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北京广播电视台
赵煦,女,199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记者。应急管理局的工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急难险重。处理突发事件、危险事件、重大事件是这项工作的常态。
赵煦(左一)在汛期进行采访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赵煦时时要求自己能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播发。刚刚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很多同事都觉得对一个小姑娘来说,这个任务太辛苦、也太危险了。相对于每个专职的部门来说,赵煦工作既需要“快”——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又需要“久”——持续报道。很多同事打趣说,赵煦负责应急新闻之后,就是全年无休。因为春季秋季冬季是森林防火期,夏季又有汛期,作为专职记者,一年四季都不能缺席。父母刚开始也不理解,觉得这个工作对女孩来说,太危险了。但赵煦告诉他们,能报道应急工作,是一种幸运。当危险来临时,赵煦不仅能通过镜头记录中国速度、中国担当,更能聚焦一个个不顾自身安危的“逆行者”,聚焦他们的汗水、泪水和洗礼过后的坚定。在3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的现场,书写了无数的故事,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
一、 首创应急报道现场连线形式
赵煦在冬奥场馆进行采访
无论是森防演练还是汛期排水,第一现场都是最生动鲜活的。在深入报道应急工作的过程中,赵煦发现,以往的许多新闻报道都是在现场拍摄完了,回去再制作播出。这固然能保证画面的丰富,但却损失了许多真实的现场。因此,她主动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以及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沟通,希望能把以往用于大型活动的“直播连线”形式带入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中。
一开始,大家都有许多的顾虑。因为直播连线是直播信号,担心各种场景下的信号是否顺畅,担心现场会不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还有许多一线工作者对电视镜头有恐惧,害怕自己表述得不好。为此,赵煦一一与各方沟通,整理了许多自己以前的直播现场视频给采访对象观看,并提前写好直播脚本,提前花上几天的时间与采访对象商量细节。每次直播连线之前,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和采访对象一边对词一边走一遍现场流程。其实,这也是让对方放松的一种方式。从2019年赵煦开始尝试将直播连线带入应急宣传以来,整整三年的时间里,几百条的直播连线,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这样的成绩,也让越来越多的应急人对直播更有信心。
赵煦(中)在雨中采访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2020年夏天汛期的时候,赵煦和搭档李昂早晨6:30出发前往平谷做汛期的直播连线。当时很巧下起了雨,平谷的防汛大坝距离北京市区有近百公里,加上突然降雨,车行缓慢。到达防汛大坝的时候,导播告诉赵煦还有10秒信号就切到她这里。这是一次没有准备就直接开始的直播,甚至在直播过程中,为了画面更全面,赵煦还要在大坝上倒退着边走边说。
虽然每次直播连线的时候,有千万个可以选择的场景,但为了更好的宣传效果,总是希望能尝试更新奇、更典型的镜头,哪怕需要克服自己的生理恐惧。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尝试,才让赵煦对应急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更透彻、更全面,才能应对各种突发的情况,每一次都完美的呈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 勇担重任,做最愿意冲的逆行者
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赵煦正在江苏老家等着和家人一起过年。当时突然接到台里电话,领导说希望能尽快回京,应急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都需要她去报道。接完电话,赵煦立马订下了回京的车票,大年初三就返回了北京。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8点,突然接到新闻中心主任张庆的电话,告诉她市应急局联合其他委办局当晚要运送一批物资去往武汉,支援武汉。接到电话立马和搭档驱车前往大兴区的发货点位。一路飞驰争分夺秒,生怕错过了物资发车。在车上赵煦打了无数的电话,一是确定物资出发时间,另一个是看能不能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抵达现场后,赵煦做了深入详细的采访,并且现场临时做了出镜,介绍了物资的具体情况。当运送物资的货运火车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0点,赵煦又赶回台里加紧制作了这条新闻。虽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但是感觉特别精神。在现场、记录现场,这才是做应急新闻的意义。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爸妈说,自从跑了应急口,从来没日没夜,不是清早去直播连线,就是夜里去跟着执法队夜查。但是,扎根应急工作的日子对赵煦来说,却很充实很快乐。未来,也将继续做好应急工作的宣传,当一个应急领域的专业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