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北京市应急管理系统会议专题>会议信息

关于 2018 年全市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9-01-04 10:57
【字体:

一、2018 年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市委 市政府决策部署,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安全 生产各项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持续稳定好转,一举扭转 2017 年事故上升态势,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截至 11 月底,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460 起、死亡 497 人,同比分别下降 19%、21.5%。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 86 起、死亡 90 人,同比分别下降 35.3%、 37.9%;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 356 起、死亡 386 人,同比分别下降 15.8%、15.7%;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 1 起、死亡 4 人,火灾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减少 15 人;铁路交 通事故 17 起、死亡 17 人,同比均上升 54.5%;未发生特种设备、农业机械死亡事故。 


从各区情况看,大部分地区压减事故成效显著,共有 13 个区完成死亡人数下降 5%以上任务目标。其中西城区、昌平 区、门头沟区压减幅度最大,均同比下降 50%。延庆区、开发区、密云区、朝阳区事故有所反弹,且主要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主要特点:


(一) 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 。截至 11 月底,全市共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356 起、死亡 386 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 67 起,同比分别下降 15.8%,死 亡人数同比减少 72 人,下降 15.7%。其中,较大事故有所上升,共发生较大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 5 起、死亡 17 人, 同比增加 2 起 7 人。 


(二)火灾、铁路交通等事故情况基本平稳。截至 11 月底,全市共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 1 起、死亡 4 人,火 灾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减少 15 人,火灾形势基本平稳;铁路交通事故有所反弹,共 17 起、死亡 17 人, 同比均上升 54.5%,但事故绝对数不高,保持在近 5 年平均 数水平;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农业机械死亡事故。 


(三) 工矿商贸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大幅下降 。截至 12 月 21 日,全市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96 起,同 比下降 33.8%;死亡 100 人,同比下降 36.3%。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 


从区域看,部分地区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较为多发, 大兴区发生 15 起死亡 15 人,朝阳区发生 12 起死亡 14 人, 海淀区发生 12 起死亡 12 人,昌平区发生 11 起死亡 12 人, 4 个地区事故起数占到全市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的 52%、死亡人数的 53%。延庆区压减事故成效明显,未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 

从行业看,建筑业事故依然多发,建筑业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53 起、死亡 55 人,分别占全市工矿商贸生产安 全死亡事故总起数的 55.2%、死亡人数的 55%。此外,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 11 起 12 人,制造业 11 起 12 人,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 起 7 人,批发零售业 3 起 3 人,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 起 4 人,房地产业 3 起 3 人,住宿 和餐饮业 3 起 3 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起 1 人。 建筑业中,房屋建设工程 21 起 21 人,其他建设工程 16 起 16 人,小型工程 4 起 4 人,水利建设工程 4 起 5 人,市政建设工程 3 起 4 人,电力建设工程 2 起 2 人,道路工程 1 起 1 人,铁路建设工程 1 起 1 人,园林绿化工程 1 起 1 人。 

从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触电事故依然占比最多,共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34 起、死亡 34 人,触电事故 17 起、死 亡 17 人,两类事故占全市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的 53.1%、死亡人数的 51%。此外,起重伤害 12 起 12 人,物体打击 8 起 8 人,坍塌 9 起 10 人,中毒和窒息 5 起 8 人,车辆伤害 6 起 6 人,机械伤害 3 起 3 人,淹溺 1 起 1 人,其他 1 起 1 人。 从原因看,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直接原因,共 46 起、死亡 47 人。此外,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19 起 20 人,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8 起 9 人,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7 起 7 人,设备、设施、 工具附件有缺陷 7 起 7 人,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4 起 4 人,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2 起 3 人,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或不健全 1 起 1 人,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1 起 1 人,其他 1 起 1 人。 

从原因看,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直接原因,共 46 起、死亡 47 人。此外,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19 起 20 人,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8 起 9 人,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7 起 7 人,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7 起 7 人,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4 起 4 人,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2 起 3 人,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1 起 1 人,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1 起 1 人,其他 1 起1 人。


二、重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 全面推进城市安全隐患治理。巩固扩大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成果,聚焦10大重点行业 领域,全面启动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审议行动方案。市、区两级安委会办公室成立工作专班统一调度,建立了信息管理、台账管理等各项工 作制度。开发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信息系统,实现了市、区、 乡镇(街道)三级隐患如实记录和自动统计。各区积极组织力量,对各类隐患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实时收集并动态更新 隐患排查整改情况。截至12月25日,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员 29.8万人次,组织检查各类企业和单位11.4万家次,挂账隐 患4486项,其中已整改4480项,整改率为99.9%,达到市政府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90%隐患治理目标。昌平区排查隐患工作力度大,治理隐患数量多,共排查挂账隐患1151项并 全部完成整改。东城区等14个地区隐患整改进度较快,提前完成全年挂账隐患治理工作,其他3个地区隐患整改率均已达到98%以上工作目标。 


(二) 不断加强行政执法 工作 。建设首都特色的安全生产“四位一体”执法体系,全面推动新版行政执法系统建设 与推广,打破业务系统信息孤岛,实现执法数据共享,安全 监管执法能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执法检查量和处罚量明显提升,行政处罚职权履行率保持较高水平。不断提高执法装备建设水平,全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装备配备率达到 95%,东城区等 10 个地区职能部门专职安全员检查移动终端基本配发到位。截至 12 月 20 日,全市各区共实施执法检查 39259 件,人均检查量为 60.40 件,同比上升 36.8%;共实 施行政处罚 6385件,人均处罚量为 9.82件,同比上升 64.5%; 触发行政处罚职权数量 122 条,行政处罚职权履行率为 27.73%。各区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朝阳区、延庆区、东 城区完成执法任务总体较好,特别是朝阳区执法检查总量、 人均检查量、人均处罚量、职权履行率 4 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三) 超额完成 清单编制工作任务 。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编制 工作,全市共有 2326 家重点企业完成隐患清单编制任务, 完成率达到 105%。清单编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市 26 家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深入企业 2 万余次,指导企业编制完成个性化 隐患排查标准 2316 套 10 万余项,岗位隐患排查清单 5.4 万 套 62.3 万余项,企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10 万余项。隐患排 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使用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房山、 大兴、通州三个系统自建区和 31 家市属国有企业系统数据 对接,全市系统累计注册应用企业达到 1.2 万余家。东城区、 朝阳区工作力度较大,完成清单编制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 531 家、500 家。房山区、海淀区、怀柔区等地区隐患系统 使用率达到 100%,成效显著。 


( 四 )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工作要求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思路,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手段,有序推进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 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以水、电、气、热城市安全运行和公共交通等 13 家国有企业、11 家市属公园、6 个区 7 个 行业领域为试点,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层面评估工作基 本完成。全市 9698 家生产经营单位共排查确认各类安全风 险源 16 万余项,汇总登记专兼职应急救护队伍 16628 支、 应急专家 5589 人、应急装备 274 万余件、救援物资 210 万 余件。西城区 801 家生产经营单位填报安全风险云服务系统, 填报率达到 100%,并以街道为单位绘制了安全风险电子地 图,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和重大安全风险源企业“一对一” 事故应急预案。顺义区 1971 家企业完成了风险源清单编制 及应急资源调查等工作,辨识上报 29102 条风险源清单,初 步形成了企业违法行为、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三张清单,绘 制了企业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和区级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五) 高质量完成高危行业隐患整改与企业 退出 。落实 北京“四个中心”定位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紧密结合,推动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整改,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定位和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2018 年,推动二商集团市级挂账隐患完成治理,燕山石化、沙河油库、二商集团 3 项市级挂账隐患全面完成隐患治理。全市 190 家加 油站完成贯标改造,累计完成改造加油站达到 917 家,朝阳、 通州、大兴等区动手早,工作力度大,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全面摸排检查非经营性加油站 350 座,开展非经营性加油站 专项整治,关停加油站 50 座,拆除加油站 11 座。全市 12 家有储存设施的危化品经营企业完成了疏解退出,其中大兴 区完成退出企业 5 家,超额完成任务。完成了 1 家非煤矿山 退出,4 家尾矿库和排土场销库治理工作,其中延庆区 1 家、 密云区 3 家、昌平区 1 家。 


(六) 圆满完成大培训和职业病普查工作 。全市各区累计完成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123042 人次, 指标完成率 114.4%。其中: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培训人 数较多,分别培训人员 27931 人、22558 人、10615 人;开 发区、石景山区、密云区完成率较高,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 务的 548.5%、164%、130.4%。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 普查工作,全市各区共完成普查企业 30000 家,任务完成率为100%,各区均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七) 继续巩固和加强安责险和标准化创建工作 。截至 12 月 26 日,全市安责险参保企业达到 50157 家,全市企业 参保率达到 23.17%,其中:大兴区、西城区工作力度较大, 任务完成率分别为 366%、315%;朝阳区、西城区安责险参保 企业较多,分别为 10059 家、6752 家,分别占全市参保企业 总数的 20.1%、13.5%。全市新创建标准化企业 15396 家,完 成率为 186%。各区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朝阳区、 海淀区、朝阳区创建数量最多,分别为 3136 家、2101 家和 2000 家;顺义区、房山区、海淀区任务完成率最高,分别为 738%、512%、300%。 


(八) 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检查队规范化建设水平 。狠抓建章立制和标准创建,全市乡镇街道(园区)安全生产检查 队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96%,区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队 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70%。区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督查规范化建 设中,西城区、朝阳区、房山区等区先行先试,创新督查检 查队管理方式和岗位设置,典型引领作用发挥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8 年,各地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政府机构改 革大背景下,坚持改革创新、严格监督执法,深入开展城市 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各项 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全市事故总量依然较大,较大事故和地下空间作业等突出事故依然时有发生,部分行业领域 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事故依然多发 。部分地区事故不降反升,未能完成年度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5%的目标。截至 11 月底,延庆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 57.1%, 密云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 27.6%,全部或主要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生产经营性火灾多发频发,特 别是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电动车商店火灾事故造成 4 人死亡,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工矿商贸领域的建筑业事故占比仍居各行业之首,截至 12 月 21 日,共计发生 53 起、死亡 55 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 34 起、死亡 34 人,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顽疾。特别是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公 司承建的再生水厂配套管网工程项目 5 天之内连续发生 2 起 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 3 人死亡,教训极为深刻。这充分暴露出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安全红线意识薄弱,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突出问题。 


(二) 隐患 排查治理不全面不彻底问题依然突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已经完成 4000 余项挂账隐患治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城市运行等行 业事故多发易发领域挂账隐患数量仅占挂账隐患总数的 5%, 与这些行业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极不相称。城乡结合部地区 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安全生产管理相对比较混乱,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和管理死角,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最大威胁。部分地区和行业部门在隐患挂账时避重就轻,挂账隐患很多是容易治理、细枝末节的一般隐患,对于治理难度较大的安全隐 患瞻前顾后,不愿挂账,导致部分地区挂账隐患数量较少、 质量较低。隐患治理之后的反弹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 三大行动“回头看”核查情况看,共发现反弹隐患 1378 项, 占全部挂账隐患的 5.16%,反映出部分地区和行业部门日常 执法检查覆盖不全、标准不高,部分企业法纪观念淡薄,对行政处罚消极对待等问题。 


(三) 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和执法检查力度不够。从对各区安全生产督察“回头看”情况看,各区普遍存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文件制定不严肃,不同程度存在职责缺失、内容空泛等情况,共涉及 14 个地区,占比 82.3%;部分 区级行业部门文件印发不规范,涉及 7 个地区,占比 41.1%; 部分区级行业执法力度偏软、处罚力度偏弱,共涉及 6 个地区,占比 35.3%。部分地区检查停留在只查人员培训、消防 器材、电器线路、标识标牌等表面问题上,对责任制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等深层次隐患问题查处不够。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 22 万余人次,仅排查挂账隐患 4000 余项,发现隐患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另外,只检查不处罚以及处罚避重就轻现象较为普遍,以检查记录替代执法行为、以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替代一般程 序,有效利用执法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手段依然不足。 


(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相当数量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 口头上、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现场管理混乱,违规违章现象严重,未经批准擅自施工、人员无资质作业等问题突出,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同时,工程违法分包转包、经营场所违法出租、以包代管、非法用工等问题 大量存在。从安全生产督察“回头看”情况看,部分企业整改片面简单、为整而改,整改之后仍不符合相关要求,涉及 12个地区,占比高达70.6%。 


同志们,2019 年重大国事活动密集,“十三五”规划落实进入攻坚之年。各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 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以全面压减事故总量,有效防范较大 以上事故和社会影响大的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 标,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提高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为本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要紧紧围绕 国庆 70 周年庆祝活动这一主线,全力做好 2019 年各项重大 活动安全保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 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全面实施《北京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 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要全面推动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 行动,建立安全隐患专项治理长效运转机制。要继续开展全 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科学评估、动态管理、分级监管”的城市重大风险源管控机制。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层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