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四处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四处成立于2016年6月,下辖酒仙桥、太阳宫、青年路、红庙四个消防救援站、八里庄小型站和将台乡安家楼小型站,负责麦子店、六里屯、酒仙桥、八里庄、团结湖五个街道和平房、将台、东风、太阳宫四个乡的消防监督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现有防火监督干部 13 名,消防救援站干部15名,消防员73名,政府专职消防员80名,文职5名,备防车辆29辆。
一、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培训模式
防火监督四处始终坚持“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的工作理念,把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紧跟季节特点、辖区实际加强经常性研究谋划、针对性跟进落实,有力提升了辖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该处以消防宣传“五进”活动为推手,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办朝阳区“全民消防夜校”,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训20次,组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围绕“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工作,在酒仙桥消防救援站、红庙消防救援站和青年路消防救援站、太阳宫消防进救援站建设考核场4个,组织600多家社会单位800余名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示范培训,辐射带动辖区近7万名名重点单位、火灾高风险场所员工通过培训考核;每年组织文职人员以“敲门入户”的方式深入社区、单位开展“面对面”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发动属地消防救援站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消防培训200余次,组织开展演练400余次;推动辖区9个街乡建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累计培训社会群众12350人,营造了“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宣传氛围。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四处合影
二、以科技赋能为推手,搭建监督平台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完善“互联网+监管”,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实现“精准监管”的相关要求,坚持先行先试,开发建设“智慧消防大数据监督平台”项目,逐步打造消防领域的“中央厨房”,构建适应消防监督工作的信息汇聚和调度架构,实现“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两大主业信息互通、职能互补、资源共享,构建 “三化”、“两融合”五位一体的消防监督工作体系。
三、以帮扶指导为目标,建立执法服务队
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防火监督四处依托 “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检查模式,以帮扶指导为原则,着眼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能力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成立执法服务队,集中开展四类场所消防安全治理,重点对大型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区域性隐患、重点勤务对象等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提升单位自查自改能力,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截至目前,以执法服务队形式开展消防监督检查50余次,检查单位1500余家,发现并指导督改火灾隐患8529处。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四处对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四、以业态建设为平台,打造消防主题阵地
为使消防安全切实融入人民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中将消防安全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防火监督四处拓宽思路,以现有4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为基础,全面推进消防主题业态建设,在六里屯街道建成6处消防主题充电自行车棚,在青年路消防救援站建成1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在华彩商业中心和朝阳大悦城建成“一南一北”两个消防主题影厅,切实实现将消防安全知识植入城市建设发展中,力争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达到教育一名群众、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四处组织消防基本技能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