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完成

发布日期:2023-02-15 12:56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2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历时近三年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完成,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作为自然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于2020年底启动。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组织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机构等的近5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基层社区(村)人员、志愿者等也参与了这次普查调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调查是这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的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余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余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地震行业获取了2.7万余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