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办观摩评估2022年北京市民族宗教系统综合应急演练
发布日期:2022-09-28 10:00
【字体:大 中 小】
9月27日下午,市民族宗教委在海淀基督教堂组织开展2022年北京市民族宗教系统综合应急演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主任钟百利出席演练,市委政法委、市反恐办、市消防救援总队、海淀区相关负责同志和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观摩演练。市应急局二级巡视员单青生带队,应急事务中心有关同志及专家赴现场观摩评估。
此次演练由市民族宗教委牵头组织,海淀基督教堂参与。演练设置了消防灭火、反恐处突两个科目,并就地下有限空间救援疏散要点进行了宣传讲解。通过演练,增强了教堂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现场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单青生同志和评估专家进行了点评,认为演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演练科目设置合理。海淀基督教堂每周接待6000-7000人次教徒和游客,消防安全和反恐安全压力突出。演练以真实发生的案例为基础,模拟电器火灾、教徒滋事、教徒携带管制物品、异端人员闯卡等情境,贴近实际。二是一线人员处置有力。参演人员精神饱满,处置流程清晰,处置措施得当,处置动作到位,符合先期处置要求。
单青生同志强调,在今后的演练中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应急指挥。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加强市区两级民族宗教部门和宗教场所信息报告、分析研判、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协同应对等方面的综合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强化“网上网下”舆情应对。建立突发事件舆情管控机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主动了解情况,主动发声、及时回应。三是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突出风险点,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