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89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3-11-17 16:50
【字体:

李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京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一)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建章立制情况

北京市高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工作,2021年10月27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分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从空间韧性、工程韧性、管理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对我市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也是落实国家和本市“十四五”规划“建设韧性城市”要求的重要举措,走在了国内各省市的前列。为推动《指导意见》的落实,加快建立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机制,明确相关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逐条明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落实工作任务。

(二)韧性城市建设年度工作推进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程化、项目化”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2022年4月,市韧建办统筹协调各单位,制定印发了《北京市2022年推进韧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方案》,明确推进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推进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推进基层消防应急能力建设20项年度重点工作11月初,组织召开协调工作机制年度会议,对全年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总结,把韧性城市建设任务压紧压实形成闭环。今年市韧建办组织韧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编制了《北京市2023年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及《北京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已于4月10日正式印发实施。

(三)韧性城市建设共建共享情况

一是召开市政协议政会听取建议。2022年9月,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筑牢首都公共安全防线”主题进行协商议政。协调引导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对韧性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为首都韧性城市建设发展进一步把关定向。二是组织韧性治理论坛。2022年12月在国家会议中心组织举办“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论坛‘韧性治理’分论坛”。邀请政、产、学、研、用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研究韧性城市建设并为高质量开展后续工作征集建议,取得良好成效。三是拓展韧性城市建设影响。20231月市“两会”,首次将“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作为专章列入《2022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客观总结前期我市韧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向参会的全市各界媒体展示

二、有关具体建议落实情况

(一)建立韧性城市规划和评价体系以及中长期策略研究

一是将韧性城市规划内容及工作要求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将韧性城市相关内容纳入控规编制要求,对集中建设区、社区公共空间、生态控制区及限制建设区都提出了安全韧性的相关管控内容。专项规划层面结合总体规划要求和城市发展需求,先后开展了市政基础设施、生态安全格局、首都防疫设施等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今年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牵头开展《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两年内完成。

二是推动构建韧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目前已整理国内韧性城市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711项,形成了具有多维度属性值的标准明细表。下一步,将按照《指导意见》明确的任务目标及时间节点,研究构建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提出相关标准研制方向和标准研制建议,计划2025年完成。

构建北京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导意见》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和各委办局反馈意见,初步研究构建北京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和100项三级指标,定量指标占比70%。提出韧性城市评价标准框架,顺利完成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韧性评价导则》立项,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展城市韧性试评价委托清华大学、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结合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北京市实际情况,开展北京城市韧性试评价,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测,依据规划数据进行预测,并通过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韧性对比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今年将继续开展北京城市韧性评价标准验证测试工作,推动地方标准优化完善和落地实施,为定期开展城市韧性评价提供依据。

五是组建韧性城市专家库。邀请了市交通委、市水务局等9个委办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组建韧性城市专家库,涵盖了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法律、城市生命线、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为首都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科技赋能提升城市生命线设施韧性

一是搭建北京市能源运行综合监测系统,对接了16重点能源企业,通过互联网填报和政务外网自动采集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全市电力、燃气、热力、成品油、运输、气象、价格和能源消费八类行业的1200多综合指标监测数据,掌握全市能源运行动态。

二是建设地下管线运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聚焦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服务管理部门、管线权属单位、施工单位,以便捷的“线上互动”促成密切的“线下协作”,实现市、区、街道、物业、企业多方参与的地下管线安全防护“一网统管”。该平台运行以来,注册用户总量达4375个,发布工程信息3341项,挖掘工程对接响应时间由原来7天减少到1天,施工破坏管线事故同比下降54.5%。

三是开展区级感知体系建设试点。推进怀柔区韧性城市一期工程(燃气安全专项)建设,共完成6000台家庭用户设备、665台工商业设备、700台井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应用,综合运行监测中心和技术迭代平台已投入运营。开展通州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在副中心50平方公里内,开展燃气、供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感知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打造区级地下管网和市政设施“观、管、防”平台样板。2023年完成核心区地下管线感知建设,按照“应测尽测”的原则实现电、气、热行业感知数据全覆盖,实时动态掌握城市运行状况。

四是持续提升重点领域感知能力。市热力集团完成3700个无线测点安装任务,实现热力小室温度、液位情况与泄漏点的在线监测,管线微小的跑、冒、滴、漏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置。市燃气集团更换安装88.5万块智能燃气表,实现用户用气量实时监测。

(三)推进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全市“120”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提供急救服务,统一指挥调度。科学规划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截至2022年底,全市465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和验收,救护车辆同步配置到位,院前医疗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持续缩短,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7%以上,急救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8%以上。持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城市应急平台的联动机制。与公安(110)、消防(119)、交管(122)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升了跨部门协同配合、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推动形成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队伍为骨干、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的首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印发施行了《北京市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办法(试行)》,积极落实面向消防指战员的各类优惠政策;圆满完成了3批次消防员招录任务,共向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和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输送优秀青年2000余名。

三是统筹抓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标准认定、调整补充、训练演练和日常管理;组建市级森林消防综合救援总队,壮大了森林火灾扑救力量;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全面开展战略合作,组建了市级无人机侦测分队和森林灭火综合救援队。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应急管理社会动员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实名注册的社会应急力量达23支、志愿者4.5万余人。将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驻京部队统一纳入首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完善了军地联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协作机制。

四是坚持“防抗救”一体化建设思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深入研究多灾、大灾、巨灾复杂情景下灾害防治和救助工作,统筹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研究制定《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总体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山试点任务,收集 44 万余条调查数据,编制完成风险“一张图”,积极探索研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为全国、全市风险普查提供了“房山经验”“北京模式”。建强基层安全检查巡查力量,基本形成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防火、防汛抗旱责任制。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35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61个。

五是不断健全救灾工作机制以市应急委名义印发《北京市突发事件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市级预案启动条件、指挥体系、响应措施。顺利发布《自然灾害应急期集中安置人员救助要求》地方标准,成为首个针对灾害应急期受灾人员救助工作的省级工作规范。持续提升受灾人员救助工作透明度,将受灾人员救助工作纳入《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向社会公众公开。

(四)推进韧性社区建设

一是初步构建了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和67项三级指标,定量指标占比66%,并确定了三级指标确值的基本依据、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法等内容,顺利完成北京市地方标准《社区韧性评价导则》立项。在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开展社区韧性试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韧性提升建议。今年将继续开展3个典型社区的韧性评价标准验证测试工作,推动地方标准优化完善和落地实施。

二是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摸清应急避难场所现状,2022年开展了城六区及通州区应急避难场所评估,今年计划对其他九个区在册的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评估。开展《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2年—2035年)》编制,计划通过规划引领和整体统筹,为开展全市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指导各区编制区级专项规划提供全方位的规划指引和实施路径。启动《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指南》《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等具有北京特色的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工作,为提升我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规范化提供标准制度支撑。

三是推进基层消防应急能力建设,2022年建成60座小型消防站,2023年将继续优化小型微型消防站布局,计划在全市推进建设40-50座小型消防站。推广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制定《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了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范围、配置安排和配置要求,目前已实现地铁站、火车站AED设备全覆盖,2023年将发布全市AED电子地图和使用指南,方便公众查询、使用。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和功能兼容。《北京市2023 年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从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筹划了相关具体工作:按照功能兼容、平战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防灾应急功能。加强人防设施规划建设,推进人防工程兼顾应急避难场所,完成300万平方米以上防空地下室维护任务和2万平方米早期工程治理,实现军民兼用。

五是选择本市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的防火、防汛等重点防护社区(村庄)等,采取安全知识宣讲、应急技能培训、展板展示、实景体验等形式,开展20余场应急安全培训活动,每场活动设定防灾减灾救灾常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技能板块,确保知识点与(社区)村庄灾害预防和救助工作匹配,进一步提升群众应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六是开展应急社会组织骨干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编制基层应急社会动员手册。推动应急管理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全面推动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应急志愿者队伍体系建设,在全市各街道(乡镇)组建应急志愿服务大队。推进应急志愿者分类分级服务管理,组织500名骨干开展集训。编制应急管理社会动员专项预案并组织应急社会动员演练,培育基层“应急第一响应人”。推动应急管理社会组织规范化体系建设,建立分级分类评估工作标准。

(五)打造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用好国家级和京津冀“合作共治”平台

一是开展京津冀联合演练与实战工作。开展了包括极端天气条件下冬奥会交通保障、冬奥场馆周边森林防火和危化品处置、京津冀人防跨区联合通信、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地震应急救援与物资调运、大兴机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7项演练。不断提高京津冀三地突发事件协同应对能力,为三地协同发展持续护航。

二是完善京津冀防灾减灾救灾交流机制。定期召开京津冀防灾减灾工作交流会和救灾物资协同保障联席会,通报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灾害监测预警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完善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保障机制,印发了《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应急保障预案》《京津冀毗邻地区救灾和物资保障互助合作指南》。

三是全力推进京津冀森林防灭火工作协调发展。每年召开京津冀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会议,交流三省市森林火灾预防、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联防联控等工作的经验做法,深化京津冀区域协作、联防联控;持续推进河北环京8县及2个自然保护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建设,北京市与河北省森林防火业务系统实现互通互联,提升了环京区域森林防火科技化水平和森林火灾预防处置能力。

四是加强京津冀防汛工作协同联动。每年汛前召开三地防汛联合会商,通报年度防汛重点工作,共同分析研判汛期防汛安全形势,为共同保障三地安全度汛打下重要基础。汛期及时互通重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应急响应、工作动态等信息,共同做好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抢险救援协同联动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切实提升城市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本市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2023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