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检查队 - 李敬
我叫李敬,今年39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比热爱。“在专职安全员这种新鲜事物的产生过程中,需要安全生产检查队去探路,如果我们想的东西是别人没有的,就会成为一颗与众不同的种子发芽、结果。”这就是我作为一名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队长对专职安全员队伍的理解。
念好“紧箍咒”,规范制度管理
2015年1月,展览路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刚刚成立,李敬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当上了检查队队长。“这对我来说是领导的信任和队员的支持,也是我工作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当上队长后,如何利用制度规范这支队伍的发展便成了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拿考勤制度来说,开始时本不想用严苛的打卡方式来约束大家。“后来我发现这样慢慢产生了弊端,有的队员会觉得迟到是一件光荣的事儿,这在无形中会影响那些按时上班的队员,但大家碍于私下的情分又不好意思去提建议。”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会变得懒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时意识到考勤制度是必要的。
于是,检查队相继建立了考勤制度、正、副队职责、业务分析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并将各项规章制度一次上墙公开化,让每个队员依据制度不仅自己要遵守还可以通过制度相互监督提醒。通过定期召开队领导班子例会、全队例会,及时沟通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解决方法。为使队员的工作成效不断提高,要求每位队员定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将队员的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形成档案。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一份份规范的文件资料按照类别进行归档,封面和目录统一样式,内容严谨准确,并按统一标准进行装订。
“传帮带”方式,带出精英队伍
检查队队员年龄差异悬殊,最大的队员48岁,最小的队员28岁。他们思想和处事风格迥异,如何提升这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凝聚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东西。
年轻人的问题是面对生产经营单位不好意思张嘴说话、不敢指出他们的问题,我就告诉他们凡事都有第一步,必须要勇敢地迈出去才有相应的回报。于是,我便以三个队员为一组,让他们模拟检查现场,互相指出对方的问题。这样模拟几场下来,队员们就敢张嘴了。而有的小伙子年轻气盛,被生产经营单位顶回来两句心里会不舒服,我就会让副队长把队员带到约谈室沟通,等队员情绪平稳后,再把生产经营单位带来约谈。约谈以队员发现的隐患为重点,给生产经营单位做思想工作。“我会告诉年轻的队员,我们是代表政府检查的,当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要和生产经营单位多沟通多理解。
展览路街道辖区总面积5.87平方公里,台账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多达13449家,26个队员平均一天要检查3至4家单位,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年长的队员中就出现了懒得下去检查、不想录检查单的情况。于是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我会叫他们老大哥”,“劝他拿我们当弟弟妹妹,多包容多帮大家分担一下工作。告诉他只有留下工作痕迹,我们的工作才能让领导看到,工作开展才会得到支持。”我深刻体会到与队员沟通的重要性:“不沟通可能隔着堵墙,沟通完这堵墙就变成了一层纱。”后来,老队员也相继带出来了三波新队员。
面对队员法言法语欠缺的实际情况,通过和街道安办领导商量将安全生产领域涉及到的法规条例制成手册都发到队员手中,每月固定组织队员学习,俯下身子同队员们一起下到一线检查,面对文化层次不同的生产经单位负责人,我教队员要刚柔并济,秉承“骂不还嘴,打不还手”的理念,告诫队员在危机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每个队员都有对应的社区民警的电话,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打110。如果情况允许,队员还可以在我们的微信群发布所在地址,队里的人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我记得张树森局长的一句话:“你首先是专职安全员,其次才是检查队队长”那么作为队长的我为队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是理所应当的。
“责任制”分工,干出优异成绩
在检查队,队长、副队长和外勤队员是一样,形成网格化管理,每名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社区。“我喜欢把每一项工作具体分到每个人身上,通过责任到人,自觉激发队员的积极性。”从16年开始,我把5名副队长的责任放大,规定队员管理得好与差,副队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认真学习、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工作的同时学习各项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市区两级的各种培训。在第一届安全生产条件普查过程中,检查队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起信息全面的生产经营单位分类台账。并且在检查工作中,随时检查,随时依据现实情况对台账进行动态更新维护。台账管理这项工作需要队员合力做好。“每个人都要建立起自己分管区域的台账,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台账的持续更新,让台账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AB”角方式是展览路检查队管理队员的另一种手段。所谓“AB”角,即同组队员间要互相熟悉对方的工作,确保一个人不在位时另一个人能及时递补。检查队设有3名内勤,这三位姑娘分别负责数据表格的报送、信息撰写、人事和财务工作。在“AB”角的管理下,她们之间已经磨合得严丝合缝。“AB”角方式还沿用在了队员检查的互相配合上。队员分两人一组去检查,他们会轮流牵头开展检查工作。“这就避免了队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让每个队员都有担当责任、锻炼能力的机会。”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检查队全体队员对工作的忠诚和责任。“社会分给了每个人该承担的角色,每个人都要演好这个角色。”面对工作的艰辛和有时队员的不理解,我也想过退缩,“但那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在我眼中,我的团队是逢旗必扛,即使这支队伍有时没有那么大的扛旗能力,但我也会带着这支队伍勇敢地去追眼前的旗!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践行“六个坚持”北京安监精神
一次,我带队到辖区的一家餐饮企业进行检查,发现店内存在一个地下室,一再追问下,店内的负责人支支吾吾地避重就轻,不肯说出地下室的用途,不愿意队员进入检查。
原来,地下室就是这家企业的员工宿舍。我走进一看,屋内密密麻麻摆满着上下铺,五六名员工的手机正放在床铺上充着电,狭窄的过道里堆放着脸盆、塑料袋等杂物,让人难以下脚。
房间内安全指示标识严重破损,并且没有配备灭火器材。在这样一个复杂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竟然居住着十余名员工。而他们均为外来务工人员,肩上担负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重托,背后可能是一家老小的期盼。回忆那次检查的情形,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我想起仍然担心。
职工安全意识薄弱让我揪心,但更让我痛心的是企业员工对检查人员的无视和冷漠。在检查完地下室后,刚刚还在的店内负责人不见了踪影,就连服务员也都是低着头,躲着我们走。那感觉真是又尴尬又生气。
很快,我将自己的情绪平复,对着店内的服务员说:“我们今天来只是检查安全隐患,不是来批评谁、指责谁,更不是来罚钱的。我们的检查工作在你们看来也许是鸡蛋里挑骨头,也许是吹毛求疵或是没事找事。但是你们知道你们所处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有多大吗?一旦发生火灾,你们连命都没有,你们的父母谁来养,你们的儿女谁来照料。你们或许可以忽视我今天所说的一切,但是我们来检查是为了你们可以在年底平平安安地回家过年。”
一番饱含真心和真情的话语,打动了现场的员工。不一会儿,一名服务员就找来了餐馆的负责人。经过细致的教育,负责人同意将员工搬离店内的地下室,并且在整改承诺书上签字确认,在随后的复查中也实现了他的承诺。以法为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运用这样的科学方法,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接受我们的建议,自觉消除安全隐患。
除例行的日常检查外,我带领的安全检查团队还要对特殊节点、突发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某个夏天,有居民举报说南营房社区阜外大街11号居民楼内燃气味很浓。居民楼不是生产经营单位,本不属于安全生产的管辖范围和职责,但是,居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不仅要管,而且还要负责到底。
我带领队员们赶到现场,处理了泄露气味的液化气罐,并告诉户主该如何预防。然而,这并没有结束。为了居民的安全,我开动脑筋,想出了制作燃气安全使用《温馨提示》的主意,并把它们贴在楼道和楼门口等显眼的地方,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如何才能安全使用液化气。
对我们安全员来讲,任何一点不安全的因素都是我们的敌情,不容忽视,也不分份内份外,要抓小抓早,并且主动出击、雷厉风行,把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之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营造“归属感”,提升团队士气
将党组织关系归于街道统一管理,是检查队一项重要的创新管理手段。这一方式不仅便于党员参与组织活动,更能让专职安全员加强归属感。目前,检查队共有党员2名,还有1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我看来,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是缘分。作为一名女队长,我发挥女性贴心的优势,记下了每名队员的生日。在队员生日当天,我会在微信群为大家送上祝福。每逢队员生病或家里遇到变故,我便会和安办领导商量,同占检查队副队一同为队员送上关怀。前年,队里有位90后的姑娘离职了。离开前一周,我带着团队偷偷为她做了一个VCR,记录下她在队里工作的点滴并送上了祝福。 告诉她,无论她走多远,要相信我们一直在她身后注视着她,陪伴着她。
对我们安全员来讲,任何一点不安全的因素都是我们的敌情,不容忽视,也不分份内份外,要抓小抓早,并且主动出击、雷厉风行,把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之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