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应急救援类)
马建岭,男,198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访问学者,中国咳嗽联盟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世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多项任职。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新冠肺炎防控和医疗救治督导专家等,先后参加武汉抗疫(团队救治患者百余名)、北京市中医局各中医院督导、丰台区核酸检测、医院隔离病房及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丰台区疫苗接种,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在此次新冠疫情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贡献。
主要事迹
一、抗疫前线的突击队员,不畏生死,逆行出征
抗疫初期,马建岭主动援鄂, 第一时间主动请缨,1月23日21:59分党员群里发出抗疫倡议书,22:35分看到后,没有一丝犹豫首个报名,入选医院第一批3人名单,后按医院统一部署,坚持科里值班,隔离室、发热门诊等工作,期间不断跟进疫情进展,练习防护技术,继续积极请战,他想“早过去一会,就能给同事多争取一些休息时间”,2月作为医院第二批队员出征。先到同事任务繁重,虽斗志顽强,但已身心俱疲,他主动要求多进隔离病房,克服睡眠不足、紧张等情况,自抵汉第二天连续上了7个班,为同事争取到了休息机会。自认体力不错的自己,在穿上厚重防护服后工作效率也下降了,且动作不能太快,以防带起气溶胶,尤其是近视戴眼镜的起雾比较严重,且6-8小时不吃不喝,防护服不透气出汗多,还特别容易低血糖。
有批捐赠口罩不知类型,他发挥自己留过学外语好的特点,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是医用防护口罩后大家才放心使用;每次进出隔离病房,主动帮同事查漏补缺,严格规范防护流程,保证了医护零感染,同时也保证了患者顺利救治。
有位患者处在康复期准备出院,突然咳嗽加重,伴有喘息,他特别紧张甚至失眠,经仔细询问得知可能是晚上睡觉着凉,详细问诊、望舌切脉,结合体质辨证论治,同时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第三天咳喘明显好转,后来微信随访痊愈,他甚至比患者还开心,中医药给了患者信心,也给了他们信心!
马建岭(左一)在参与防疫工作中的身影
武汉回京后,作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新冠肺炎防控和医疗救治督导专家,参加北京市防控督导工作,对口广安门医院、眼科医院、王府医院等,针对其预检分诊、发热筛查、院感控制、个人防护、生物安全、病例筛查、信息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驻院督导,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为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马建岭(左一)参加北京市防控督导工作
作为北京市新冠肺炎中医证候规律改革专班联络员,参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规范工作,通过对本市地坛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学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并理清新冠肺炎中医药证候学演变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固化救治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建成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传染病救治中医药工作模式,促进中医药救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为发挥中医药在抗疫实战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做出贡献。
新发地疫情暴发后,为了精准防控,及时核酸筛查势在必行,作为属地医院,医院积极响应成立9个检测分队,作为具有一线抗疫经验的专科医师,本人主动要求多次参加,克服三伏天闷热、大雨、大风等不良条件,积极组织培训小组成员,全程检查防护措施,同时相应国家应检尽检政策,端午节期间主动为本院职工进行核酸检测,保证医护安全,为此次疫情控制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作为九类重点人群第一批接种,听从医院安排,作为队长参加方庄社区接种点工作,早去晚归,跟同事一起,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马建岭(右二)组织核酸检测工作
疫情早期,他积极申请参加抗疫工作,按照医院统一部署,抽调到隔离病房及临时发热门诊工作,期间不断跟进学习新冠肺炎知识,练习防护技术,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武汉回京后,医院根据相关文件政策,他决定启用发热门诊楼的工作,作为筹备组专家积极参与,多次参加发热门诊楼区域规划、设备采购等论证会,重点从传染病防治的三区两线、实用性等原则出发,从学科方向、区域规划(三区两线)、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等方面献计献策,为医院抗疫工作作出贡献。积极参加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严格发热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严格诊室消毒,期间热心指导患者使用健康宝、微信预约挂号,得到患者好评,站好医院预检岗。
按医院安排参加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举办的“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治师资骨干培训班”考核合格,根据文件要求可承担院内培训职责。经过武汉、北京市、丰台区、医院、科室等抗疫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抗疫经验及相关防控理论知识,回科后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重点,传授新冠肺炎诊疗常规、消毒、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了学员的自身防护及疫情防控能力,受到学员好评。
二、平时医教研的学术骨干,治病救人急先锋
科研方面主持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2019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ugh Conference Excellent Poster Award,多篇论文参加美国胸科协会(ATS)、英国胸科学会(BTS)、伦敦咳嗽论坛、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等学术交流,并获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SCI 2篇,IF共24.029),1部论著副主编。2016年留学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与该中心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初步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更好的服务于中医药学术研究。
临床工作15年,在感染性疾病、慢性咳嗽、COPD、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ICU工作经历,成功救治了大量急危重患者。今年某周五专家门诊时,对面患者突然跑来,惊慌失措说对面大夫不行了,发现同事坐在椅子上,口吐白沫,呼吸减弱,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大汗,第一反应中暑?癫痫?,立即跟温大夫及其他患者一起把他抬到床上,下意识的摸了下颈动脉,微弱,不对,有可能是猝死,时间就是生命,黄金4分钟,紧急转运,跟门诊办老师一起转运急诊抢救室,一直呼叫无意识,再次判断颈静脉搏动消失,果真是猝死,立即执行CPR心肺复苏并呼叫其他医师,标准按压,100-120次/分钟,深度5cm,5个循环。这时急诊团队已赶来,为保证按压质量,2min换人,经过给药、电击,他最后一次按压5个循环后评估,心率恢复,这时看到了一线希望,然而呼吸仍微弱,急诊同事已准备好插管,但他脖子短,稍胖,属于困难插管,进去根本就看不见声门,叫麻醉?拿可视喉镜?,来不及了,凭着自己多年急救经验及近期进修气管镜经历,他顶住压力,果断决定盲插,调整好导丝角度,急诊同事熟练撤导丝,打气囊,听诊判断,成功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后期心电图判断心肌梗塞,心血管团队紧急冠脉造影,给心脏供血的3只血管,最主要2支完全堵塞,经过紧急支架,积极术后恢复及多学科会诊。1周后意识恢复,病情逐渐向愈,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同事就倒在身旁,作为救死扶伤医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遇事不慌乱的心态及密切的团队合作,同时作为中共党员,不管是疫情还是急救,要勇于担当,争为应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