及时调整出行安排。

(四)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非必要不外出,紧闭或密封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2.外出佩戴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尽快清洗鼻、嘴、眼、耳。

3.注意出行安全,车辆、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驾驶人员谨慎驾驶,能见度低时应在安全处停车。

4.停止室外作业和活动;学校、幼儿园推迟上下学,必要时停课。

5.关注交通信息,及时调整出行安排。

十四、干旱

(一)蓝、黄、橙、红预警信号公众防护指引

1.请广大市民加强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损失、防止水资源浪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