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朝阳供电公司东区供电所 – 任立新

发布日期:2017-08-23字体:[ ]

身患哮喘和胃溃疡,曾四次病危,但她自强不息,仍坚守在工作一线;专业不对口,但她刻苦钻研,业务拔尖还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新设备新项目,安全风险设备缺陷越来越隐蔽,但她一丝不苟,认真排查,带领团队一再刷新安全生产记录。

她就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朝阳供电公司东区供电所所长任立新,她用恒心、细心以及创新精神,铸就了一颗匠心。

 不忘初心:病痛之中有坚持

与任立新相识的人,几乎都有这么一个疑问——51岁的她到底有多少能量?“我一干起事来,就跟别人的频率不一样。”任立新这样评价自己,周围很多同事朋友都称她是工作狂。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工作中精神抖擞的任立新身患胃溃疡和严重哮喘,曾四次病危,现在仍需要每天随身携带止喘喷剂。

她得的这两种病,都与她的工作密不可分。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导致胃溃疡难以痊愈,而哮喘则是她在进行一次油气分析实验时落下的病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变压器油检测管理及数据分析,都是由人工完成。为了实现计算机自动管理,任立新于1991年至1992年编制开发相关的软件,开展了一项油气分析实验。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对油气过敏,实验开始后她发现自己经常咳嗽,却没在意。为了做好这个实验,她坚持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变电站。实验圆满结束了,她也因严重哮喘住院了。

住院八个多月,和病危通知书一起送到她手上的还有北京市供电局(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前身)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任立新说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光——“甚至连一百米都走不动,只能躺着。可我是一个要强的人,受不了那种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她就在病床上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没等病好彻底,她又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

现在,任立新是单位的技术“大拿”,可她大学学的却是和工作毫无关联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了啃下业务,她自费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相关课程,在单位里,她还经常主动向本专业的同事请教。干到老,学到老,干一行,就钻研透彻。任立新说:“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是我最为推崇的。所以,我就是干一行认准一行,直到把它做到最好。”

 乐观善思:发明创新克难题

现如今,每天随身携带喷雾止喘剂的任立新依然还要与病魔作斗争。然而,与她共处过的同事,却深受她独特气质的感染。“工作中,我们一直就觉得她很健康,她的认真负责、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极大程度地感染了我们。”东区供电所办公室负责人黄春燕说,以前她看问题会比较片面和偏激,“现在我想事、干事都比较理性了”。

任立新对工作的热爱还体现在她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中。2011年,她刚到东区供电所工作,就成立了“启明星”科技创新小组。在她的带领下,小组先后取得发明专利14项,发布QC成果6项,这些科技发明还获得了北京电力公司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奖项。

任立新最自豪的一项发明是防鸟害横担。“原来,鸟窝引起的配网故障占总故障的20%。为此,每年我们都要去捅鸟窝,最多时一个春天要捅掉600多个。而我们这项发明应用后,防鸟害成功率达到了93%。”

“横担”是指安装在电线杆上、固定两侧高压导线的金属装置。第一代横担由两片垫铁连接组成,为直线型,很容易成为鸟类撘窝的稳固支架。

2011年2月,任立新与同事任增安、李文等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改进。他们请来了专业的模具公司,将横担设计成菱形,制作了第二代横担。这个产品在高安屯路等地区试用后,防鸟害的效果非常显著。2012年初,第二代横担获得了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3项国家专利。

不过第二代横担又沉又大,任立新他们并不满意。2013年2月,任立新再次组织大家对横担进行研究优化,把角铁变薄,改造出了第三代横担。目前,在北京配电线路上广泛应用的就是第三代横担,它大幅提升了线路的安全水平。

“科技能提高安全生产力。”这是任立新抓工作最有力的措施。除了防鸟害横担,她还主持研发了防折断水泥电杆、电缆头护套、组合型闸杆等,获得了多项专利,也刷新了电网科技的空白。今年上半年,她牵头在东区开展了超声波线路检测,截至目前共完成线路检测52路,发现隐秘缺陷32处,在线路工程停电时,这些发现的隐秘缺陷都被印证并得以消除,准确率达到100%。

 责任担当:明察秋毫除隐患

中国有句古话叫久病成医,多年与病魔的斗争中,任立新不仅自学了中医等方面的医学知识,而且也对个人的生命安全格外重视。 “职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她近期推动消除的一个隐患,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原则在她心中的分量。

不久前,朝阳供电公司新安装了一批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简称JP柜),有职工在所里的微信群里发了施工照片。一看照片,任立新的心就揪了起来,不仅施工违章,而且新JP柜有严重设计问题,工人必须攀爬到危险区域才能采集到变压器数据。

“我快上街摇旗呐喊了。这是个大问题,不解决很容易发生事故。我来不及跟上级汇报,直接要求施工方停工,并让员工把需要采集数据的箱子拉出来单独处置。”任立新说,“当时就觉得,拉出一个箱子就是救一条命。”

紧急处置后,任立新与施工方负责人进行了安全交底,她要求对方立刻停产学习,JP柜隐患消除前禁止操作,严防触电和高摔事故。为了防止施工方走过场,她还派出自己单位主管安全的副所长参加施工方的安全生产学习会议。同时,任立新召集所内专家进行现场勘察并组织了讨论,将相关问题撰写了一份详细报告,上报给朝阳供电公司运检部。

朝阳供电公司运检部向北京供电公司运检部反映了这一问题。5月3日,北京供电公司委托电科院专家进行调研;5月27日,北京供电公司运检部三处处长辛峰再次调研;6月7日,北京电力公司组织各分子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任立新反映的问题;6月11日,北京电力公司要求所有分子公司落实整改方案,彻底消除隐患。

微信群里的那张照片现在还存在部门公用电脑的桌面上。任立新说:“这是提醒我们要时刻记住这个问题,警示大家不要让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多看一眼,多想一步,是任立新对全所同志的要求。煤改电工艺安全问题、取消变压器腰栏的安全问题、紧凑型变台的安全问题、新设备瓷瓶有裂纹、避雷器引线脱落接口不绝缘等,东区供电所还发现了并上报了其他工艺设备隐患,避免了安全生产问题的发生。

 今年5月16日,国网北京供电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3000天。这一天,任立新写道:“3000天,一个看似简单的数据,包含的是8年多的时间里,全体人员的辛勤与汗水、叮咛与讨论、监督与整改、管理与闭环……3000天,仅仅是一个逗号,回望与欣喜之余,更要坚定地前行,朝阳人携手共铸未来一个又一个3000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