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科

发布日期:2024-12-13 13:24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科成立于2005年7月,主要负责全区排水管理工作,具体分为“厂、网、防、诉”四个部分,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监管,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营、监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水务局接诉即办、城市部件管理工作。

2023年,排水管理科审批印发《海淀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连续实施三期水污染防治项目,累计治理积水点154处,市属道路、京引沿线、历史顽症(田村东路铁路桥、沙阳路),积水点得到有效治理。新建改建污水管线9.7公里,增加污水调蓄能力2.76万立方米,雨污分流小区、单位10个,治理雨污混接错接16处,5个污水处理厂、21个污水处理站、14座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在保证城市排水设施安全运行、安全度汛、应急值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经受了强降雨的重大考验,被学习强国、北京日报和海淀融媒等媒体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已妥善处置涉水应急案件200余件,组织排水管线应急抢险50余次,治理道路积水点150处,处置雨水、污水管网跑冒滴漏以及坍塌、淤堵案件千余件,治理病害管线39.85公里。获社区、学校赠送锦旗10余面,2022年8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2023年4月1日北京电视台《接诉即办》栏目均报道过排水管理科应急值守的工作场景。

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科集体合影

一、积水治理,助力城市防汛安全

积水内涝问题是汛期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彻底治理积水内涝隐患,每年对积水内涝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逐个点位进行现场踏勘,分析积水原因,与技术单位一起研究治理措施,带领团队研究形成全区积水内涝治理五年行动方案,以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韧劲,持续攻坚克难,直至隐患归零。

田村东路铁路桥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田村路街道交界处,由于田村东路规划雨水管道位于一居民房屋下面,因拆迁问题十余年未能实现规划,该处形成近100米断头管,每逢降雨,桥区积水1米以上,过去还曾发生淹车30余辆的灾害,一度成为全区的头号积水风险点,每年汛期市、区领导都很关注,老兵防汛抢险队常驻值守备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了解到困难后,会同技术团队现场踏勘十余次,与区城管委、区交通支队和属地多次对接会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替代解决方案,在不拆迁的情况下,利用桥区现有空间,通过迂回绕行的办法打通了断头管,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逢雨必封路的历史终结在2022年。

清河街道辖区市政排水基础薄弱,清河火车站周边、安宁庄地区一到汛期就会看海。2020年,经过细致调查,迅即启动“清河地区应急排涝工程”,利用现状绿地建设1.2万立方米蓄水池,配套打通城市排水管网,解决清河地区汛期滞水的老大难问题,保障清河火车站和小米公司周边不积水。2022年推动清河片区积水内涝系统治理,京藏高速西侧雨水主干道开工建设,2023年汛期前建成通水,随路建设的11条雨水支线正在分批推进中。经过不懈努力,西山林语路、沙阳路、黑山扈路等重要积水点均得到有效治理,海淀全区积水治理进入动态清零的新阶段。

“23·7”抢险指挥

二、应急值守,防范水务安全风险

水务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水务行业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其对社会的影响是连锁性、多层次的。为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注重把应急管理工作融入水务工作各个环节,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021年12月29日,海淀区苏州街人行步道路面因地下污水管线泄漏发生塌陷。接到通知后立即会同技术单位赶往现场,查看道路塌陷原因,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协调市、区应急、交通、城管以及水电气热等单位到场配合,经连续7个夜间应急抢修,修复了污水管线,恢复了塌陷路段,保障了居民排水和交通安全。

2022年6月26日晚雷雨突降,第一时间赶往水务大厅应急指挥,调度防汛抢险队伍到达京新沙阳路桥巩华加油站、西山林语路、冷泉东路北口、当代城市家园东门等多处点位做好备勤工作。日夜坚守,连续作战,积极调度人员、设备、物资,以敬业奉献、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保障汛期安全。

防汛会商

三、接诉即办,彰显人民至上情怀

北京12345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围绕“七有”“五性”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水务局责任科室,对接诉即办工作高度重视,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务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连续多年考核成绩处于前列,“三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结合“清管行动”“清河行动”,加强涉水设施巡查维护,对群众诉求的高频问题、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治理,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以务实高效的实际成果赢得群众的认可。

海淀街道稻香园西里社区专用排水管线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小区门口至万泉河主路市政管道之间专用排水管线疑似塌陷、破损,导致小区污水难以顺畅外排,居民多次集中向12345平台反映。2023年3月接到诉求后,迅即组织技术人员制定抢险方案,协调市、区应急、交通、城管以及水电气热等单位到场配合,经连续3个夜间应急抢修,顺利保障了居民排水安全,受到区城指中心、属地街道和居委会、居民的广泛称赞。会商、施工期间,北京市电视台进行了跟踪采访,作为我区接诉即办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

学院路街道西王庄社区、富润社区建成于80年代,小区内无雨水管网设施,雨季主要靠自然排放和内部抽排,由于小区地势低洼,遇降雨积水严重,造成居民出行困难,街道和社区请求支持。立即响应,会同技术团队勘查现场、研究解决方案,于当年入汛前快速进行工程治理,学院路街道领导带领社区负责人专程到水务局表示致谢,并赠送锦旗。

关闭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