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北京市“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4-08 15:22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市有关部门,各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办、安委会办公室,各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常识,提升全民应急与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2021年北京市“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责任落实,进一步推动落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集中开展一系列有声势又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实现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全媒体宣传活动

1.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开展新闻宣传及公益宣传。市、区各级宣传部门要统筹指导各区融媒体中心及市、区各级电视台、报纸、广播、杂志等新闻单位,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积极宣传报道我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创新成果等,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开设应急、安全相关宣传专题,开展专题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聚焦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敏锐捕捉新闻重点,协调各级各类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官方传统媒体平台开展新闻专题报道,并积极向市级部门提供新闻线索,配合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2.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新闻宣传及公益宣传。市、区各级宣传部门要统筹指导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报道我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重点工作、经验做法等,加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和创作导向,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把握好社会热点与时节特点,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短视频软件、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结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社会热点事件、应急管理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内容,创作有亮点、有吸引力的新媒体公益宣传作品,策划推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安全闯关游戏、H5互动产品、Vlog视频宣传、网络直播、VR/AR安全体验等线上活动,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和应急科普知识,讲好首都应急故事。

3.利用户外媒体等其他传播渠道开展公益宣传。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局要充分利用户外交通引导电子显示屏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指导督促各建设施工现场,做好氛围营造工作;市商务局要指导督促王府井、西单、国贸等大型商业区,利用商业区的电子显示屏开展安全公益宣传。各区、各街乡镇、社区(村)要在辖区内公园、商场、过街天桥、护栏等场所和重要区域的醒目位置悬挂应急宣传横幅标语,并利用辖区楼宇、电梯等各类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安全公益宣传片,特别要在“五小企业”“六小场所”聚集区域,加大安全氛围营造力度。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要利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火车站显示屏,首发集团要利用高速公路提示牌,市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公司要利用地铁站台、地铁移动电视,公交集团要利用公交移动传媒和公交场站、站点等组织开展相关应急宣传主题活动的公益宣传。各企业要在厂区正门、厂房内、职工食堂等区域悬挂张贴安全应急横幅标语和海报挂图,利用企业内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相关宣传片和标语口号,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二)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1.组织开展各类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市应急局、市教委、市地震局、市消防救援总队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要求,牵头部署“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10.1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1.9全国消防日、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按照国家、市级有关部门统一要求,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10.1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1.9全国消防日、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网络公开课、VR体验、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在线访谈、播放宣传片、印发宣传手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地震安全、森林灭火、汛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6月是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紧密围绕202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主题,同步开展2021年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和“6.16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积极参加全市性活动,并采取线上线下主题宣讲、互动咨询、展览展示、科普教育、隐患排查、警示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应急产业推广等多种形式,开展既有声势又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首都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市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要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推动本行业、本辖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管理防线,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市农业农村局、市广电局、各区、各街乡镇、各社区(村)要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农村,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农村安全宣传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设施等“四有”工作机制,拓展安全宣传手段,全面提升农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支撑和保障。市教委、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科委、市地震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各街乡镇、各社区(村)要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学校,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统筹指导各区教委、各中小学校主动开展安全教育,积极组织“共建平安校园、共筑安全梦”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利用《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防灾减灾作品征集创作大赛等各类活动,切实将应急宣传向学校延伸,普及应急安全知识,使学生和教职工做到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市级宣传部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社会办、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各街乡镇、各社区(村)要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家庭,负责组织相关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利用“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各类活动,努力发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各街乡镇、各社区(村)要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社区,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和安全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深入普及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推动落实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与技能。

4.加强安全科普教育产品开发及宣传工作。市应急局、市科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局要积极推进安全科普宣传产品的开发及宣传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单位参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题材科普作品创作。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主动开展全社会安全科普教育工作,制作一系列主题深刻、独具创意、实效性强的海报、宣传手册、短视频、动漫、案例警示片、公益广告等原创科普宣传产品,并积极参与市应急局牵头主办的安全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

(三)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1.深入开展应急领域先进典型选树及宣传工作。市、区级宣传部门要统筹指导市、区各级新闻宣传单位,大力宣传应急领域先进典型人物及集体事迹。首都精神文明办、团市委、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局要大力选树我市应急、安全战线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加大典型宣传报道力度,扎实组织2021年北京市“应急先锋·北京榜样”、“平安交通奋斗者·北京榜样”、“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等先进典型推选宣传活动,营造关心、关注、支持应急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各区、各企业要结合建党100周年等重要宣传工作,开展具有行业、辖区、企业特色的应急领域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并推选先进个人及集体参与北京市“应急先锋·北京榜样”、“平安交通奋斗者·北京榜样”、“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等先进典型推选宣传活动,选树出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应急先锋”“应急先锋号”及“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先进个人和群体,在全社会弘扬应急领域正能量。

2.深入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及推广工作。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市地震局要积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内各类体验式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及推广,对安全教育基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要求,创造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扩大安全教育基地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并积极推荐基地参与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市有关部门、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各企业要将安全体验式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建设辖区、街乡镇、企业的安全教育基地,为建设安全教育基地创造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强企业职工、社区群众、学校师生等各类人群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同时积极推荐基地参与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加强试点示范和宣传推广(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分类分级评估工作方案见附件1)。

3.深入推动街乡镇、社区(村)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市应急局、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社会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市消防救援总队要以街乡镇、社区(村)为基层基础工作切入点,对街乡镇、社区(村)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专家指导与资金支持,扎实开展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单位的防灾减灾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各区及各区级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指导街乡镇、社区(村)开展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专家指导与资金支持,全面提升街乡镇、社区(村)安全的软、硬件水平。各街乡镇、各社区(村)要以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全面整合资源,持续开展风险诊断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升街乡镇、社区(村)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与防灾减灾能力。

4.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市各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本行业内企业、各区要积极推动本辖区企业、各集团公司要积极推动集团所属企业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并积极参与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集团)创建工作,持续构建全市“政府推动、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企业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格局。

5.举办各类应急文化、安全文化交流分享活动。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聚焦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有关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强化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论坛、讲坛、研讨会、线上分享会、宣讲团等交流活动,丰富应急安全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北京市第十五届安全文化论坛,为北京市安全应急工作建言献策(北京市应急宣讲活动方案见附件2)。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严密部署。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按照本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中心工作,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符合本辖区、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方案,创新思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特色活动;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把“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主要领导要主动参与,要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二)提前谋划,务求实效。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要扎实开展应急安全宣传工作,把“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主动谋划,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开展前有方案、开展中有检查、开展后有总结,确保活动有内容、有新意,真正将活动做实、做细、落到实处。

(三)认真总结,狠抓落实。市有关部门、各区、各企业要加强对“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的信息跟踪,掌握相关动态,认真做好活动有关文字、影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将工作信息、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各奖项推荐材料等,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报送到联系人邮箱(所有材料均报送电子版)。有关报送事项如下:

1.4月30日前,报送“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方案及联络员名单(见附件3)。

2.7月15日前,报送“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总结(1500字以内)及视频、照片资料等。

3.10月15日前,报送“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总结(1500字以内)及活动期间的视频、照片等资料,并报送“应急宣传进万家”暨“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单位、“应急宣传进万家”最佳实践活动、优秀新闻报道单位及个人、最佳公益作品的推荐表(带公章的扫描件,见附件4)。

请各单位关注市应急局官方网站及“北京应急”“应急知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我市“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动态,微信二维码如下:

                         

“北京应急”公众平台         “应急知事”公众平台

 

附件:  1.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分类分级评估工作方案.doc

       2. 北京市应急宣讲团活动方案.doc

       3. 2021年北京市“应急宣传进万家”联络员名单.doc

       4. 北京市“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奖励管理办法.doc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6日

 

(联系人:郑羽莎;联系电话:55573740,15652618019;传真:55573594;电子邮箱:shexuanke@126.com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院4号楼)

 

关闭 打印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