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这粒安全生产“宣教火种”燎原

发布日期: 2017- 11- 24 字号:[ ]

近期,笔者参加了北京市职业健康宣讲员巡回宣讲活动。感触最深的,是经过磨砺打造和过五关斩六将的层层选拔,这支队伍已经能够在短短8分钟内,用生动的故事向企业从业人员阐释职业健康防治的重要性,这极大地引发了广大企业从业者的共鸣。

活动好在哪?宣讲内容功效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易发,说到底还是安全生产“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由来已久,企业从业人员在意识上不把安全放在合理位置。声情并茂的宣讲,把因为职业病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例子一一剥开呈现在企业从业者面前,真正把重视安全的意识深入到企业管理者内心、触动一线劳动者心弦。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而言,从根上着力的“柔性灌输”,才是通向降低事故率的最快捷径。

如何点燃这粒“宣教火种”?这支从乡镇(街道)专职安全员中选拔出来的80人的宣讲队伍,经过多轮次培训,已经具备了专业的演说水平。若能从单一的职业健康领域的宣讲发展到涵盖有限空间作业、高危作业、电工作业、燃气使用等事故多发领域的宣讲,这粒“宣教火种”定能形成燎原之势,以熊熊燃烧之态为各个领域企业、各个工种的一线劳动者拧紧“安全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找到能够支撑这粒“宣教火种”持续燃烧的“风势”,才能保障宣讲的长久效果。这“风势”,需要专家通过一轮轮的专业培训,为宣讲员传授各个领域的安全经,确保宣讲内容更专业、更准确;这“风势”,需要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在几年时间内,力争使宣讲员队伍覆盖全市所有的街道(乡镇)安全生产检查队,进而实现面向全市各个辖区生产经营单位无盲区无死角的宣讲;这“风势”,需要市区两级安全监管部门真正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理顺体制机制等方式,激励宣讲员队伍更有动力更有底气更有干劲地宣讲,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巡回同,宣讲中不断收获工作的成就感。

“风势”只是外界助力,更关键的还在于宣讲员自身对宣讲工作的正确认知。职业健康宣讲员余芯宇,为了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宣讲稿件,反复查找职业健康事故案例,寻找能刺中受众“痛点”的宣讲角度,而且结合所学的美术知识绘出沙画原型并请专业人员加以制作,最终为受众呈现出一档配合沙画宣讲的精品。可见,一场高质量、有水平的宣讲,需要宣讲员在背后练苦功、下心血。目前,宣讲稿风格多以温情感人见多,久而久之,这种宣讲风格难免会让企业从业人员出现“听觉疲劳”,这就需要宣讲员树立创新意识,尝试探索多样化的宣讲风格。

如何创新?创新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层并不缺有安全检查经验的安全员,缺的恰是既有安全检查知识又有宣讲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宣讲的素材来源,很多都是从安全员一线检查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宣讲员的“安全检查员”身份不可或缺。但同时,宣讲员在创新稿件、排练宣讲的过程中,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检查员”和“宣讲员”两种身份中找到平衡,考验着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智慧,也需要宣讲员找准自身定位。就宣讲风格而言,笔者认为,说笑式、互动式、猜谜式等不拘一格的宣讲风格,宣讲员皆可尝试,只要质量过硬,自能打动受众的内心。

“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和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宣讲的效果,要追求“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的文思敏捷之姿,更要追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立竿见影之效。我们期待,这一粒安全生产“宣教火种”,能以更奋发的姿态、更专业的素养、更创新的精神,真正将安全宣讲覆盖各个行业企业,让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识在企业深深扎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