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石景山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紧扣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构建“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在商贸领域安全监管中实现“执法力度不减、服务温度不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阶段性工作成果显著。
柔性执法,创新服务型监管路径。推行“专家+执法+服务”工作机制,联合行业专家对商贸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在商业综合体检查中,针对店铺装修动火报备不及时问题,执法人员以真实火灾案例为切入点,不仅现场指导完善审批流程,更由行业专家面授规范操作。
精准施策,强化重点领域治理。针对商贸行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模式。在重要节假日对人员密集场所,启动“白+黑”巡查机制;对首钢园、石景山游乐园等重点场所开展“四不两直”检查,重点排查电气线路老化、疏散通道堵塞等隐患;对危险作业环节,建立动火、有限空间作业“双随机”抽查制度,进入主汛期以来,已连续2次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夜查,聚焦作业审批、安全技术交底、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7个流程,推动企业构建“风险辨识-方案审批-全程监护”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抽查企业39家次,整改问题隐患67项。
案例警示,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针对疏散通道占用堵塞、特种作业管理不规范、应急演练不及时等问题,执法人员指导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定期风险研判,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今年以来,通过“执法检查+宣传教育”双规并行,累计覆盖企业36家,涉及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7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通过“柔性执法、精准治理、案例警示”三位一体工作法,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下一步,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将重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以安全监管的“精准度”提升企业发展的“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应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