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昊华能源股份公司大安山煤矿-张志平

发布日期:2017-05-17字体:[ ]

 

在大安山煤矿出入井的井口处,赫然立着四个大字:安全第一。唯有此,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张志平入矿后学到的第一课,也是作为安全管理负责人对全员的承诺。张志平,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山煤矿副总工程师,自2005年大学毕业从事煤矿工作以来,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尤其是冲击地压煤层的安全,坚持科学防冲管理,不断转变观念,执行上一丝不苟,亲自盯到现场,对待隐患绝不放过,敢于担当责任,在集体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煤矿矿井中严重的灾害之一,发生前一般没有宏观预兆,而是以突然、急剧、猛烈的形式将煤岩体抛出,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伤及人员,导致被砸伤、摔伤、挤伤,甚至由于巷道堵塞窒息死亡。冲击地压灾害给煤矿安全生产和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冲击地压问题复杂,世界上目前仍未建立一套比较实际的冲击地压发生和破坏理论,因而预测、预报及防治冲击地压仍在不断探索中。

随着我矿向深部水平开采,工作面采深逐步加大,冲击地压防治任务艰巨。作为大安山煤矿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成员,辗转于全国冲击地压煤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向专家学习,通过现场无数次试验,对煤层的多角度剖析,确立缷压的有效措施,有一种不攻克冲击地压难题誓不罢休的劲头。他在工作上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争创一流,立足于做好新时期、新阶段和新形势下的本职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组建专业队伍,健全矿压培训机制

针对以前大安山煤矿对冲击地压认识不全面,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管控流程不健全等实际问题,组建专业防冲队,安监科成立专职安全监督组,监督落实,实现了应力集中解危专业化施工、专业化督查。1~12月份,共进行专项监察17次,查出问题196项,考核41200元。同时利用技防监控手段监督冲压措施落实情况,实现技防过程控制,1~12月份,共查出问题286项,考核26300元。由于严厉的管理手段,矿工们送他一个外号——“黑脸”。

据统计,90%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至关重要。由于矿压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矿压知识培训,多是从基层工作中干出来的。通过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邀请专家从冲击地压成因、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预测预报方法等多方面对矿压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升矿压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矿压监测工每周业余培训2小时。通过多层级分级培训让管理人员和员工掌握标准,强化全员卸压工程质量意识。同时不断完善现场准入制度和培训规定,要求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把守人员必须见到培训合格证后方可放入。针对外来人员下井前首先学习矿压视频,经过培训签字,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入井。

二、立足综合防治,规范流程控制

大安山煤矿矿压管理工作从制度建设、组织保障、资金投入、技术措施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形成了预测预报、超前解危、效果检验、安全防护“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具体如下:

1.完善监测手段,科学预测。+240m西一轴10槽西部采区在原有矿压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套监测系统:KJ768微震监测、KBD7电磁辐射监测和KJ27矿山应力监测,建立了防冲监控室。充分利用五种监测及两种检测手段,强化防冲监控室24小时值班,采用云图方式综合分析,提高预警能力。并在特殊区域采用PASAT-M型便携式微震进行效果检验,通过钻屑法评估煤体的冲击危险性,提高科学预测能力,发现异常及时预警,1~12月份共发出各类预警94次。

2. 创立分级管控模式,防护到位。通过对轴10槽进行危险性评价,做到红、黄、蓝分级管控,一级为“红”色强冲击危险区域,二级为“黄”色中等冲击危险区域区域,三级为“蓝”色弱冲击危险区域,分别制定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和监测方式。建立人员管控站、制定培训合格准入制度、实施人员定位报警,实现工作面限员管控;对砸大块地点进行软包,安装运输系统集控,实现作业环境安全;配备防冲服、防冲帽,提高个人防护能力。

3. 强抓卸压工程质量,落实到位。防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关键一环就是把好卸压工程质量关,为做好此项工作,他将卸压工程质量监察分成三部分,一是日常重点监察,将监察项目列表,专职安全监察员按表逐条监察落实;二是卸压工程质量验收监察,将每项工程验收制作成台账,验收一个、记录一次、双方签字确认,做到每项措施都有过程验收;三是建立了微信防冲沟通平台,防冲专职人员每天汇报卸压工程落实情况及问题闭环情况,及时掌握矿压监测数据和防冲动态,做到信息沟通到位。

4.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沟通。通过对标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和先进防冲矿井管理经验,完善防冲管理制度;通过重新修订岗位责任制(共建立38项制度)、防冲管理流程,建立防冲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反馈防冲信息,实现公司和矿信息共享(每周出防冲周报)。

三、努力攻坚克难,持续探索应力集中防治手段

1. 成功试验ZQJC-360/8.0型气动架柱式钻机,解决大钻孔深孔卸压难题

应力集中防治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大钻孔深孔卸压,为此,昊华能源公司购进了一台ZQJC-360/8.0型气动架柱式钻机,并安排在我矿进行试验,张志平全程跟班上下,最终解决了钻机立柱等实际应用问题,该方法在公司其他矿大力推广使用。为加大卸压强度,2015年又配备了10台架柱式钻机,截至目前,共打卸压孔一万余个,有效控制了应力集中显现强度。

2. 改进装备,深孔注水

钻孔深度和直径多年以来一直是困扰煤层注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瓶颈,为解决此问题,通过组织多次专业研讨,决定采用架柱式钻机配76mm的钻头打孔,联系厂家加工76mm的橡胶封孔器。注水器到矿后,一方面组织段队在回采工作面安设专用液压泵、铺设专用液压管路、采用固定式注水器(即每个孔安装一个)和每班注水一次的方式注水;另一方面在轴10槽掘进工作面每次打完卸压孔后进行一次注水,形成了探、注、卸一体化的卸压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卸压效果。

3. 爆破断底,注水软化底煤卸压

大安山煤矿轴10槽煤层底板有一层夹石,阻挡了应力缓慢从底板进行释放,本着不破不立的思想,采取在巷道中间进行打眼响炮断底,然后将岩石清出,形成一条卸压槽,再通过每50米垂直巷道挖一条沟,在巷道一帮挖一条水沟与横向沟导通,横向沟上方顶板安装喷雾长期喷水,软化底煤,达到了应力从底板缓慢释放的效果。

4. 创新注水方式,解决煤层吸水性弱的问题

大安山煤矿轴10槽煤层吸水性较弱,若所有巷道上下帮每5米采取一根76mm橡胶封孔器进行高压注水,虽能解决煤层注水问题,但投入太高(每个76mm橡胶封孔器为3800元/根),同时每班还需安排专人负责注水。经多方研讨和验证,决定采取高压和静压注水相结合的注水方式,即每个孔先采取高压注水5~6次,让煤壁形成裂隙,然后撤出,再使用优乐封孔袋和马丽散化学注浆料将高压管封入孔内(每孔成本600元),高压管再连接矿井静压水管,长期往孔内注入静压水,既解决了高压封孔器投入高的问题,也解决了煤层吸水性弱的问题。现此方法在轴10槽大范围被推广使用。

张志平敬畏生命,不仅体现在他对企业本身的安全要求上,更体现在他对冲击地压工作的要求和责任上,他立志要实现一个安全的冲击地压矿井。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在普通的岗位上,用规范的操作保护企业,用敏锐的预测保护他人,用爱的心灵守护生命,立足企业,率先垂范,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矿工兄弟称他为“安全的铁面人”、“矿山的守护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