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排装备产业有限公司 - 姚广明 | |||
| |||
姚广明,男,汉族,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现任北京排水集团北排装备公司质控部副部长。该同志2005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践工作中,他始终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要求,敢于担当,勇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开展工作;注重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发挥自身安全专业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注重培训创新,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模式。该同志立足岗位作奉献,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安全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扎根基层,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 姚广明同志截至目前,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已有十二年,其中将近十余年一直在集团基层单位,丰富的安全管理工作经历,练就了他过硬的专业本领。一是安全内业上的“百事通”。2005年刚参加工作时,就借调到集团参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手册》编制工作。作为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不等不靠,充分发挥自己安全专业知识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从海量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文件中去收集集团相适应的。在将近持续一个月枯燥的资料收集过程中,他把它当做一次集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的机会,收集中去学习、理解和消化这些资料,累计收集各项规范性文件1000余份,为集团当时编制《安全质量标准化手册》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借调回到百氏源公司后,他为快速了解单位生产实际,整天深入各班组一线熟悉生产工艺,了解公司当前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辨识当前制度的合规性。对不懂不会的问题,能够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尤其是对公司一线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善于问学结合、善于分析总结。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总结分析,他先后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安全宣教培训办法》、《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了公司较为完备有效性安全制度体系,为公司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认证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始终把最新安全知识的收集与学习放在安全管理的第一位,他常说“安全管理要有法必依,多点专业规范,少点经验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同事只要有安全法规方面的不清楚或拿不准,大家都会一致的想到找“姚百通”;二是现场管理上“火眼金睛”。十二年来,他先后在百氏源公司、京北公司、集团总部等多个单位,各种层次都从事过安全管理工作,现场检查的足迹遍布水厂运营、装备制造、建筑施工、管网运行等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作业现场负责人一听到他要去检查现场,不由自主地就会有点小紧张。一次检查到一个施工现场,在一个脚手架旁他跟现场负责人说:“请教一下,脚手架搭设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啊?”施工负责人说了一大堆横杆、立杆、扫地杆等专业数据,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但他追着问:“你这横杆间距是多少啊,应该是多少啊,剪刀撑应不应该有啊,你这多少啊,搞的现场负责人很紧张,马上承认搭设存在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二、敢于担当,始终冲在需要最前端 姚广明同志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单位需要的时候他总是冲到最前面,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迎难而上出色的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2007年,他调入京北分公司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当北小河再生水厂验收接管的时候,公司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去开展各项工作,他第一个站了出来;当污泥干化厂建设和接管的时候,面对干化运行从未有过经验且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高风险等情况,他仍未有过半点犹豫。回忆起这些曾经经历,他总是面带微笑的说“当时面对这些难题和新情况确实苦,但很感谢这个平台让我不断的成长”。姚广明同志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对待工作。 三、注重创新,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 姚广明同志,善于总结学习,善于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去解决当前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他调入到集团安全部工作。结合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体会,他发现当前安全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是填鸭式,员工接受培训比较被动,培训效果不太好。针对以上问题,他主动与领导沟通,创新提出制作多媒体培训课程。他作为负责人,以动漫加互动的形式,开发了两套有限空间作业和临时用电作业在线学习与考核课件,改变以往说教模式,让员工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安全知识。其中,有限空间作业在线学习课件荣获了北京市安全生产题材优秀宣传作品课件类一等奖。同时,针对当前企业的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安全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水平的高低的特点,他参与了集团实用型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建设。在系统建设中,当时行业没有任何参考,他凭借扎实地专业知识和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理解,在查阅与参考大量安全规范标准和大量调研基础上,对平台各模块逐一进行功能详细设计,最终自主构建了隐患管理、危险源监控、危险作业审批、特种作业管理、重点设备监管、安全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26个功能模块,形成了覆盖全集团安全业务的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并于2014年全面上线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各级安全工作内容,智能获取全面安全数据,实时对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并能对大量数据采集、挖掘和深入分析,用于指导安全工作开展,实现了集团安全台账电子化、安全管理专业化、安全工作考核自动化、安全监管依据标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评估结果智能化。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