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
北京市观象台是国家基本气象站,又称北京南郊观象台,它的前身是我国近代官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家观象台——中央观象台。2020年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百年台站,以近300年的观测记录一举成为此前全球观测历史最长的世界级百年台站。
观象台作为国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置气象科普馆、4D多媒体影厅、科普教室、国家气象观测场、高空探测放球广场、雷达气象观测、科普活动专用等展示区,平均每年接待中小学生近3万人,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中小学生的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集体合影
一、完善综合探测运行保障机制,确保了全市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是北京地区基层气象台站之一,同时也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核心机构,承担着全市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监控、重要观测项目运行保障、新型观测设备评估、应急值守等关键性职能和岗位,全年24小时值班,节假日无休,确保了全市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
团队工作理念:准确、及时、创新、奉献
2023年,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积极履行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气象局应急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在历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以及“23·7”极端强降雨、12月强降雪等重要天气过程中始终坚守一线、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应急值守和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为北京地区气象预报预警和精细化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科室业务人员积极参加“5·12”防灾减灾日、“9·30”烈士公祭活动等现场气象服务应急保障,并通过应急值守岗与现场保障人员实现技术联动,共同完成现场气象应急保障工作。应急值守工作中涌现了大批先进典范,有年近60岁的老同志头顶大暴雨完成探空气球更换场地施放的高难度技术操作,也有中年业务骨干在极端天气过程中连续应急值守近120小时,还有青年女同志带病完成重要天气过程中1小时工作间隔的应急加密观测。此外,2023年探测中心协助北京地区其他气象台站解决观测设备故障、数据传输异常等问题200余次,圆满完成年度应急值守工作。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工作照
二、重大活动及应急现场显身手,以担当和奉献服务首都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已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现场服务保障及演练任务百余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每年的“9·30”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教活动等诸多任务中,以高频次、立体化、智能化的精密监测体系为依托开展气象服务,彰显北京气象首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