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宋庆龄故居-李建成

发布日期:2018-08-31字体:[ ]

李建成,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北京四中,1981年参加工作,同年调入宋庆龄故居从事后勤工作,先后负责园林绿化、水暖电的维护管理等后勤保障和安全工作。

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担任后勤保障负责人,全面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李建成在工作期间先后荣获:

2008—2009年、2009—2010年获西城区绿化美化积极分子

2003—2004年、2006—2007年、2008—2009年获 首都绿化美化积极分子

2005—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绿化美化先进工作者

2007—2008年获什刹海街道“区域党建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西城区区区党建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10—201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15—2016基金会先进党员

宋庆龄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和革命文物,同时也是对外开放单位,因此安全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安全保障部承担着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具体的执行,责任重大。李建成作为安全保障部的主任,也可以说是整个故居的安全卫士。

作为第一批来到故居工作的员工,李建成从1982年一开馆就在这里了,而且一直从事着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故居成立35年来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故居占地22000平方米,而他手下的“兵”并不多,究竟是靠着什么,能守护着故居这么大一块地方的安全?“不怕苦、不怕累,哪儿都爬,哪儿都能上,只要需要查的地方,无一漏网!”一位同事这样评价到。

文物古建最怕火,故居内几栋几百年历史的木结构建筑算是国宝级的文物了,所以防火成为故居安全任务的重中之重。除了春节前叮嘱要往山上浇水,严防干燥的灌木和杂草等易燃物着火外,李建成在每年春节年三十,也是放鞭炮最热闹的时候,总是告诉故居晚间值班人员要注意多巡视,严防零星火花掉到故居引发火灾,“多转转、多走走,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不要走马观花!”这是他常说的话。晚上12点,他习惯打个电话查问一下。到了凌晨2点以后,放鞭炮的高峰期一过,他会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有时不放心,他还会亲自过来看一下。

古建用电安全最要紧。2016年在承办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展览时,有的电工偷工减料,用不安全的方式在宋庆龄生前住过的主楼屋内布线。李建成发现了,要求全部返工。“别人也有这么做的”,有的工人抱有侥幸心理这样回答道。但李建成说道,“你们不返工,我们就换人做!”。

故居有个后小楼始建于1986年,是为缓解基金会办公场所紧张兴建的。由于没有经过规划审批,属临时性建筑,搭建在主楼北侧和后湖之间。建筑为上下两层,占地约200平米。设计使用年限为10—15年,到目前已使用快30年了,而且处于背风潮湿地带,容易使钢铁锈蚀,造成承重降低,形成安全隐患。李建成请来国家工业建构筑物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来检测,完成了对后小楼的加固。

去年,李建成还解决了一个久拖未决的安全隐患。原来故居和邻近的社科院出版社一直共用一座高压配电室,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高压配电室无人值班,使用七年都没有进行安全检测,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李建成多次主动联系社科院出版社,提出尽快进行检测和解决值班问题。最后,在西城区安监局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对社科院高压配电室的安全检测。

后海北沿46号,这个宋庆龄生前多次会见外国元首及友人的地方,今天继续在增进国际友谊上发挥着独特作用。这也是宋庆龄故居区别于其他名人故居或纪念馆的特殊之处。仅2016年一年,故居就承办了接待德国总理默克尔、APEC财长会议、中匈文化交流活动等50余场外事活动。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和参观游客的安全关乎国家形象和政治安全。

当前,在国内外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一些知名的公共场所容易成为各种社会极端与敌对势力制造公共安全事件的袭击目标。故居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反恐I级防范目标。如何应对新的安全形势,这为故居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对此,李建成不敢掉以轻心,他让人找出过去故居的安全制度,在《宋庆龄故居安全员职责》《宋庆龄故居消防安全责任书》《宋庆龄故居留守人员责任书》等一系列安全规定的基础上,增设反恐条款,制定了针对不同情况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以完善制度规定应对新形势下的安全挑战。

宋庆龄故居成立35年来,在李建成的具体负责下,安全管理从以简单的“人防”为主,到现在有专业设备对故居近150个重点部位做到实时监控、且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等专业设备,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安全防范体系。安全体系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渗透着他的精心筹划和辛勤汗水。

安全工作的特殊性,让李建成总是处于一种未雨绸缪的状态。他在工作总结中写道:

“隐患是导致灾难的重要原因,消除隐患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也是遏制故居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步骤。”

“故居安全工作做了不少,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去年电路改造施工时中院地灯连接线违规操作违背未能及时发现,说明我们在有些工作存在麻痹的思想,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监管不力,产生后患。”

近年来,在他的主持下,故居又增设了安全设施。游客进出的东大门安装了阻车器,监控设备升级改造、加大了覆盖率,文物库一层增设了进入办公区北门及南门内外的指纹门禁两套,烟感探头的86支也更新了……

目前,李建成正在主持故居内古建修缮的二期工程。从宋庆龄搬进这座王府庭院的60年代初,到今天已有五十余年的时间。庭院古建均未进行系统的、结构性的维修维护,目前一些基础设施损坏较重,已成安全隐患。有些文物古建,外表出现裂缝,墙内木质结构已经腐朽。

2013年,长廊、主楼的檐瓦由于冻融和缘木腐朽造成脱落,鉴于安全隐患大,故居筹集资金进行了局部紧急维修。在其他方面,地下管路腐蚀严重,出现跑水;湖帮变形松动,局部坍塌;路面隆起龟裂,影响正常通行;电路管线老化,安全性差,且由于容量低,敷设、新接了很多临时管线,更增加了许多隐患,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威胁着文物古建乃至整个故居的安全,局部维修已不能解决问题。截至2016年7月,第一期长廊、恩波亭、扇亭工程,历时6个月时间,已经完工。

届时,等所有工程结束后,宋庆龄故居也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同胞及中外游客的参观。

李建成的话很少,一位跟他工作十多年的同事说道,“李主任没有说、说、说,从来只有干、干、干。所以看吧,我现在也是‘说什么,干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