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庞博

发布日期:2018-05-07字体:[ ]

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守护南城供水安全

                                          ——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庞博


一、简介

       庞博,男,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水利工程师,2011年硕士研究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3月到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系统工作,现任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工程科安全员。作为管理处的青年技术骨干,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坚决贯彻执行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出色地完成了近年来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为首都南部地区400万人口的供水保驾护航,2015年度荣获南干渠管理处“优秀职工”称号,2016年度荣获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优秀党员”称号。

二、个人事迹

       暴雨中战斗在抢险一线

       2016年7月20日,北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降雨总量超过了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南干渠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显示,受暴雨影响,38#排气阀井出现塌陷,并有积水不断涌入,疑似渗漏进排气阀井。

       情况十分紧急,汛情就是命令,管理处立即启动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庞博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工程现场进行安全检查。38#排气阀井地处野外,进场路仍在规划设计中,他和同事们冒着倾盆暴雨,趟着湍流的积水和淤泥步行前往,几百米的路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现场查看险情后,他立即向领导汇报,协调铲车、挖掘机、抢险工程车进行紧急抢险。抢险任务圆满完成已是晚上八点,他在暴雨中淋了十个小时,尽管身着雨衣雨鞋,却早已浑身湿透。

       寒风中守护工程安全

       2016年1月份,南干渠管理处开始利用1#排空井向大兴区新凤河补水,庞博和同事们对工程沿线排空井及排空管道所有蝶阀进行巡查检修,做好补水准备工作。补水期间,正赶上北京寒潮和持续低温黄色预警,日最低气温降至北京近30年来1月份低温极值,他冒着-17℃以下的低温,顶着寒风外出检查,加强设备设施巡视力度,实时计量排水口流量,保障了工程沿线及各个排气阀井运行正常。

       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推进管理处安全标准化建设

       庞博并非安全专业科班出身,但是自接手安全工作以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着他刻苦钻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努力掌握安全生产各项标准规范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使自己从一名安全生产工作的“门外汉”转变成为用专业知识武装起来的“业内人”。2017年4月,他积极参加市南水北调系统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为了更好地利用安全监测技术保障工程平稳运行,他主持申报了“一种利用暗涵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基点”、“一种利用暗涵工程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观测两用基点”两项专利。

       近年来,他根据科室职能、职工岗位职责修订了《南干渠管理处安全生产制度》,完善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规范了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隐患排查整改流程,不断推进管理处安全标准化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法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针对安全培训重形式、轻过程、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情况,庞博采取了多种形式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一是将安全理论培训与事故案例相结合,用血和生命的教训、严厉的责任处罚对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通过生动的案例讨论分析,变灌输式培训为启发式培训,使职工能学的进、记得牢,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针对管理处的重点业务,邀请有限空间作业专家、电气安全专家、消防安全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并组织实操演练,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北京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通过现场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开展“驾驶员自适应测试”和“安全交通综合测试”等自测项目,进行“文明驾驶”和“防御性驾驶”等实用性训练,体验“车辆翻滚”和“车辆碰撞”等模拟装置,让职工在切身体验中提高安全意识。通过以上多种形式,让安全意识在所有人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避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后,做好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安全保障的任务就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长期任务。正是这份伟大的事业,激励着庞博同志坚守在平凡的基层安全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守护着首都南城的供水安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