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翟超

发布日期:2017-06-08 19:13
【字体:

                                                                       

翟超同志于2010年参加工作。2010年至今,就职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安全管理部科长、副部长。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他态度严谨,作风扎实,重点突出,不断创新,为京东方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集团有效达成了30余家生产运营单位,三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目标。2013-2015年,在翟超的努力推动下,京东方科技集团连续3年获得“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在安全管理领域的专业性受到了业内专家、政府机构的广泛肯定,他受聘于北京电控集团,担任“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工作。

1、完善安全文件体系

落实《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北京市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组织集团安全骨干,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记录表单、化学品安全提示卡五个方面,对现有文件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统一的、规范的安全文件体系。2016年,共修订安全文件3847份。

落实“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编写《显示器件工厂安全技术规范》,结合显示行业的特点,收集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84部,从基础管理、基础设施、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管理要求,为公司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提供安全标准和依据。

2、推进“消防网格化”工作,确保“1分钟”内确认火情

鉴于京东方集团所属子公司厂房面积较大(建筑面积从36万-130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复杂,设备设施高大精密,动力管网密布,使用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如何有效防控火灾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传统的消防报警处置流程,远远不能满足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要求。翟超同志通过对各现地工厂消防管理工作的充分调研,把消防报警处置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增加了现场安全人员的相关职责,大力推进“消防网格化工作”。他要求各子公司将所有厂房划分为若干网格、配备兼职消防网格员、张贴可视化标识、建立应急通讯网络、配备应急物资、完善应急流程、开展培训和演练,以消防中控室为中心,借助属地一线员工的力量,缩短火警确认时间,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经测试,推进“消防网格化”项目后,所有网格均能在1分钟内确认火情,并在现场形成第一灭火力量,有效提升了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翟超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将CRT底图与消防网格图相结合,使消防中控室收到报警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准确获取报警网格及报警电话,减少了人工查找时间(约20秒);同时,实施火警视频联动,一旦某区域探测器发生报警,该区域所有摄像头画面自动跳转到消防中控室电视墙上,有效缩短了火警确认时间。

3、建立“十个维度”、“关键节点”安全能力评价体系

为不断提升京东方各子公司的运营安全管理水平,翟超在全集团范围内独创性地提出了“十个维度-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原本抽象的安全管理维度进行逐一量化,利用周期性、全面性的评价方式,推动安全管理核心能力的持续提升。每轮评价过后,翟超都会认真细致地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以验证各公司的安全管理能力是否得到提升。2016年,翟超已带领团队对下属各子公司实施了28次评价、128次安全督查,并提出建议1918项,目前已全部促成整改。通过“十个维度”评价体系的推广,各子公司的隐患整改速度获得大幅提高、整改方式得到科学改善,有效避免了同类隐患的重复发生。

同时,为确保新建项目具备本质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根据建设项目打桩、土建、装修、设备搬入、洁净清扫等关键节点,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督查,确保项目建设期各参与方具备安全管控能力;而随着建设项目逐渐接近尾声,为了保证项目从建设期向运营期的顺利转型,翟超借鉴已有项目运营经验,提出了新工厂投产、量产的“安全能力保障评价机制”。即在每个新改扩建项目即将投入生产前,从各现地工厂、电控集团、安全协会等处聘请各专业专家组成安全评审组,对新项目从人员与岗位匹配度、危险源识别与防护、组织与职责、制度与规程、应急管理、安全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消防运行管理等方面,以及水电气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特种设备和压力容器、危化品储存及使用、特气供给及安全设施、生产环境及道路环境等本质安全进行实施全面评价,确保项目具备安全生产能力。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科学评估了新改扩建项目从开工、投产、量产的全过程先进性及缺失项,并融入了已运营子公司的安全管理经验,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目前翟超已完成对合肥6代线及8.5代线、北京8.5代线、重庆8.5代线项目的安全确保工作,正在对成都6.5代线、合肥10.5代线、福建8.5代线项目进行过程跟踪。

4、建立安全应知应会“四级评价”机制

安全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人员素质的提升。为此,翟超结合各岗位特点,对集团所有岗位人员的应知应会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组织编制了针对各级各类岗位的《安全应知应会书》,并建立了“四级评价”机制。应知应会书的内容涵盖岗位安全职责、本岗位主要危险源、安全制度规程、应急管理等各项内容。各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学习后,需分别实施以本人评价、上级评价、下级评价及专业部门评价为主线的“四级评价”机制,有效地确保了所有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掌握。同时,翟超还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和验证手段,对应知应会内容进行不断强化,如:组织开展EHS审核团、点滴教育活动,强化人员岗位安全知识掌握;组织制作视频培训教程、开发应知应会在线测试功能,实现应知应会工作的视频化和网络化。

2016年,集团及各单位共组织安全检查4,426次,发现并消除隐患16,568项。在今年安全月期间,联合集团工会,开展“全员查隐患”主题活动,鼓励一线员工积极参与,发现身边隐患。活动期间,共计发现并消除隐患3,569项。对隐患整改,参照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落实责任人,彻底消除隐患。

5、安全活动形式新颖,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京东方集团的安全主管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现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翟超长期考虑的一项重大议题。在2016年的安全生产活动月期间,翟超牵头组织集团近30余家子公司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全员查隐患”主题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充分鼓励了一线员工发现身边事故隐患的行为,提高了每位工作者发现隐患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此次活动期间,共收到隐患反馈1982项。收到这些反馈后,翟超又组织人员亲自深入一线进行调研确认,最终推动所有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另外,在2015年的“消防宣传周”期间,翟超围绕“消防四个能力”建设这一主题,拍摄了生动的宣教视频,在集团所属各企业进行推广学习,取得了良好的赞誉和成效。

6、以创新促管理,打造具有京东方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

2016年是硕果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翟超带领各子公司编制了具有京东方特色的“安全标准图集”(约500张图示内容),以图文的形式展示出各项安全管理要求,使员工更直观、方便地理解安全管理的理念。

同时,翟超提出了结合岗位危险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制“岗位风险提示卡”,使一线员工在岗位上能够时刻知晓:“本岗位的危险源是什么?如何保护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等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

2016年,集团及各单位开展安全培训,共2,264,799学时,新员工、转岗/复工人员、在职员工100%进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同时,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如:对新晋升及转岗人员,实施“一对一”的安全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岗位安全履职能力和意识;制作124个视频化安全操作规程,覆盖所有高风险的设备及作业,更直观、更易接受;举办交互式体验的安全科普培训,现场教学、体验,增强真实体验感。

2016年,翟超还建立了京东方集团安全微信平台,并定期发布安全信息,包括: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职业健康、应急知识、公共安全等信息,提供了宣传沟通安全管理事项的媒介。

翟超同志自加入京东方以来,以极高的责任感、富于创新的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创新化进程,将安全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促进了全体员工由“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转变。为开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建和谐安全的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