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多举措全面做好汛期各项准备工作
6月1日8时全市正式上汛。为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平谷区多举措全面做好汛期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1.及时部署推进防汛准备。印发《平谷区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和《关于做好2023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部署防汛抗旱任务,梳理责任体系、重点部位、物资队伍等要素,编制防汛工作手册。
2.完善指挥运行体系。调整完善“1+9+18”的区级防汛组织体系,并在区防汛指挥部的基础上调整蓟运河(泃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
3.建立健全防汛制度机制。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抗洪抢险军地联动、防汛抢险储备物资调拨等13项防汛制度机制。泃河流域六地继续实施“五联一会”工作制度。更新完善《平谷与周边跨境河流的属地乡镇、接壤村负责人联络机制》,流域各层级实现联防联控。
4.压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强化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汛责任制体系,实行区领导联系乡镇、区领导分管专项分指、区领导包水库三项制度,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将基层网格员纳入防汛工作体系,构建“区-镇-村-网格”四级防汛工作模式。对全区14类700余个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实现全域防汛重点部位责任制全覆盖。
5.全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健全队伍体系。组建了“17+18+321”的三级抢险队伍体系,其中区级队伍17支1839人,镇级队伍18支1047人,村级队伍321支5150人。
二是加强物资储备。统筹运用租借、购买和企业代储等方式落实抢险物资,主要落实排水单元6台套、大型抢险设备61台套、水泵187台套等。
三是完善预案体系。完成区级防汛应急预案、6个专项预案、18个乡镇街道预案修订工作,指导修订了村级降雨应对指南。流域、山洪、下凹桥等30余项应急预案已修订完成。
四是加强军地联动。制定军地联动机制,组织应急、水务、武装部、驻区部队开展抢险部位联合踏勘,精准掌握兵力需求、抢险任务和响应条件。
五是建立防汛应急管理专家库。现有市区级专家17名,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
6.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制定《关于开展2023年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各乡镇街道和水务、规自、公路、旅游、住建、国防动员、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共排查了47个在建工程、20处高堆点位、21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旅游景区、27处露营地、9座尾矿砂浸堆、10座下凹式桥梁和水利工程、人防工程、危旧房屋、历年积滞水点等重点部位,排查出突出隐患1处,已制定整改计划和应急措施。
7.精准确定避险转移人员。排查汛期受地质灾害威胁、危旧房屋、山洪3类需采取避险转移人员,建立并动态更新转移台账。
8.全面推进涉汛工程治理。全面推进“清管清河”行动,共清理管线850余公里、道路边沟480余公里、雨水箅子21900余块;共排查整改河湖问题点位4000余处。平谷新城东部片区涉及11条道路9.24千米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56%。泃河、洳河等骨干河道完成达标治理,具备行洪条件。涉及平谷区30个隐患点的地灾工程治理项目均已竣工。涉及8条公路60个点位的平谷区第二批普通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已全部竣工。
9.加强下凹桥区防御措施。在6座下凹式桥梁和2处低洼路段安装积水监测设施,实时掌握积水情况。在京平高速K47+300打铁庄桥安装积水监测报警设施。10座下凹桥全部建立“一桥一案”,分别落实属地、封路、抢险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