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清源街道十项措施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水平
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便利的特点,成为广大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大兴区清源街道现有24个社区、52个居民小区,总人口约15万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5542辆,电动自行车规范使用是辖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10月10日,大兴区清源街道印发了《电动自行车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十项措施,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水平。
一、建立台账。一是对辖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进行多轮摸排统计,将车主姓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车辆牌照、车型等信息详细登记在账,全面掌握辖区电动自行车明细,实行“人车一一对应”的编号挂牌管理,为进一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二是摸排所有社区集中公共充电设施已建成、在建以及计划建设点位、数量、使用情况、周边环境等基础信息,为便于更加直观掌握点位信息,在所有社区四至地图上分别标明建成、在建和待建点位,全部实行落图制,为更加科学设置集中公共充电设施点位提供直观依据,确保点位设置均匀合理,覆盖面广,方便居民充电使用;三是建立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快递物流和外卖站点等重点企业台账并保持动态更新,针对重点企业通过开展常态化错时检查、联合检查等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二、广泛宣传。一是在各社区单元门口、社区宣传栏、物业公告栏、电子显示屏、主要出入口等处张贴案例警示海报,重点宣传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不进楼、不入户”,提高居民对于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意识;二是积极发动在职党员、网格员、楼门院长、红袖标、志愿者等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入户宣传教育,重点对快递外卖从业人员租住房屋开展入户宣传;三是向辖区大型商超和主要商务楼宇印发宣传海报400张,在户外大屏、商场内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指南和火灾案例警示片等,加强社会宣传提示,引导辖区居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形成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的社会共识。
三、分级约谈。一是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针对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集中警示约谈,切实将责任措施传导到基层,落实到末端,要求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居住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小区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等;二是由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分时分批组织辖区快递物流、外卖站点、房产中介、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等重点行业49家开展集中约谈提醒,要求企业必须杜绝在实际经营地和员工租住地发生电动自行车、电瓶进楼入户停放充电现象,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其法定代表人严格履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三是要求各社区居委会对四至范围内的企业门店进行约谈,双方逐一签订《安全承诺书》,截至目前,共签订《安全承诺书》988份。
四、健全机制。一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法规标准,颁布出台了《清源街道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和规范清源街道辖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进一步消除火灾事故隐患;二是所有社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特点制定了《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劝阻、制止和报告制度》,并严格落实;三是各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或自筹资金,开展“废旧电动车有奖积分兑换或现金置换活动”,针对闲置不用或不予上牌的超标电动车鼓励居民进行合理处置,由社区居委会进行统一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集中消纳。
五、规范管理。一是各物业服务企业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施画明显的标志标线,用于区分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和非充电区,悬挂或张贴明显的提示告知标牌;二是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巡视检查;三是对充电区域内的非充电车辆、僵尸车辆和杂物及时进行清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备的使用效能,杜绝由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被其他车辆和杂物堵占导致居民无法正常使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备现象。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在上述区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六、推进基建。一是积极推进集中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确保于2021年底前实现辖区内居住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柜或充电桩等集中公共充电设施饱和式全覆盖;二是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智能阻止系统安装工作,通过技术阻止手段,从源头上制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充电;三是各社区居委会协同物业服务企业持续进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动态摸底和集中公共充电设施需求调研,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数量不足或辐射范围不合理的,积极发挥议事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进选址、勘验、车棚建设等工作。
七、加强培训。一是以“一警六员”实操实训为基础,扩大培训范围,开展以居民小区以及外卖、快递从业人员等为重点的“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其中,对社区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保安保洁等人员,重点强化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和达标考核;二是推进居民小区自防自救力量建设,确保每个小区至少有1支能够巡查和扑救初期火灾的应急处置力量,切实解决火灾发生初期,前15分钟报警、人员疏散、初期火灾扑救等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微型消防站的联防联动机制,持续加强微型消防站以及治安联防队、保安巡逻队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八、严格检查。一是发动全体包社区干部到所包社区,进行专项检查,共计清理电动车进楼入户244起,清理飞线充电21起,进一步压实包社区干部的管理责任;二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居住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建立电动自行车管理专项巡查制度,将电动自行车停放纳入小区巡查体系,严格落实发现、制止和报告责任,建立发现、制止和报告工作台账;三是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联合检查以及集中夜查等为抓手,统筹街道各科室力量,不间断开展日常检查和工委领导带队检查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蓄电池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切实将“网格化”预防管理体系运用到实处。
九、严厉处罚。一是清源市场监督管理所持续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销售门店、储存仓库、维修经营者销售的监督,严厉打击以旧充新销售、非法储存、违规拆改等违法行为,严格市场准入,落实吊销执照、取消资质等处罚措施,做到发现一起严办一起,形成强大整治声势和力度;二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于电动自行车在封闭消防通道、疏散通道以外的其他共用部位停放和充电的行为,严格依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进行警告和罚款;三是对于拒不配合清理、无理取闹的居民,利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城管执法局和清源路派出所等执法部门上门入户进行法宣,必要时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保障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十、强化问责。一是针对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一律开展火灾事故延伸调查,依法依规开展全链条责任追查,严格落实“一案双查”要求,既查事故原因和直接责任,也查事故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对发生火灾后基础信息不在台账上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二是要求包社区干部每周至少到所包社区开展1次监督指导,包片领导下沉社区督察检查要做到全覆盖,对所包社区电动自行车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三是街道主要领导、纪工委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对电动自行车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检查,针对突出消防安全隐患悬而未决、消防安全责任制失职渎职的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由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和通报曝光;针对工作开展不力、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基层社区党组织和相关工作人员,街道纪工委综合运用通报、曝光、约谈等多种手段坚决问责、严肃追责。
下一步,大兴区清源街道将继续巩固电动自行车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坚持“安全检查日常化、隐患消除常态化、持续整改规范化、防止反弹制度化”,不断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