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织密防灾减灾救灾“保障网”,全力做好暴雨红色预警响应,筑牢防汛安全线
1.高频次加强降雨应对调度部署。7月29日至31日,区委书记常卫,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贯彻落实全市“杜苏芮”台风防范应对部署会会议精神,对强降雨应对工作进行安排,持续降雨期间不间断在区应急指挥中心坐镇值守,高频次听取防汛重点单位工作情况,多轮次开展防汛指挥工作。
2.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点位检查防汛工作。7月30日下午,区委书记常卫,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分别带队在降雨过程中检查了永定河大堤、金安桥等下凹式立交桥、模式口北里等地灾点、梁公庵、麻峪村等易涝平房区、浅山区部分点位防汛工作,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全体区领导带队下沉街道、包保基层,一线调度指挥防汛应对工作。
3. 坚持一线盯守,强化风险点位管控。全区2个景区、6个公园、6个其他文旅单位,197个工地全部关停。在管控23条出入山口的基础上,派出300余人、27个排水抢险组,加强8处重点平房区、19条重点道路一线值守。组织23名群测群防员持续对全区5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
4. 超前防范,强化重点点位应急准备。针对金安桥重点积水点,区城管委联动排水集团,制定抢险方案,安排专业人员及抢险车辆现场24小时备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针对浅山区、低洼院落、梁公庵等重点防汛点位,积极做好居民群众安全防范宣传引导工作,落实落细紧急情况下居民群众转移安置措施,目前,已转移人员209户557人。各街道持续深入排查,结合雨情等实际情况,适时转移安置相关人员。
5. 全区各单位主要领导在岗在位,全力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区防汛办迅速检查区应急物资储备库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清点确认,30支防汛抢险队伍,3678人抢险备勤人员,满编满勤,机动待命。125台水泵、8台发电机、1.5万条膨胀麻袋、8000条沙袋已全部配发到位。森防救援支队80名应急抢险队员、消防支队所属14个消防站、215名指战员、红十字蓝天救援队27人、现役部队340人、民兵534人全部进入战备状态,遇突发情况随时出动。同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提示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加油站等企业做好强降雨应对准备。与排水集团、城管委、消防救援支队以及各街道防汛抢险队伍保持沟通联络,加强车辆和装备机具检修调试。确保遇有突出情况,随时出动,及时处置。
6.严格落实各项强降雨应对措施。全区各防汛单位严格按照区防指部署应对工作要求,坚持早部署、快响应、严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区城管委召开永定河防汛抢险工作部署会,落实巡查、抢险、人员转移工作,强化值班值守力量,开展堤防险工隐患排查,确保永定河石景山流域不发生险情。区园林绿化局停止在施工地13处,全局在岗备勤485人,备勤车辆58辆,强降雨期间出动85人应急力量紧急处理倒伏树木20株。区文旅局按照《汛期景区关闭和恢复开放的规定》,关闭等级旅游景区2个,参照上述规定关闭公园2个、文保单位2个、帐篷营地1个。同时密切关注预报预警,实时向各文旅单位转发暴雨、大风、冰雹、地质灾害等预报预警信息,督导各单位落实防范措施。区环卫中心雨前出动558名工作人员对全区168条道路雨水口进行巡查清理,抽运污水267吨,保障197座公厕正常运行。区交通支队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部署岗位65处,警力85人,做好易积水点段值守和社会面交通维护疏导工作。全区各街道、各社区全员在岗,加大巡查巡护频次,积极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及时清理堆积物、清掏雨箅子、疏通排水管道,做好应急抢险保障。
7.及时预警,注重汛情舆情引导。石景山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同步推送预警信息、雨情通报、安全提示、防汛动态信息、暴雨科普233条。区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发布各类预警6期;雨情信息专报39期;未来五天天气预报2期,决策天气预报1期;发布预警短信1.8万余条,确保防汛提示有效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