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0-12-17 16:04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杨威:奋战在首都房屋安全战线的抢险队员

房屋安全,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杨威正是奋战在房屋安全管理一线的普通一员。杨威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主任。他曾参与多起重大安全事故现场抢险,主编10余部国家及北京市房屋安全标准规范,组织实施500多项房屋安全鉴定及房屋安全问题评价,主持多项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

作为冲在一线的抢险队员时,他身先士卒、勇赴险情最前沿;作为技术创新的专业工作者,他依托专业知识,努力攻克技术难题;作为心系城市安宁的房屋安全管理者,他不断创新理念,降低房屋安全管理风险。

一、冲在抢险一线 解除事故灾情

早在2006年,杨威就全程参与了北京至今影响最大的路面塌陷:京广桥路面坍塌抢险,连续11天东三环主辅路同时断行,给城市交通运行和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杨威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他连续11天没回家,一直坚守在现场,白天组织抢险施工,夜里研究调整抢修方案,经常天快亮时才能有机会打个盹,正是分秒必争的抢险,才保证了第一时间恢复城市运行秩序。

2012年7.21水灾,时任北京市房屋安全鉴定总站站长的杨威,临危受命赴灾情最险重现场,雨水和汗水打湿了衣服又被烈日晒干,仅用3天就完成了受损房屋的安全性应急鉴定,为灾后房屋重建赢得了加速度。

2013年4月8日,距离丰台区园博园开幕仅余一月时,园中刚刚竣工的永定塔突发火灾。园博园还能否顺利开园?时间刻不容缓,为了尽早鉴定出火灾后的永定塔安全现状,杨威第一时间亲自进入火灾现场,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试验数据还没有完全出来前,24小时内就给出永定塔安全损伤程度的判断(与最终试验和鉴定结论完全吻合),为后续永定塔的修复赢得了宝贵时间,确保了园博会如期举办。

2014年8月,左家庄北里一楼房发生燃气爆炸,临近多间房屋几成废墟,北京几乎每年都有燃气爆炸事故发生,杨威也参加多次抢险,但是房屋损坏这么严重情况的非常少。杨威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可能再次坍塌的危险,率先进入楼内进行勘查,并日以继夜地进行分析验算,在48小时内就给出了鉴定结论,明确了爆炸影响范围,不仅为下一步抢险工作提供了宝贵依据,更给了楼内百姓一颗定心丸,得到属地政府和百姓的赞誉。


二、深入技术前沿 化解安全难题

二十多年来,杨威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技术创新,不遗余力地为首都房屋安全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因此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总工会授予了以杨威为科技领军人的创新工作室。

5.12汶川地震后,我市农村住宅抗震加固工作开始提上日程。面对国内外缺少对农宅及加固后抗震性能研究等诸多技术难题,杨威带领课题组历时近五年,调研了大量农宅,在试验室里渡过了无数个周末,最终圆满完成了我市农村房屋抗震加固性能研究及试点应用。项目首次提出了适应于我市农宅特点的两种前檐加固措施,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并得到广泛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三等奖。

奋战管理岗位  引入先进理念

2015年,杨威调任到市住建委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担任管理工作。杨威始终聚焦首都房屋安全管理迫切问题,用2年半时间推动建立了我市房屋安全“三网两筛”的监管体系,使我市房屋使用安全更有保障。

2019年,他推动建立了我市危险房屋安全管理平台,开创了我国超大型城市信息化危房管理模式;这一年,他还带领创新工作室开展了“雷达卫星预警房屋异常形变”课题研究,探索将我市原有的五道“三网两筛”房屋安全监管体系,提高为“三网两筛一预警”含主动安全预警的更为完善的六道房屋安全监管体系,也使首都房屋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体系更加领先于其他城市。该课题获得市住建委课题研究一等奖。

抵达管理现场  摸排安全隐患

2020年,为防控疫情,杨威受命带领检查人员开展对三甲医院周边和驻京中央单位普通地下室违法群租进行排查,周六日他主动放弃休息,亲自到疫情最严重的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周边排查地下室住人情况;在对某中央单位开展检查时,他带领的检查组被拒绝进入,在十几度的室外协调近两个小时,他身体冻僵、协调渠道用尽,也不曾放弃,他的执着认真终于感动了被检查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主管副局长,最终该副局长周末放弃休息,亲自赶到现场配合检查。

福建泉州楼房倒塌后,他又赴疫情防控医学隔离场所和老旧危房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一处报告有隐患的房屋,他都亲自叮嘱处置措施,并带队对有重大隐患的危房进行现场排查和解危指导。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住建委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工作者、住建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三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二十余年如一日,杨威是奋战在首都房屋安全战线的抢险队员、技术工作人员、安全管理者和安全检查员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和同事们用执着和敬业守护着首都房屋建筑的安全,护佑着首都百姓和谐安康的美好生活。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