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玲-北京市大兴区气象局
陈学玲,女,198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大兴区气象局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从事气象防灾减灾安全工作18年,陈学玲认真践行“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初心和使命,在每一次天气过程、每一次服务保障中,加强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用专业预报、细致服务为全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工作吹响号角、提供气象决策支撑。同时,积极致力于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进街道、进校园等工作,努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更是不分昼夜连续在岗值班值守、以身作则、以舍小家为大家精神,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汛期防汛,她是业务一线的排头兵
汛期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5-9月,大兴局进入紧张繁忙的汛期时期,陈学玲常常24小时值班值守、进行气象加密观测,2019年9月9日,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她一早到岗,研判天气发展走势,认真分析云图、雷达回波,细扣气象数据每5分钟要素变化情况,当大兴念坛公园自动站点累积雨量达到29.9mm时,她与市气象台进行沟通,并着手制作预警信号和天气专报,先后及时发布大兴区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由暴雨蓝色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她还及时跟区应急局、水务局、防汛、相关街镇负责人联系,提醒降雨云团影响大兴区域的强度和时间。在此次汛期服务中,她预报研判及时准确,力求服务精细,为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决策意见,受到区领导高度认可。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大兴气象人的担当。
二、重大活动服务,她高标准严要求
新机场服务保障工作是2019年的工作重点,作为业务团队骨干,陈学玲早早筹备各项对接工作,提前制作服务专报模板。大兴国际机场开航前,出自她之手的演练服务专报就有13期。8月6日,她预报出当天傍晚到前半夜有分散性雷阵雨,晚20时昌平区首先出现雷阵雨,值班的她向机场指挥部每半小时上报1次天气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晚22时房山区开始出现短时强降水。23时30分大兴魏善庄、庞各庄一带突然局地生成2块回波。根据最新的雷达资料,她果断发布预警信号,过后不久,该地区反馈有雷电活动发生。10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行中心发信感谢“大兴区气象台各位同志持续对大兴机场地区进行精准的天气预报,为机场运行准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她是气象台年轻徒弟们的定心丸。大家都说,只要有陈姐在,暴雨、大风、冰雹天气统统都不怕。她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精神深得徒弟们的敬重,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得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陈学玲观测积雪地段
三、防灾减灾活动,她不断提高服务效果
陈学玲坚持“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标准,为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她多次主动向社区、街道、校园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科普问题解答,主要针对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天气进行讲解。引导居民参观科普展板和科普橱窗挂图。用气象抖音等新媒体进行科普传播,其中“降雨量的毫米数是用尺子量的吗”作品点赞达6000次,播放量超过16万次。让应急部门、学生、居民群众等正确理解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效果显著。她还在2020年北京市气象局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陈学玲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四、疫情防控,她是气象最美女战士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气象业务正常运转,减少值班员交班频繁带来的风险,陈学玲主动请缨,连续在岗值班7天168个小时。值班期间恰逢赶上连续两天降雪天气,她一个人承担了原本2个人才能勉强完成的繁重预报服务任务,2-3月在岗值班共21天504小时。晚上与8岁儿子通话时,孩子对她说:妈妈您有很多个日夜不能陪在我身边,我很想您!
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到枣园尚城社区、双河南里尚城社区防疫值守工作,20次共60小时,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守防控一线,她还进行2次捐款,并在值守的间隙,开展气象知识科普,了解社区人员对气象工作的关注点和需求,逐渐落实到气象服务工作中。
陈学玲(左一)宣传气象灾害防御咨询活动
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十八年不计得失的奉献,陈学玲始终战斗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上,无惧无畏,继续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以舍小家为大家精神,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