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自成立以来,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和自杀危机时,一直坚守在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线,发挥了应急先锋作用。
一、危机干预,争做心理应急先锋
在过去的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蔓延,波及全国。作为干预中心的重要干预部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一如既往地坚持7X24小时开通热线,第一时间增开疫情专线,第一时间全员停休上岗,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受疫情不同程度影响的社会大众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服务。
作为全国热线项目办,第一时间制定《心理援助热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干预手册》,指导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医疗机构中共计65条心理援助热线进行规范接听。
仅在疫情发生以来,就接听电话38000多人次,22000多来电者有不同等级的自杀风险。其中,3200是高自杀风险的来电。与疫情相关来电近3400例。为了更能持续有效的对高危来电进行支持和干预,我们对高危来电者进行为期一年六次的随访。2020年至现在热线共预约高危随访来电9399例,完成高危随访7392例。
同样在2003年非典时期,热线迅速建立了热线咨询系统,便于为了非典疫情受影响的人群提供专业、科学的心理援助。
这只队伍中有2003年非典疫情就在的“老队员”, 坚守到今天,已成长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中流砥柱;也有1997年出生刚到热线工作两个月的“新手”。他们看到疫情的进展时,当时就被震撼到了。也会每天查看那一个个不断增加的数字,也会担心焦虑。不知道明天上班的路上乘坐的公交车是否已经消毒好了?遇到的那个陌生人是携带者吗?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家人是否安好?家人也时刻牵挂着独自在外的他们是否安好。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合影
在诸多像普通人一样的担忧中,借助热线团队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安于不安,坚定地守在这个岗位。帮助着面对因买不到口罩就无法生存,甚至要自杀的独居老人,理解着疫情中患有疾病却求医无门的来电者,支持着在一线战斗缺乏防护用品而担心被感染的医务人员,陪伴着疫情中失去亲人却因为隔离最后道别也不能完成的来电者,倾听着因疫情无法工作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来电者……他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是经过润色加工的新闻报道,而是一句句的来自普通的当事人真切的呐喊。有些人的声音因为困境充满愤懑,有些人的声音恳切,有些声音充满痛苦与绝望……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政府部门、社区工作者等迎难而上,抗击疫情,像磐石一样坚守不移,给热线人员很大的安全感,再多的赞美都不够;而很多普通民众像蒲苇一样困难中努力生活,柔软却又坚韧难断也让他们颇为触动。
在疫情发生后,中心也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指令,多人参与医院组建的心理救援医疗队,赴佑安医院、丰台隔离点等开展心理救援医疗工作,通过开展个别心理评估及干预、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减压及放松方法,帮助调整心身状态,更好地投入患者救治工作。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在2020年疫情期间为佑安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
重大灾难或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也是中心承担的重要职能之一。迄今为止成功完成了包括:非典、汶川地震、海地维和警察遇难、甘肃泥石流、昆山爆燃、天津港爆炸、四川山体滑坡、马航失联、伤医事件等数十起灾难事件后的心理救援,为灾难事件后的心理救援积累、多次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参与突发应急事件的心理援助。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支援2014年昆山工厂爆炸事故后心理救援
二、危机干预,争做科研应急先锋
作为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科研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对热线来电经过科学统计分析,及时总结,积极撰写有关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科研文章,力图为完善接线技术,优化接听流程,提高接听效率,提升热线咨询的接听量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受疫情影响的公众获得更及时的心理援助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更好地在应急工作中起到先锋作用。
通过多次的干预工作,完善了应急预案,培养了的心理抵抗力。同时为科研工作开展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进一步更科学地开展心理救援工作,中心积极组织申请疫情心理干预效果及模式等公关课题,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对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接听内容的统计分析,持续对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心理援助热线进行督导,更好地完成心理危机干预任务。同时,目前疫情已波及世界范围,中心总结国内心理援助工作经验,为尼泊尔提供抗疫经验,与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做好疫情心理援助的防控工作,争做应急先锋。
中心成立18年来,一直坚持“用心坚守 护佑生命”的核心价值理念,站在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领域的国际前沿,在学术研究、推动相关政策制定、心理援助热线、重大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科普宣传与居民心理健康促进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应急工作任重道远,作为肩负着应急响应的先锋团队,需不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期望能够尽快“疫尽去,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