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使用和维护规范》解读
1、编制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答:从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各部门职责划分逐渐清晰,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职责划归到应急管理部门。2019年,在市应急管理局的组织下,组建了北京市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各区森林消防队伍也逐渐完成划转和组建。而我市森林消防队伍装备相关标准缺失,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无章可循,严重制约了森林消防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降低了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影响了全市森林资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编制了《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使用和维护规范》,指导队伍装备的规范化使用和维护,填补了相关领域地方标准的空白。
2、本标准由哪些单位使用?
答:标准发布后,由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宣贯和实施,依据标准指导队伍的装备建设。主要用于指导北京市森林消防综合救援总队,以及14个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支队的装备使用和维护,各支乡镇及森林消防队伍的装备使用和维护,也可参照标准中的相关条款执行。
3、队伍的装备,是不是要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装备类型配备?
答:原则上是的,本标准中列举了涉及车辆装备、灭火装备、通信指挥装备、个体防护装备、救援装备、侦检装备、保障装备7大类64小类装备,目的是指导队伍向以森林灭火为主,兼具山岳搜救、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能力的地方综合性救援队伍,但鉴于我市两级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刚刚组建或者正在组建,装备的配备也可分阶段、分批次配备到位。
4、目前全市森林消防队伍车辆的配备情况不统一,车辆性能差距较大,本标准能否规范车辆的配备和使用?
答:队伍车辆的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队伍机动的效率遂行任务能力,目前我市各级队伍车辆装备性能不一的现象客观存在。车辆装备的规范化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车型的大小、动力性能、越野性能、外观涂装等等,本标准并未涉及,拟通过专门的标准立项解决车辆规范化的问题。本标准规定了车辆装备的基本性能要求,满足最迫切的火灾扑救需要。
5、通信是火场应急指挥中突出问题,目前全市配备的通信装备制式不同、频段不同,导致了火场指挥中的通信不畅,本标准能否解决该问题?
答:规范通信指挥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是本标准的突出特点,通过标准规范指挥平台的建设、单兵装备和车载装备的性能要求,目的就是要解决火场指挥通信不畅的问题,规范了自组网的功能要求,解决手台在山野地段无法连通的问题,规范了现场音视频采集的要求,解决现场指挥部和后方指挥大厅看不见的问题,规范卫星定位功能,解决现场兵力部署不明确的问题,规范卫星、宽窄带、公网等多路通话、图传等,解决各支队伍无法通联的问题。
6、标准中涉及到了各类装备的技术参数,在未来装备配备中,应由什么机构进行技术检测,以满足标准要求?
答:本标准涉及的装备很多,大部分装备的技术参数都是引用的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各类装备只要符合相关标准就可以采购,部分装备的性能给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可以委托专业的监测机构或专家测评的方式,出具符合相关技术参数标准的说明,简单的技术参数要求可不用检测。
7、目前所列的装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中,有些和我们实际的使用情况不一致,这种情况应如何选择?
答:装备的使用部分是标准主要内容,从提高装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保持装备的良好状态出发,规范了装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使用和维护的技术规程应充分结合装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情况,如果在实际使用中的惯常做法,不低于本标准中提出的安全要求,或者有助于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率,并且与本标准的要求不相抵触,可以采取现有的装备使用和维护方式。
8、标准中并未涉及装备的更新,因为实际情况中,有些队伍的装备配备时间已达到十年以上,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扑火需要,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更新,有无标准可依?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装备的报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报废体系,服役时间较长的装备,是否还能满足森林火扑救的需要,问题尚不明确。但标准中给出了装备的维护要求,按照标准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