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北京急救中心
杨旭,男,197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急救中心医务科(应急办)副主任。杨旭经历各级各类应急救援7000余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北京冬残奥会等各类大型活动医疗保障300余次。特别是2021年成为北京急救中心应急办负责人以来,具体负责承担全市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和大型活动医疗保障等工作,在建党100周年、冬奥会等大型活动应急保障中,总结经验,主动思考抓准应急工作的风险点,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工作体系日渐成熟,形成以一套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二支队伍为保障基础,多个场景为重点的工作模式。
在挑战中开辟征途,在机遇中勤于思考。通过实践与总结,杨旭组织科室人员短时间内自主研发一套“应急医疗保障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细化人员类别、所在区域、疾病诊断、处置情况、转运流程等要素,实时更新应急救治信息,快速准确完成突发事件信息汇总及医疗救治信息报送。此系统应用于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保障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服务中。2021年8月23日应急保障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21年10月16日获得北京医学会2021年第二届首都医学创新与转化大赛(优秀项目组)优胜奖,2021年12月1日获得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二等奖。
杨旭(左二)参加国庆70周年保障
杨旭(右一)参加建党100周年保障
杨旭参加冬奥会保障
杨旭始终作为年轻干部,坚持在干中学、在干中检验。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及市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组建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队的通知》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市区两级院前急救队伍实际情况,制定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标准及相关管理规范,组建了涵盖院前急救、信息支撑、后勤保障的综合性市、区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在功能、职责、预案、培训演练等方面逐渐加强,做到便于平时工作,利于调度指挥,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急。2021年组织及参加各级各类大规模应急演练10项、派出230余车次、800人次;结合院前工作实际情况,主持修订了《北京120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北京120急救网络雨雪天气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北京急救中心重大会议活动医疗保障应急预案》、《北京急救中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方案》等10余项保障方案、工作预案。
从院前急救工作中来,到应急管理工作中去,在积攒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基础之上,熟练应对多个场景,抓准应急工作的牛鼻子,积极参加各项应急值守工作,先后组织完成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重点地区应急值守工作;持续做好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带队参与2022年3月11日重点地区煤气罐爆炸事件、4月16日丰台区公益桥火灾、7月28日海淀道路护坡坍塌、疫情防控值守等事件的现场指挥、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工作,全年累计值守2500余小时;统筹全市院前急救力量,有效开展应急医疗救援工作,2021年度全市120院前急救力量共完成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2746起(1死3伤),出动车辆3215车次,转送伤员9140人次,2021年被评市应急局评为应急值守先进个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疗防疫应急保障工作中,作为具体负责人,精心谋划部署,践行市委市政府“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工作要求,历时95天接力,做到了入场最早、结束最晚、任务最多、范围最广,将责任扛在肩上,零差错圆满完成专场文艺演出、庆祝大会活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核生化反恐等应急保障任务,累计派出各类应急保障车组825车次、保障人员2273人次,转运救治患者1936人次,北京急救中心做为典型在全市总结大会上发言。冬残奥会医疗保障任务中,统筹市区两级院前医疗保障团队,持续做好10个涉奥场馆及涉奥阳性患者医疗应急值守,梳理解决各项工作问题100余项,完成各项文字材料汇总100000余万字,累计安排值班人员6434人次,值守救护车2028车次,累计转运患者437人次,兼顾做好城市面日常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和最强作风,充分展现了首都急救人过硬的政治素养和百炼成钢的本领技能,圆满、顺利、高效完成各项重要活动医疗应急保障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杨旭参与新冠转运工作
今后,他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提升能力建设,心怀“国之大者”,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为首都应急卫生事业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