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打造多感官、体验式互动场景 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安全宣教进校园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5月6日,大兴区走进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小学部开展防灾减灾安全宣教进校园活动。市应急管理局减灾处处长路韬、大兴区副区长吴浩,区应急管理局、区教委、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地震局、天宫院街道等单位有关领导及在校师生3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参加活动领导为清华附中大兴学校赠送应急安全科普书籍,吴浩致辞并宣布2024年大兴区“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教进校园活动正式开始,学生们在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体验各类安全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地震平台体验、烟雾逃生、消防互动科目、消防器材展示、心肺复苏与绳结5组互动体验区,让学生们从“观、感、练”的多重体验中,沉浸式学习应急安全知识。“观”主要是观摩消防设备设施,消防机器人、移动消防炮、红外热敏成像仪、荷马特破拆工具组等多种器材一字排开,现场体验消防水枪出水、穿战斗服、与消防官兵拔河,深受现场学生欢迎。“感”主要是感受地震平台和烟雾逃生,现场学生15人一组登上地震体验平台,体会不同强度和类型地震带来的“震感”,专业讲师在旁讲解正确避震方法和应急措施;在教官带领下,45人一组进入烟雾逃生帐篷,感受火灾现场烟雾弥漫的环境,体验真实逃生过程,促进正确逃生方法和技巧更加“入心入脑”。“练”主要是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学习心肺复苏与绳结,学生们在学校精心组织下,按照预定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安全地从教室疏散到操场,在演练中增强面对地震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技能;心肺复苏与绳结是重要的应急技能,学生们在模拟人体模型上操作心肺复苏,学习单结、双平结、称人结等常见绳结方法,了解这些绳结在逃生、固定、吊运等应急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这场生动的沉浸式教学、体验式互动,让学生们既动脑又动手,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此次活动通过北京大兴APP、北京大兴政务微博、“这里是大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观看人数10.5万人次,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学习、了解、掌握应急安全知识,促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