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有序应对7月12日强降雨
7月12日,受偏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影响,我区出现入汛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全区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马池口77毫米,全区共有25个测站达到暴雨量级(占比52%)。此次降雨过程,区防汛办严阵以待,在岗在职在责,有序有力有效组织做好降雨应对工作,全力守护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部署,及时预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做好监测、调度、处置,雨中实时调度。区防汛办雨前专题会商、专门部署,及时启动防汛预警IV级响应,雨中跟踪调度,雨后组织巡查,防范次生灾害。区气象局实时滚动发布气象信息,提前发布暴雨、冰雹、大风等预警信息。
提早预防,主动布防。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深入一线,以险村险户、险点险段、险山险坡、险河险路、危旧房屋、地下空间为重点,组织专业力量对78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0处易积滞水点、33条山区沟道、33座下凹式立交桥、67项深基坑、9项高堆土、地铁场站、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部位及周边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区水务局组织做好城市内涝防范,提前在兰太路铁路桥、政府街沿线、沙河五福家园、西三路等易积滞水点布控应急排水抢险队共69人、排水设备20台套,及时疏通排水管线及雨水箅子,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昌平公路分局迅速启动防汛预案,组织养护备勤队伍,重点安排人员对管辖的15座下凹式立交桥和京藏高速辅路沙河街、沙阳路老牛湾、亭阳路铁路桥下、怀昌路白浮桥下、七星路东二旗新村段、定泗路宏福苑小区北门等12处公路易积水点位进行现场盯守。养护单位共出动抢险人员162人次、车辆26台次、作业机械35台套,清理积水约1200方。全区无积水断路、落石塌方情况,公路通行顺畅。
风雨坚守,责任担当。汛情就是命令,各镇街、各单位视频调度24小时在线,区、镇、村三级领导全部在岗在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区499支包村工作队、2813名包村干部下沉村(社区)一线。南口镇迅速吹响防汛“集结号”,防汛人各就各位,对辖区内主要干道、易积水区域、平房等重点点位进行巡查,及时清掏1600余个雨污水井、500余个雨水箅子、下水口,同时清除河中杂草、枯草,确保排水通畅。马池口镇本次累计降雨77毫米,为本次降雨最大区域,他们以“迅”迎“汛”,雨前清查清理沟渠、雨篦子,疏通排水管道,在建工地停工2处。当前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镇(街道)、各专项分指、各单位要坚决筑牢防汛安全防线,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城市不看海、财产少损失”防汛工作目标,进一步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切实守护首都“昌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