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应急动态

2024年2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01 10:10
【字体:

近期,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4年2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如下:

、20242月份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综合判断,2月份本市处于自然灾害低发期,需重点关注森林火灾以及大风、雾霾、低温、降雪等天气影响。

(一)气象风险形势分析

据市气象局预测,2月份,预计本市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高影响天气主要有大风、雾霾、低温、降雪等。大风天气对高空、户外作业及游乐活动等和高层建筑设施、临时搭建物、户外广告牌、输配电线路等设施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可能导致高空坠物,威胁市民生命安全。雾霾天气将影响公路交通运行和人员身体健康。低温和降雪可能造成人员反应迟钝、户外作业操作失误、高空滑落、管线破裂、道路结冰、以及航空、铁路交通延误等,影响建筑施工、交通安全和城市运行。

(二)春运期间天气影响分析

据交通部门预测,2024年春运期间城际和市内交通客运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受恶劣天气影响,交通运输将在短时间内切换提升至满负荷状态甚至超负荷运转,给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带来压力;自驾出行因冰雪湿滑路面易引发车辆侧滑翻坠及多车相撞事故。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进入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正值本市出京高峰,受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易出现大面积人员滞留。

)森林火灾风险形势分析

进入2月份,气温增高、降水较少、大风天多、气候干燥,森林防火气象条件日趋不利。林区可燃物逐渐干燥,可燃物载量较高,森林防火形势较常年严峻。随着春节、元宵节等节假日集中到来,市民进山入林活动频繁,违规烧烤、吸烟、烧香祭祀等野外用火行为增多,加之农事用火时有发生,增加了野外火源管控难度。综合分析来看,高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怀柔中北部山区、延庆山区,零散分布在密云东部山区、平谷东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

)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和气象预测,2月份为本市地质灾害低发期,主要是严防冰胀冻融对岩土体强度的破坏,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管控措施,同时密切关注降水、强风、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灾害,严防景区、道路沿线落石。

、防范工作措施

(一)加强春节期间风险研判

各单位持续做好相关领域风险研判会商,强化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充分考虑降雪、低温、雾霾、大风等天气对各领域安全稳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春节期间文化体育活动、交通出行、城市运行等的影响,及时通报预测预报成果,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二)落实落细森林防火工作

压实林长责任,实化网格管理,实现任务落地上图,切实打通基层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严密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集中开展防火宣传,营造全社会防火氛围。督导各区积极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加强前端火源管控。规范全市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并加强建账、上图管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监测技术优势,及时发现森林火情、火警,做到“有火必报、报扑同步”。

(三)强化雨雪大风天气防范应对

根据气象预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在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机场、铁路等预置扫雪铲冰力量和装备,保障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加强春节期间客运场站、重要公交枢纽、公园庙会、大型商圈和主要进出京道路等重点路段的交通引导管控,强化公交、地铁联动机制,提前做好运力调配,做好运力接续。强化能源供应和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做好水、电、气、热等行业领域及交通、通信等重要市政设施检查维护工作,及时处置热力管线跑冒事故和其他生命线系统故障,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大风天气停止户外高空作业,关停户外游乐项目和大型活动,对户外广告牌等易倒伏物体及悬挂物等及时进行巡查检查,防止高空坠物事件发生。

(四)关注节日景区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员、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队伍分别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日常专业监测等工作。继续推进地灾治理项目实施,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提高抵御地灾风险能力。针对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如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组织节日活动,应进行地灾隐患排查,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五)强化应急值班值守

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带班值班制度,加强值守备勤和指挥调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责”,遇有突发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协调处置工作。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关口前移、靠前部署,确保人员、装备、通信等时刻保持战备状态,确保发生各类灾情险情时快速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