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打造安全评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北京模式”——北京市首次对安全评价机构开展信用风险分级评估
11月17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安全评价机构信用风险分级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全面启动北京市安全评价机构信用风险分级评估工作,组织专家对安全评价机构信用风险分级标准进行培训,随后将开展现场评估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发挥好安全评价在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中的作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各区应急管理局及北京31家安全评价机构相关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强调,在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和安全评价报告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一体化综合监管的有关要求,开展北京市安全评价机构信用风险分级评估工作是探索治理评价机构良莠不齐的破题之举,是净化安全评价市场鱼龙混杂的有力抓手,是破解制约安全评价高质量发展困局的积极尝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会议指出,2022年是安全评价机构信用风险分级评估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多次座谈研讨,从机构资质保持、内部管理、执业过程、技术能力、守法诚信经营等从业情况和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等社会公益情况多方面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市现有31家安全评价机构,机构数量在各省居于前列,主要在京外执业。前期各评价机构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打分自查,找出了自身不足并积极进行了整改。下一步,即将启动的现场评估工作是分级评估的具体实施,要严格程序和标准,确保公平公正透明。
阎军副局长强调,开展现场分级评估工作,根本目的是解决安全评价机构日常监管“手段不多、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久”问题,为实施机构精准化日常监管提供依据,破解制约安全评价发挥作用的手段。一要大力营造良好守法文化氛围。安全评价机构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要用良好的守法文化氛围提高人员依法从业的行动自觉和思想自觉。二要发挥优秀评价机构示范作用,推动安全评价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评估分级工作,选拔优秀评价机构重点扶植培育,发挥优秀机构引领作用,以点代面,提高北京市评价机构整体的技术服务水平,立足北京示范全国。三要形成合力,打造安全评价机构监管“北京模式”。评估分级工作将作为北京市安全评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抓手长期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工作程序,科学调整评分标准,共享评估分级成果,打造安全评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的“北京模式”,示范全国,为推动我国安全评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