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应急救援类)
孙兵,男,1976年3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轻、中度呼吸衰竭/ARDS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极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0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5年入选北京市第五批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技骨干)。
主要事迹
孙兵作为全国知名呼吸危重症专家,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还在读研究生的他就跟着导师王辰院士进入SARS病房开展临床工作;2009年新型H1N1病毒性肺炎在国内暴发,他与团队全力以赴,收治最危重的患者,最早在国内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于此类极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2009年、2017年、2018年对重症流感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这期间参与诊治了北京市第一例H5N1患者、第一例H7N9患者、第一例H5N6患者;2019年11月诊断救治北京市建国以来首次出现的两例肺鼠疫患者,无任何医护人员或其他患者感染,为北京市鼠疫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专家援助北京市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ICU病房协助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此外他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厦门公交爆炸事件、天津滨海新区海港爆炸事故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导工作。
在2019年北京市输入性鼠疫疫情中,孙兵一直在患者床边积极救治,认真研究患者的转诊细节,做到细之又细、防患于未然,着力确保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最终在北京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患者成功转诊。转诊后,孙兵又忙于同事的隔离照护及安排,五天五夜没有离开医院,顺利护送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至隔离地点。同时,对隔离在RICU的8名患者仍一丝不苟的查房和指导救治策略,在隔离结束后2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2名患者康复出院。
2020年初,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暴发伊始,孙兵就多次向科主任及院领导请战到抗击疫情一线工作。2月初,朝阳医院成立“五人专家组”对入院患者进行准入评估,孙兵作为五人专家组成员每日在院内对所有收(转)2患者进行详细地评估,为了能第一时间帮助各科室解决问题,他连续数日住在科内,对夜间急诊病人进行评估和处置。
2月中旬,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佑安医院有几名危重症患者,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组织危重症专家组对佑安医院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进行指导,孙兵为专家组成员之一,每日到佑安医院进行会诊和指导。2月17日,佑安医院几名患者病情持续恶化,鉴于孙兵在呼吸危重症领域的专业影响力,以及以往多次呼吸道烈性传染病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下发通知,点名让他带领重症医护团队赴佑安医院,全面负责佑安医院新冠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与管理工作。
2月18日,孙兵临危受命,在抵达驻佑安医院后立即进入ICU开展各项工作。他全面梳理完几位危重症患者的情况后便进入隔离病室进行床旁查房,为每一位患者查体,仔细评估病情,并对治疗方案与临床处理进行专业、细致的指导。其中一名患者因病情极其危重,目前的有创机械通气已无法维持患者的氧合。孙兵经过全面评估后立即指导为其实施最高级的生命支持—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使患者转危为安。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成员又陆续为其他几名患者建立通路实施ECMO支持治疗,同时针对急性肾衰等问题联合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脏器支持,病情得以稳定。
作为支援佑安医院新冠危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他充分发挥自己呼吸危重症的专业优势,带领来自北京市属6家医院的40余名医护人员,对佑安医院ICU内的危重患者进行专业而细致的救治与管理。从2月18日进驻ICU到现在,他没有一天休息,每天上午8点的早查房,从呼吸机机械通气策略到ECMO并发症的预防,从抗生素的选择到出入量目标管理,从镇静镇痛到血栓预防,从营养支持到血糖控制,孙兵为每一名患者制定全面而细致的治疗方案,并针对每名患者不同情况提出明确而严格的目标要求。上午查完房、下午专家组会诊讨论后,他都要进入隔离病房对所有患者进行查体,检查治疗方案落实情况,亲自为患者吸痰,留取痰标本,进行气管镜检查,做气管切开术等,所有高风险的操作,他总是第一个上。直到晚上九点多,他才能回到酒店,还要再总结、反思各项治疗与效果。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几名极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一名极危重症患者经过28天精细治疗后,于3月14日成功撤离ECMO,这是佑安医院第一例、也是北京市第二例成功撤离ECMO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首都抗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抗击新冠疫情出征前孙兵曾对院领导表态:“国家遭难,恰巧我的专业还能帮上点忙,当然要去!“而他在自己近二十年的从医过程中,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这份”出征誓言“,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尽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分忧,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与担当,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