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12-20 14:54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一、个人简介

王硕,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1月出生,2014年参加工作,现任首发集团养护公司养护事业部第二党支部书记、第十二养护项目部项目经理、团委书记。在投身高速公路保障工作的八年里,王硕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先后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庆70周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百余次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过程中,他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快速处置暴雪、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有力保障了通往冬奥赛场的延崇高速实时畅通,展现了青年应急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也被评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

二、主要事迹

京礼高速(延崇段)是通往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延庆赛区的必经之路,也是王硕所在项目部管养的重要道路。在冬奥会赛时期间保障道路桥梁的稳定运行,确保涉奥车辆及人员安全通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项目经理,他始终把安全和应急放在第一位,就像他常说的那样“安全就是最大的成绩。”

(一)“用双腿丈量33公里保障道路,这样才踏实”

为做好冬奥会道路通行保障工作,他在6天时间内用双腿走完了33公里的保障道路,根据隧道、桥梁、道路等不同点位分类,以百米为标尺,详细记录了80余处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按照“一桥一案”、“一隧一案”、“一路一案”的标准形成14份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事件信息上报要求、现场处置流程、作业规范步骤等内容,全面指导保障工作开展。在此基础上,他将京礼高速(延崇段)划分为“山区”、“平原”、“赛区”3大应急区域,合理布设大型清障设备4台、人员20人,建立“人工重点巡视+视频24h巡视+区域联动”应急巡查机制,构建起了“20分钟应急圈”,应急处突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他组织开展3期“冬奥安全课堂”,向参与保障的180余名一线养护人员讲授安全防护知识、应急处突技巧和“防御性”驾驶技术,大大提高团队安全保障能力。在冬奥会保障期间,王硕带领团队快速处置大货车起火自燃、隧道渗漏水、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20余起,有力保障了2万涉奥车次和16万涉奥人次的安全通行。

(二)“演练要比实战更加真实和严格,这样才有意义”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北京地区2021-2022除雪季极端天气频发,为提升铲冰除雪实战能力,交通运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交通部门举办“迎战冬奥·2022--北京冬奥会极端天气交通运输应急联动综合保障演练”。王硕作为京礼高速(延崇段)保障团队负责人,承担了“冬奥高速公路雪天交通应急保障”这个主科目的演练工作。为了让除雪演练更加贴近雪天实战,他亲自撰写演练脚本,在每次演练后,他都带领团队对细节进行讨论,对脚本内容进行调整完善,最终一份演练脚本整整改了11稿。在内容上,他创新了“双循环”除雪作业模式,引入“梯队作业”、“梯次支援”理念,引进融冰车、破冰机等新型设备,小到中雪作业效率从80分钟/圈降低至35分钟/圈,大到暴雪作业效率从120分钟/圈提升至55分钟/圈。最终,高水平、创新性的除雪演练工作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2月13日,正值冬奥会正式比赛期间,京礼高速(延崇段)普降暴雪,积雪量达到20cm以上。王硕统筹调度100余套机械设备和180余人,连续奋战24小时,始终保持高速公路两条车道实时畅通,保障了当日延庆赛区人员、车辆顺利转场和全部比赛正常进行,实现了“赛事不停、交通不断”的保障目标。

(三)“疫情防控任何时间、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懈,这样才万无一失”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工作时间长、涉及人员类别多、数量大、范围广,同时叠加“元旦”、“春节”等节日,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王硕在项目部连续坚守50天,检查门卫登记、扫码、测温情况,带领团队人员共同完成环境消杀,抽查保障人员健康宝和行程卡成为了他每天必须要做的“规定动作”。在冬奥会前夕,他主动与保障团队的每一个人进行谈心谈话,号召大家“非必要不出京”、“留京过年”。在他的带动下,整个保障团队全部坚守岗位,决心共同完成保障任务。同时,考虑到应急抢险过程中可能与涉奥车辆及人员进行接触,他为大家购置了100套二级防护服,并手把手讲授防护服穿脱注意事项,增强了团队的疫情防控本领。在冬奥会保障期间,王硕制定《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等指导性文件3份,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4次,检查疫情防控事项50次,保障团队核酸检测共计1000余次,最终实现了“零感染”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十而立”,王硕在保障期间也度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冬奥保障的美好回忆是这辈子收到过最好的生日礼物。保障冬奥,交通先行,安全应急,青年当先。干好应急工作非常不容易,要牺牲很多,要奉献更多,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充满光荣与使命的事业。”

关闭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