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王之波
王之波,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科科长。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业务上精益求精,扎根基层,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贡献个人力量”的工作态度,为西城区安全监管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先后荣立三等功、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干一行爱一行,扎根基层做好本职工作
2002年从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后,王之波同志就一直从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一干就是14年有余。说实在的,由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特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与单位的其他科室相比总是显得不温不火,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专业有点“冷门”。 王之波说,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简单地认为这个专业有技术含量,他喜欢有点挑战性的工作,同时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刚刚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会前途一片光明。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单位的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依然还是比不上其他专业。即便是这样,王之波依然秉承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不忘初心坚持做好基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基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有一个广泛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最初作为只有医学学习背景的一名新兵,王之波深知自己做好职业卫生管理还差得很远,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又先后取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硕士学位。为了提高自己,2010年王之波又通过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虽然当科长多年,但一些事他还是喜欢亲力亲为,他总是说,基层工作最忌讳“以事小而不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工作水平才能提高。积跬步而成千里,2015年王之波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
如何把“势单力薄”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做大做强”一直是他若干年来苦恼的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把基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做好,需要更多的管理力量加入。2015年让他看到了曙光。这一年街道的专职安全员配备到位了!说干就干,经过2015年的筹划,2016年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王之波和科室同事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纳入辖区各街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借助专职安全员在街道推行了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西城区形成了区级和街道双层管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辖区职业卫生管理力量。2016年西城区纳入职业卫生管理的单位数由年初的89户增加到了240余户。
二、以服务促管理,以严格执法为保障
王之波倡导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服务为先,以服务促管理。让用人单位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行政管理资源。第一次到用人单位,王之波总是首先向用人单位宣讲《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指导用人单位如何落实,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用人单位随时咨询相关的政策法规。
服务劳动者,把劳动者变成“管理者”可以有效节约行政管理资源。2015年,王之波发现,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开展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到位是一种普遍现象。管制经济学认为,安全生产监管的手段之一是解决雇主和被雇佣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说在被雇佣方了解了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以后,他做出的增加工资、拒绝继续工作等行为会促使雇主主动采取改善生产条件、减低安全风险的措施。基于这条管理学理论,王之波认为政府应该介入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2016年以来,王之波利用互联网在西城区倡导并实施了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规范化培训。王之波坚信,此举在为用人单位解决自行组织劳动者开展学习困难的同时,也能够尽快提高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的意识。随之劳动者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管理中为生产经营单位解决燃眉之急。在一次现场检查过程中,王之波和同事发现,在一家快捷酒店门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工人正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王之波和同事立刻上前亮明身份并制止违规作业。经现场了解,原来该家快捷酒店上水已经坏了一整天,客人闹着退房,酒店联系维修人员无果,无奈自行进行维修。了解情况后,王之波立即帮助酒店联系了维修人员,讲明利害关系,对方立即派人进行了抢修。王之波和同事对酒店在情急之下的违规作业进行了批评教育。事后,酒店送来了锦旗。
王之波带领职业卫生科以严格执法为保障。2016年职业卫生科行政立案7起,罚款金额达到20余万元。
三、分析形势,刻苦钻研,做城市职业卫生管理的先行者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北京二环以里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生产型单位在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首都核心功能区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会变得无事可做。如果这种思想持续下去,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势必萎缩。早在2007年,王之波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一直没有停止对“城市核心区职业卫生应该管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
2008、2009年,王之波对医疗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医疗行业的一些岗位应该纳入职业卫生管理。2010年,西城区开展了辖区医疗行业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专项工作。由于管理工作的开展,2012年发现辖区医疗单位1名劳动者罹患慢性汞中毒。2015、2016年部分兄弟区县也紧随其后,陆续开展了医疗行业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014年,王之波带领同事又启动了对餐饮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餐饮行业夏季高温危害严重,高温作业超标率达到43%。2016年在西城区职业卫生管理力量增加的前提下,西城区启动了餐饮行业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专项工作。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西城区将宠物医院、园林市政等行业也纳入职业卫生管理。2016年,王之波作为演讲嘉宾在北京市第十届安全文化论坛职业卫生分论坛上做了题为《西城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及启示》的发言。
为了不断了解未知领域,完善管理,王之波带领团队与科研机构、首都高校合作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四、以职业卫生事业发展为己任,做好传帮带工作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想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必须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王之波积极参与高校对职业卫生高学历人才的培养。2015年王之波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协助首都经贸大学安全与环境学院培养公共卫生硕士。为了提高街道安全员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力,2016年王之波召开10余次工作会对街道安全员进行职业卫生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带领安全员到现场开展检查。为了传播职业病防治知识,王之波作为主讲人协助北京市职业病防治联合会录制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教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